实施医院- 社区- 家庭三位一体化干预措施对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2021-12-17 06:57邓传秀
中外医疗 2021年29期
关键词:依从性用药康复

邓传秀

江苏省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江苏镇江 212000

抑郁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 不仅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且可严重困扰患者生活及工作,致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目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与心理治疗是临床治疗抑郁症的综合手段, 能够有效控制急性发作,但抑郁症需长期持续性治疗,以预防或减少复发[1]。 但调查资料显示,由于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加之出院后护理断层问题,缺少专业的护理与康复指导,导致用药依从性差,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预后改善[2-3]。 因此,加强抑郁症患者全程干预,为其提供科学、系统、全面的护理服务,改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对缓解抑郁情绪与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服务模式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型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提供跨区域干预措施,确保医疗服务连续性,以此促使疾病康复[4-5]。该院对 2019 年 1 月—2020 年 1 月收治的66 例抑郁症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干预措施,取得较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132 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按照入院时间将132 例患者编号(1~132),在随机数字表中任取1个数,沿任意方向获得132 个随机数字,将随机数字除以2 求余数,余数为1 纳入对照组,余数为0 纳入研究组。研究组患者中66 例,男24 例,女42 例;年龄20~60岁,平均(40.26±8.41)岁;病程 1~5 年,平均(3.15±1.02)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5 例,高中及中专20 例,初中及以下21 例。 对照组患者中66 例,男27 例,女39例;年龄 22~59 岁,平均(39.87±9.52)岁;病程 1~5 年,平均(3.21±1.06)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 23 例,高中及中专19 例,初中及以下24 例。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为抑郁症;②年龄20~60岁;③具备正常沟通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④居住在该市该辖区内;⑤视听、认知正常;⑥知情同意该研究。 排除标准:①脏器器质性病变;②合并心脑血管病变;③存在沟通障碍;④合并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类型精神疾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⑥有酒精、药物依赖史;⑦合并神经系统疾病。 该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伦理原则,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及运动指导等,出院后实施常规随访,即每1~2 周电话随访1 次,询问患者康复进程,叮嘱遵医用药、定期来院复诊。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服务: ①组建团队:成立三位一体化服务团队,组员包括5 年以上工作经验精神科医生2 名、10年以上工作经验精神科护士4 名、5 年以上精神病管理工作经验社区护士2 名、二级资质心理咨询师1 名,由精神科心理专家对入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与指导,明确各职责范围, 落实护理责任制。 ②住院阶段干预内容:每周一、周三、周五上午10-11 点,采用健康讲座、病友交流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等知识,给予情绪调节、自我管理、放松训练、症状监控、用药指导,每周重复讲解;出院前1~3 d,对患者身心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出院后需求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与调查,建立服务追踪信息档案,交由社区护士保管。 ③医院-社区干预内容:根据护理服务计划表,确定每周一为社区服务日,由社区护士电话邀请患者,心理咨询师、医师、医院及社区护理人员提供服务,实施一对一针对性康复指导、问题咨询,内容包括情绪管理、症状自我监控与用药知识讲解,结束后预留30 min解答解答患者疑问, 及时参照患者状况对康复计划予以调节。 ④社区-家庭干预内容:定期上门随访(具体时间根据患者家庭情况决定), 与患者进行交流评估,同时进行个体康复指导,包括职业技能训练,使患者能够合理选择或安排工作,有效解决工作压力;掌握家属对患者的期望与态度,了解其对抑郁症认知度,加强家属健康指导,使家属接纳、理解患者,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共同制定、调整康复计划。 ⑤建立网络平台:创建微信群、QQ 群,群内定期推送疾病相关知识与“心灵鸡汤”,调动患者社交活跃性,鼓励康复患者分享经验,帮助康复中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实时解答患者所提问题,保证护理服务连续性。

1.4 观察指标

①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问卷包含12 个积极条目与8 个消极条目,每个条目按照0~3 分4 级评分法计分, 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越倾向这种应对方式[6]。②用药依从性。采用该院自制《用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问卷包含用药知识及遵医嘱用药2 项,分为完全依从(≥90 分)、基本依从(75~89 分)、一般(61~74 分)、不依从(≤60 分),依从性=完全依从+基本依从。③抑郁评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估,分值<7 分为正常,7~17 分为可能存在抑郁,17~24 分为肯定有抑郁症,>24 分为严重抑郁症[7]。 ④生活质量。 采用 WHOQOL-BREF 评估,含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关系4 个维度,分值越高越好[8]。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对比

两组SCSQ 各维度评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 SCSQ 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患者 SCSQ 评分比较 [(),分]

组别 消极应对方式干预前 干预后积极应对方式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66)对照组(n=66)t 值P 值21.31±3.23 20.95±3.41 0.623 0.535 11.05±3.14 15.37±2.69 8.488<0.001 16.84±4.06 17.01±3.95 0.244 0.808 31.26±4.74 25.42±3.06 8.409<0.001

2.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n(%)]

2.3 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对比

两组HAMD-17 评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 HAMD-17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 HAMD-17 评分比较[(),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66)对照组(n=66)t 值P 值24.76±3.15 25.04±2.98 0.525 0.601 8.69±2.11 13.59±3.04 10.757<0.001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WHOQOL-BREF 各维度评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 WHOQOL-BREF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 WHOQOL-BREF 评分比较[(),分]

组别研究组(n=66)对照组(n=66)t 值P 值心理领域干预前 干预后生理领域干预前 干预后环境领域干预前 干预后11.94±2.65 12.13±2.51 0.423 0.673 24.26±3.48 19.84±2.64 8.221<0.001 16.84±2.89 17.05±3.01 0.409 0.683 29.24±3.17 23.49±2.56 11.464<0.001 19.95±2.15 20.13±2.41 0.453 0.652 32.96±4.52 27.19±3.61 8.103<0.001社会关系领域干预前 干预后7.25±1.96 7.06±2.01 0.550 0.583 12.03±2.42 9.86±1.73 5.926<0.001

3 讨论

抑郁症典型症状表现为心境低落、认知功能损害、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并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躯体症状,甚至有15%左右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已成为我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 其防治亦引起临床及社会共同关注与重视[9-11]。

目前,药物是临床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且经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 但患者普遍对抑郁症缺乏正确认知,加之心境状态较为悲观,致使疾病应对方式过于消极,患者用药依从性差,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预后转归[12-13]。 此外,调查显示,多数抑郁症患者存在多次复发风险, 且出院患者面临护理断层问题,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应对能力,为其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对防治抑郁症至关重要[14-15]。 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护理服务模式, 解决抑郁症患者从医院回归社区与家庭后护理断层问题, 提供全面的连续性护理指导,对改变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促进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三位一体化服务模式为新型延续性护理措施,该模式主张多学科团队协同合作,进行优势整合, 旨在为患者提供从医院到社区及家庭的全面护理服务,目前已广泛开展应用于慢性病管理,并取得一定成效[16-17]。 该研究试给予抑郁症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用药依从性90.91%高于对照组 77.27%(P<0.05), 提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服务有利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 调查资料显示,用药依从性是影响疾病康复的重要因素,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认识到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进而按时、按量正确服用药物,未私自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有利于保证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18]。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服务使医院、 社区与家庭有机结合在一起, 将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从医院延伸至院外,有效解决了出院患者护理断层问题,帮助患者与家属加强自我管理水平, 进而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提高用药依从性。 陈红丽[19]学者通过对“医院-社区-家庭”互动干预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效果探究中也指出, 该护理模式可显著提升被干预对象服药依从性(观察组83.78% vs 对照组67.57%),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且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SCSQ 消极应对评分较对照组低,积极应对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 进一步证实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服务有利于改变抑郁症患者疾病应对方式, 故用药依从性得以显著提高。

此外,研究组 HAMA-17 评分、WHOQOL-BREF 评分干预后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显示,抑郁症可导致患者思维迟缓、认知损害,甚至出现幻觉或无法交流, 严重困扰着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致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20-21]。 加强临床及延续性护理干预, 为患者提供医院-社区-家庭的连续且专业康复指导,使其能够及时寻求帮助,利于疾病转归,减少对生活与工作的影响,故生活质量更佳。

综上所述,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干预有利于改变抑郁症患者疾病应对方式,提高用药依从性,有利于促进病情缓解,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依从性用药康复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