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淑琴,张荔群,陈桂勇,张华庭,林婉梅,吴惠芳
漳州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福建漳州 363007
痛风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以老年男性最为高发,表现为尿酸排泄以及嘌呤代谢异常,机体出现高尿酸血症,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1]。 正常情况下,机体尿酸约2/3 经肾脏排泄, 肾脏是排泄尿酸的主要器官,当尿酸生成增加或经肾脏排泄减少, 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而高水平的尿酸可引发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线粒体功能失调等,导致肾血管平滑肌增殖、肾血管内皮损伤等,最终造成肾功能损伤,引起痛风性肾损害[2]。 因此,痛风常合并肾功能不全,这些患者往往预后不佳,可最终进展为慢性肾衰竭,需要临床及时干预治疗。 非布司他是临床常用的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其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对氧化应激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化等有一定抑制作用, 有助于改善肾功能[3]。该研究方便选取2019 年 9 月—2020 年8 月该院收治的61 例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非布司他治疗老年痛风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方便选取该院内科治疗的61 例老年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1 例,男27 例,女 4 例;年龄 60~78 岁,平均(69.4±7.8)岁;痛风病程 3~12 年,平均(7.1±2.2)年。 对照组中 30 例,男 26 例,女 4例;年龄 60~80 岁,平均(69.8±8.1)岁;痛风病程 3~14年,平均(7.7±2.6)年。所有患者均检查空腹血尿酸(UA)>480 μmol/L,eGFR<90 L/(min·1.73 m2),确诊为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年龄≥60 岁;所有病例均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已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药物过敏等;两组的年龄、性别、痛风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给予,补充α 酮酸、纠正贫血、降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严格优质低蛋白饮食。 对照组使用别嘌醇片(国药准字H44021368),初始剂量50 mg/次,1~2 次/d,递增 50~100 mg/周,维持 200~300 mg/d,分2~3 次服用。 观察组使用非布司他片 (国药准字J20180084), 初始剂量 20 mg/次,1 次/d,4 周后复查UA,逐渐增加用量,20 mg/次,最大剂量为 80 mg/d[4]。 两组均治疗6 个月后评价疗效。
治疗前后检测肾功能及痛风相关指标, 包括UA、ESR、BUN、Scr、eGFR,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
显效: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消失,UA 下降>20%,Scr 下降>50%,或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关节红肿、 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UA 下降>10%,Scr 下降>20%;无效: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无明显改善,UA 及Scr 下降不足上述标准[5]。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5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 察 组 治 疗 后 UA (365.74 ±94.86)μmol/L、ESR(18.12±8.53)mm/h、BUN(5.12±1.36)mmol/L、Scr(156.19±20.34)μmol/L 水 平明 显 低于 对 照 组 ,eGFR (68.67±19.14)L/(min·1.73 m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及痛风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及痛风指标比较()
组别观察组(n=31)对照组(n=30)t 值P 值UA(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ESR(mm/h)治疗前 治疗后BUN(mmol/L)治疗前 治疗后Scr(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eGFR[L/(min·1.73 m2)]治疗前 治疗后544.25±112.97 543.69±114.21 0.493>0.05 365.74±94.86 414.36±98.27 5.849<0.05 56.84±11.29 57.15±11.43 0.376>0.05 18.12±8.53 26.27±10.24 4.682<0.05 8.78±2.03 8.92±2.08 0.294>0.05 5.12±1.36 7.46±1.59 3.701<0.05 205.82±34.73 206.54±35.10 0.541>0.05 156.19±20.34 185.48±30.91 5.702<0.05 60.21±16.72 60.35±16.89 0.276>0.05 68.67±19.14 62.07±18.10 4.564<0.05
观察组恶心呕吐、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痛风的发病与UA 水平升高密切相关,主要是由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UA 排泄异常所致。 约90%的高尿酸血症与UA 排泄减少有关,这可能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球重吸收增加,肾小管分泌能力降低等有关[6]。因此,痛风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几率较高,而这类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复杂,预后也更差,需要临床给予针对性治疗。
目前, 临床治疗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主要从促尿酸排泄、抑制尿酸生成两方面入手。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主要有别嘌呤醇和非布司他, 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降低UA 水平,达到抑制高尿酸血症的目的[7]。 别嘌呤醇虽然是治疗痛风的一线药物,但其主要从肾脏排泄,会加重肾脏负担,且老年患者大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往往无法获得满意疗效[8]。 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的高效选择性抑制剂, 可有效抑制还原型和氧化型黄嘌呤氧化酶,对UA 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且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还可减少氧化应激、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化等,保护和改善肾功能, 尤其适用于老年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9]。 目前,非布司他已被欧洲发达国家批准用于痛风石及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由于其对涉及嘌呤及嘧啶代谢的酶类活性无明显影响,因此,药物不良反应较小,患者可获得良好耐受性[10-13]。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 观察组治疗后 UA(365.74 ±94.86)μmol/L、ESR (18.12 ±8.53)mm/h、BUN(5.12±1.36)mmol/L、Scr (156.19±20.34)μmol/L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eGFR (68.67±19.14)L/(min·1.73 m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 这与郭洪佩等[3]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得出,患者给予非布司他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该文所得结果相近,充分证明非布司他治疗老年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确切, 能有效降低UA,改善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适合老年患者使用,长期服用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受益。
综上所述, 布司他治疗老年痛风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利于保护肾功能,对UA 的控制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