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璋荣
最近我市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思政课教学比赛。我们事先根据惯例,制订了一份供评委评课使用的评课标准。我感觉这份评课标准是自己从事教育和教研工作30多年来的反复思考的结晶,有其特有的旨趣,故将它呈现给读者朋友们。
一、基本素养
所谓基本素养,就是教师一堂课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教育教学素养。
它主要表现在一名教师能否以清晰、明亮、自信的语言去开口说话。它的基本要求是声音洪亮,普通话较好,说话有力,富有节奏感。武术界有句名言,“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同样,一个教育内行,走进课堂,也只要听教师一句话,就能知道这名教师的基本素养。我把它叫作“教师一开口,便知好不好”。
现在很多老师,无论平时上课还是去赛课,都喜欢用扩音器。虽然没有任何教育部门下文禁止上课用扩音器,但我个人认为,用扩音器上课,是教师上课达不到“声音洪亮”标准的一种不得已的措施。
当然,如果教室特别大,在那种大型阶梯教室上课,个人还是比较能理解用扩音器,因为要照顾全场的听众。
我之所以反对带扩音器上课,是因为我认为扩音器本身对人的语音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它传出的声音跟不用扩音器的自然语音存在很大的差异,会让听众自然地产生一种反感,会让师生之间产生一种“隔膜”。
很多老师也不注意讲普通话,而是否讲普通话,其实也是一名教师是否敬业的重要标志。同时,讲普通话往往是跟教育教学效果相关的。讲普通话往往能更好、更准确地表达教学中的内容。所以,不说普通话的教师,或者普通话很差的教师,其教学素养自然也是比较差的。
二、课堂生气
所谓听评课堂生气,就是指看一堂课是不是生气勃勃,看师生的精神状态好不好。在我看来,课堂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由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建构的。好的课堂常常是充满勃勃生机的。
有的课堂上,老师的姿态是慵懒的——站都站得不够正直挺拔,仿佛没吃饱的样子,说话也是有气无力。学生在下面也是个个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有的甚至明目张胆地睡觉,或者一个个表情淡漠,甚至有些学生的表情与眼神充满怨恨。这显然不可能是好课。
三、课堂情趣
所谓课堂情趣,就是课堂上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就是师生表现出教与学的快乐,特别是学生感受到学习、思考、探索与收获的快乐,教师享受发现、引导和教育教学成功的快乐。
如果一堂课,师生都绷着个脸,没有任何情绪的波动,没有任何与学习有关的喜悦的情感体验,那么这样的课,肯定不是好课。
要让课堂富有情趣,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幽默风趣,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引导科学有效。
四、课堂结构
一堂好课,好比一個艺术品或一篇文章,它应该有独特的、合理的、严谨的结构。
首先它应该是一个紧凑的、和谐的“整体”。我们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十分随意,整个课堂如一盘散沙。虽然教师基本都有所谓的“教案”,但多数情况下,教案往往只是应付检查的一堆无用的文字。课堂教学,有时只是教师基于某种习惯和经验的一种随意行为。
譬如一堂物理课,教师往往就是念念定理,板书讲解几个例题,让学生做做练习。这三者之间如何联系,如何有机贯通,很多老师没有用心思考。而一堂课没有深入的思考,就如一盘散沙,并没有形成一个课堂教学的“整体”。理工类的课堂尚且如此,文史类的课堂就更不用说了。
一堂好课,应该如一部电影,有开头,有序幕,有过渡,有高潮,有结尾,而不是一条波澜不惊的直线。
五、课堂思维
课堂本质上是学生思维的训练场。一堂好课,总能给学生的思维以启迪,总能使学生的思维运转起来。
而我们很多课堂,老师就只顾自己一个人自话自说地讲个不停,学生就像木偶般在下面听着。老师常常将所有的知识点讲得“清清楚楚”,而学生的任务就是“记住”老师的话。整个课堂,都是老师在灌输所有现成的结论,学生不是听,就是抄,或者就是又听又抄又背。
所以,评价一堂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老师是否设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有些老师,表面上在课堂上提了一些问题,甚至很多问题,设计了很多“探究活动”,但那些问题与“活动”往往是不用思考的,不是学生早就知道的简单的常识,就是学生翻翻教材就能直接找到答案的知识。这样的问题与“活动”,常常问比不问、开展比不开展更糟糕。因为它浪费了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甚至引发了学生深层次的厌学。
六、课堂逻辑
课堂教学是离不开逻辑的。好的课堂教学必然是教师严谨的逻辑思维的体现。
一堂好课,老师应该从头到尾都富有逻辑地串联起来,每个环节都应该富有逻辑地转换递进。老师在课堂上的每句话、每个问题、每个解题步骤、每个活动设计,都应该经得起逻辑的拷问。特别是所有的课堂教学行为,都应该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一堂课下来,老师在教学操作中是否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也是课堂是否具有逻辑性的重要判断标准。
七、课堂效果
对于课堂效果,我们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去思考。当然,这三个维度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往往是一得全得,一失全失。具体怎么评判呢?就是看学生在知识上是否真正掌握了某种新的知识,在能力上是否得到了切实的训练与培养,在情感上是否受到美的陶冶。
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往往善于以美的形式,借助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深刻领会和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作者单位:湖南省武冈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