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正林
为了让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高效化的数学课堂中更加深刻地感受数学所蕴含的逻辑美与抽象美,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从学生们的认知规律出发,将网络中所包含的趣味数学视频与趣味数字游戏等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相结合,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于数字运算与图形变换等数学知识的学习渴望,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所带来的逻辑美与抽象美。
一、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1.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长远发展
相较于没有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所讲述的精彩课堂或典型案例可以完整地保留下来,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借助互联网重要信息或词条检索出大量的相关案例,借鉴他人优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完善自身的教学准备工作,或者通过分析其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产生的典型案例来进一步修正自己的教学手段,从而在课堂上更好地规避一些教学失误。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看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讲解来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从而为学生打造更好的数学思维体验。
2.有利于课堂外延的精准实现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字运算与图形变换等数学知识所蕴含的逻辑美与抽象美恰恰是他们较难理解的内容,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从图像和声音两方面来构筑立体化的数学知识。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相应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实时的数学课堂与生活环境之间搭建起情境交融的桥梁,让学生们不仅可以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氛围之中学习数学知识所蕴含的巧思妙想,而且可以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难题,或帮助他人解疑答惑。
3.有利于融洽师生氛围的建立
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仅仅是通过冷冰冰的板书来体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的图像与声音交互的新型教学手段则能够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PPT或直接采用电子白板教学等形式来向学生展示相关的知识或创设相应的情境,自己则可以引导并参与到学生的小组交流与讨论之中,并通过观察学生们的交流和讨论,适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来做自己的小老师。这不仅能够迅速地创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氛围,而且能让学生在讨论与讲解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并巩固所学知识。
二、現代信息技术手段助力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1.借助家校第二课堂辅助高效课堂的构建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不仅使得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实现生活情境再现的交互式课堂,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借助QQ、微信或钉钉等软件来构建家校第二课堂。教师可以将学生们所学的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通过家校第二课堂传递给家长,让家长们利用节假日时间带领孩子在社区周边等地实现对知识的实践探索或巩固应用。
如,在学习“认识路线”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借助搭建完成的家校第二课堂平台来告诉家长这一课主要是需要学生熟悉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并会运用方向来简单地描述所行走的路线,家长就可以通过周末的时间带孩子去公园游玩来探索相应的知识。家长们可以先在家中找出当地城市平面图,让孩子在城市平面图上找一找周末所要去的公园的位置,再找一找自己家所在的位置,让他们说一说公园在自己家的哪个方向。然后家长在周末带孩子出去时,可以让他们观察公交车站牌,看一看需要乘坐哪辆公交车去公园。在到达公园之后,家长还可以先带孩子们找到整个公园的总览图,再引导孩子自己规划一条游览路线。从而,在带领孩子游玩的过程中,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对于自己生活的帮助。
2.信息技术手段助推立体式高效课堂构建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数学教师从声音和图像等方面来构建立体式的数学高效课堂。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时钟上的秒针在不停的转动、大风车的转动和飞速转动的电风扇叶片等图片,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身边除了平移、轴对称等图形变换之外还存在着转动现象,从而激发他们对图形的旋转进行探索的兴趣。紧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所看到的图片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并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来引导他们正确说出秒针转动是绕着中心一点等图片中图形旋转的语言表述。随后教师可以随机地抽取几位学生说一说应当如何描述时针的转动、大风车的转动以及风扇叶片的转动等,进而引导学生们理解图形的旋转的描述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有关。
总之,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长远稳步发展、课堂外延的精准实现以及融洽的师生氛围的建立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家校第二课堂来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打造生活化的数学高效课堂,也可以借助电子白板来将图形与视频穿插在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实现立体化的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