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文,董鹏,伍洁
[摘 要] 新时代对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课程思政”要求教员充分挖掘不同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根据项目管理概论课程特点和“思政”内涵,从课程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介绍了本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力求通过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贯彻“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育人理念,不断完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课程建设;思政要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078-03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2017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如何将做人做事的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成为高校教员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2]。课程思政改革正是针对这一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的“痛点”,强调所有的教员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2]。
一直以来,传统理念中高校的专业课教员大部分都抱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技术学科’等非政治类学科都是基于客观的理论实际来授课,并不涉及鲜明的价值导向”这一理念,他们认为“思政”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员的任务。另外,专业课课程学时数一般比较紧张,在教授专业理论知识的时间尚且不足,很难另有时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教员在讲授专业课时一般不会将理论内容引申到价值引领和思政教育层面,这一现象明显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高校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想法背道而驰。所有专业课教员必须担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展开思政建设的育人职责。
高校专业课教员已深刻认识到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一方面可培养学员的职业道德及专业精神,另一方面并对学员的长远发展起积极作用。然而通常教员在实际操作中,要么在授课中生硬地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进行简单组合,要么在完成专业知识讲授后单独提出思政教育内容。这样很容易导致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政教育开展呈现“两张皮”现象,学员很难顺其自然地接受思政教育。因此思政教育的开展必须依托专业课程内容,专业课程的建设必须以思政教育为引领,二者必须相辅相成、同向同行、密不可分,形成协同效应。
本文针对项目管理课程重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结合新时代所赋予的育人责任和育人使命,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结合课程背景,定位思政目标
(一)结合课程建设背景定位各主体层次思政目标
项目管理概论课程是本校装备经济管理本科专业首次任职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立足于项目管理理论系统和九大知识领域的讲解,跟踪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发展的前沿,重视项目管理方法、手段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该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工具方法是构成学员装备采购管理理论和能力的重要部分,是从事装备采购管理工作所必备的能力素养。该课程在为学员系统学习装备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手段,提高系统、全面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专业课程教学,具有极强的专业背景,直接关系到学员未来的职业规划,与学员的就业发展紧密相关。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要提高学员的专业理论水平,扩展专业知识领域,更要锻炼学员面向实际、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通过项目管理概论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员成为项目管理专业知识的“专”才,更要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修养的人。
传统的项目管理概论课程在体系设置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输出,缺少了“道德修养、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方面的培养,为今后学员在工作岗位上进行项目管理实践,为国防事业转型贡献力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学员自身特点,现阶段装备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员大多是“00后”,他们性格分明,自信、开放又独立,关注自我发展,同时也非常关注国家发展大局,满腔报国热忱。一方面现处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00后”学员多是网络原住民,他们汲取着信息时代互联网上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化”,另一方面对网络诱惑缺乏自制力,在基于人工智能的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MOOC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推动的教学改革中,更需要加入课程思政理念“以正视听”,在培养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同时指导“00后”大学员明辨是非,成为德才兼备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
专业课教员对课程思政主体的关注重點往往在于课程内容,忽略了对课程思政对象即当代学员群体本身性格特点方面的洞察,无法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们每日每夜的日常琐碎,无法感同身受他们所遭遇的复杂激烈的思想碰撞,单一调整课程内容并不足以消解网络时代带来的不良的社会思潮。唯有将课程思政放置于协同育人的背景下,从育人观念的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协同共创,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营造和谐、平等、友爱的课堂氛围,为时代立心,纳入新时代的育人主体,考量教学内容和学员特点双方主体,开启“协同”机制。
就教学主体的引导者——“教员”而言,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应从教员自身做起,首先教员应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主动加强自身思想道德政治理论文化素养,紧跟时代步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其次应坚持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经常接触学员,通过与学员谈话等交流方式,深入了解学员复杂的心理变化和精神需求,选择更容易为学员接受的内容和授课方式作为切入点,不着痕迹地将思政内容恰当融入其中,再加以引导,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最后,教员应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自身应充满正能量,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和激励学员的求知热情,促进学员智育和德育的全面健康发展[3]。
(二)结合课程思政背景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强调要求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要梳理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员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4]。
项目管理在国防装备事业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为了国防高技术项目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体系,它要求按照系统工程的思想,对国防高技术项目从提出需求到研制生产和装备使用的过程实行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它除了具备一般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属性外,还兼具高科技性、跨学科性、复杂性以及战略性,促进了我国国防项目管理与国际的接轨,同时为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制费用、降低研制风险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近年来项目管理在我国国防事业的广泛运用,对項目管理人员需求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专业管理人员。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十分缺乏,既需要能够统领科技研究开发活动与产业化活动的项目管理“帅才”,又需要大批有专业技术的项目管理“将才”和项目管理专业人才。
项目管理概论教学团队根据课程自身特点,秉承“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构建全课程育人和全面育人的协同育人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发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教学资源,将思政教育穿插到项目管理专业知识学习的细节中,通过精巧的教学设计,“润物细无声”地对学员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促进学员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技能的提升。通过集体备课和督导专家听课制度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确保在授课中思政观念的科学性、正确性,进而真正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
三、结合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
在高校课程建设中,课程设计至关重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步骤等。在课程设计环节中,教员充分利用学科、专业的特殊优势,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育人教育。
教员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增加“价值模块”的构建,在“知识模块”的设计过程中加入“价值模块”的内容,从横向、纵向、广度、深度等各方面挖掘“知识模块”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再如,可以将相关的“价值模块”予以打通,由点串点、由点带点,把“价值模块”中的思政点打通,从而由点及面,形成课程的整体“价值链条”,与专业知识理论融为一体,相互协调、相互促进[5]。
按照教学计划,结合教学目标,在遵循课程自身规律的前提下,结合课程特点及育人目标,立足学员求知的需求及岗位的胜任力要素搭建课程教学框架;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系统梳理,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因素和德育内涵并进行统筹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课程思政主线作为统领,深入挖掘其深刻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并将其有效融于课程教学中。
在社会环境瞬息万变、文化较量愈发激烈的今天,课程思政是提高学员思想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传授力度,还要及时针对当前学员理想信念教育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分析,寻求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让学员掌握国家会计制度、相关指标,同时提高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情怀,不断强化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增强对西方经济文化的辨别和判断能力。
四、结合教学内容,引入思政案例
(一)确定课程思政目标
1.设计思路
对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进行解析,通过案例分析,以问题讨论和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点中,寓德于教,润物无声。
相比思政课,专业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对塑造学员人生观、价值观有影响,而且对学员职业素养、人格品德、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更具有优势。另外,学员与专业课老师的情感关系更加紧密,更容易接受专业课老师的教诲。通过对专业课教学的思政化改革,既能提升专业课教员的师德师风建设,也能让学员在非思政课课堂上有所悟、有所思、有所感。
2.思政育人目标
对比美国国防项目管理体系分析我国国防项目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员深刻理解项目管理对保障国防高技术项目发展,乃至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培养学员的职业认同和政治认同,结合我国装备项目管理的特点和需求,从自身做起,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思政元素剖析
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短视频给学员展示项目管理如何在美军武器装备的采办管理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员认识到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运行程序的巨大作用。本章主要从美军项目管理的历史沿革入手,阐述了美军项目管理的思路和在美军装备管理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美军各军兵种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运行程序、重点内容和管理方法,对比突出我国国防项目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完善我军项目管理的启示建议。根据教学安排,重点突出学员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并且要在专业知识点的讲解中包含思政元素,因此,将本节课堂教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聚焦到“项目管理组织体系”的剖析。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完成,学员需要了解我国国防项目管理体系,了解发展我国国防项目制度的现实意义,以及其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突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对学员的引导,让学员自己讨论提炼出课程思政元素,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自己行为规范的约束,树立起做一个对人们有所帮助的人的价值观,从而将社会责任感与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从“道德修养、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各方面得到逐渐升华。
(三)结合国际时事、国内实情开展教学
结合当前国情实例,以当前我国项目管理实施现状为教学载体实施教学,教员在课前播放以国际国内时事为主题的教育视频,学员通过教员播放的视频了解当前国际国内时事、国际动态,教员引导学员了解课程相关各类新闻及最新国际形势,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也能够直观地、真切地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总的来说,本课程的课前视频播放效果明显、意义重大。不仅吸引学员注意力,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员的应用能力,也让学员从各类英雄事迹中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学员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爱国情怀、责任担当意识都得到进一步的洗礼。
必须坚持“四个自信”,將“四个自信”贯穿于管理学教学中,吸取西方管理学的精华,剔除其糟粕,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培养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才。
(四)教学效果评估,实施多维度评价
在课程评价时要改变原本仅以知识理论为基础的评价体系,融入“思政元素”,实施多角度评价。评价标准应该包括“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是否到位、“思政”与“专业”是否有效融合、“课程思政”的时效性是否较强、“课程思政”达成度是否较高[6]。本课程的考核评价中,将学员必须掌握的常用词汇、句型等知识点和必须提升的语言应用、商务操作等技能点与跨文化交际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爱国情怀、社会责任等融合在一起,多维度评价学员的掌握程度。
五、结语
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专业课程任课教员要牢固树立“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结合时代特点,依据学科和行业需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多维度实施改革,将思政内容贯穿课程教育的始终,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员,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6]。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王朝晖,方从严.“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1):74-77.
[4]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Z].教高〔2019〕6号,2019.
[5]卢杨,刘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位思考[J].高教学刊,2019(23):164-166.
[6]黄煜栋.“课程思政”视域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9(24):32-33.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