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叶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时代的热词和新要求。本文从航海行业的特殊性、高职航海学生心理发展的迫切要求两方面阐述了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航海类院校心理健康课的必要性,从学生学情和师资建设角度分析了在高职航海院校中实现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思政的现实难点,并尝试从制度建设和课堂实现两方面探索在高职航海院校心理健康课中融合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课程思政;心理健康课;高职航海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1.033
Exploration on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to Mental Health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Navigation Colleges
LU Ye
(Jiangsu Shipping College, Nantong, Jiangsu 226010)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hot word and new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the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into the mental health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navigation college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navigation industry and the urgent requirements of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navigation students, and analyzes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realizing the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of mental health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navigation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and teacher construction, And try to explore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integrating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in mental health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navigation colleges from two aspect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classroom realization.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course; higher vocational navigation colleges
“課程思政”指的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所有课程中,与其他各门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育人。国内已有多位学者从自身视角出发,探究了课程思政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路径。其中,不乏一些专业类院校结合其特殊的育人目标,从具体职业素养要求出发探究课程思政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必要性、优势、实施路径、思考与探索。[1,2,3]但是,结合航海类行业的特殊性,针对高职航海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围绕结合行业要求和高职航海类院校的育人方针,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航海类心理健康课中,目前研究暂时空缺,本文尝试结合某航海类院校情况对此进行探索。
1 在高职航海类院校心理课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 航海类职业特点的内在要求
航海类职业有其特殊性。一个是海员的活动范围有限,尤其是远洋行船,经常一上船就在外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其工作生活的范围仅一艘船的大小,远离陆地和亲朋好友,只有在船靠港口的时候才能短暂地下船,往往船员上船就似“孤岛式”工作生活。二是海员的工作环境特殊。虽然工作要求轮流休息,但两班、三班倒的工作值班交替,作息时间和生活节律无常,特别是远洋行船的经常跨时区,导致船员生物节律变更频繁,从而影响生理因素的变化,进而导致其精神压力。而且工作内容单调,航行的船舶噪声昼夜不停歇,生活区也无法远离噪音的干扰,长期在此环境下工作生活,会降低海员的适应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提高精神倦怠和心理疾病的风险。三是海员的社交人际压力大。海员上船大多是单一的男性社群,部分船员反映船上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固定角色,长期在人际压力中,易造成海员或压抑、冷漠、退缩,或易激惹、攻击性强、好殴斗的情绪感受和行为模式。从航海职业的特殊性可见,对于船员来说,要出色完成工作,除了专业技术和心理素质过硬之外,还需要有坚定的道德修养、理想信念和职业操守,来应对可能出现的职业倦怠。
除此以外,在远洋航线中,船员可能来自世界各地,由此带来彼此间文化、思想、政治立场的差异和碰撞,此时中国船员的言行往往代表着中国形象,如何在外界的怀疑、诱惑和威胁等声音中,坚定不移地爱党爱国爱人民,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一切利益,坚持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内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定和文化充满自信,就要求中国船员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政策与路线。
所以,高职航海类院校作为向行业输送专业人才的主摇篮,以为我国实现“海洋强国”培养高质量的后备军为目标,必须坚定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包括心理健康课在内的所有课程建设中,根据纲要要求,“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内容重点优化课程建设,系统开展育人工作,以课堂育人为主渠道,协同心理健康课程在内的各类学科与课程思政,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1.2 航海类学生心理现状的迫切要求
某高职航海类院校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摸排发现,[4]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自认情绪稳定的学生人数不足一半,超半数的学生表示自己受生活负性事件影响,只有三成学生不受抑郁情绪的困扰。究其原因,高职航海类招生生源复杂,超七成学生来自农村、中西部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5]受当地教育水平和经济制约,学生家庭教育、成长经历等都影响其意志品质、心理品质、情绪管理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基于航海类学生的德育水平,航海院校教育对育人有更高質量的要求,单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可以一定程度预防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健康水平,但是想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理性、客观辩证的想法、态度去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认识世界,仍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武装。
除此以外,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部分学生思维灵活前卫,但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倾向明显,有些学生愿意表示未来愿意上船工作仅是因为上船的工资待遇高,也有不少学生表示受不了船上工作的辛苦,未来不考虑上船的工作。成财动机高于成材和成才动机,过度自我主义,理想自我物欲化,缺少奉献精神,遇事更多考虑利益交换。部分同学受社会负面声音左右追捧“躺平”心理,奉行丧心理(丧文化),价值观缺陷导致“空心病”、内心自卑、不求拼搏努力等问题不容忽视。高职航海类学生普遍为00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学生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走偏”,而航海类院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多聚焦于学生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成长、恋爱心理等与航海心理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忽略了大学阶段是人生观形成和稳定发展的重要时期,缺失从航海的工匠精神、爱国精神、是非观念出发的对学生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的教育。所以,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领路人的作用、激发学生主体的动力,充分挖掘航海院校心理健康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思政的优势为心理课程树魂,真正做到“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就是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航海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现过程。
2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航海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现实困境
2.1 高职航海类院校的学情难点
在实现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思政上,存在着高职航海类院校学生学情特殊的难点。有学者曾对高职航海类院校的学情进行研究,[6]发现现阶段学生存在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机和对专业的认知认可度不够、学风问题比较突出,对课程设置不理解不适应等问题。相较于本科航海类学生而言,高职学生自身底子薄弱,但课程标准却和本科航海类学生是相同的,都是依据海事局相关要求制定的,在校期间的专业考试和证书考试已经让高职学生倍感压力,疲于应对。更深层更隐形的道德修养方面的提升要求,学生的重视度可能难以调动,部分学生认为心理课、思想政治课等基础课程与自身未来职业发展关联不大,这些课就是用来休息放松的,或仅是用来获得学分的途径,对所讲内容以完成考试为目标,挑自己认同或感兴趣的部分听。
2.2 师资队伍建设和保障尚在探索
虽然都在大力提倡课程思政,但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仍有不足。[7]比如,有些教师认为在心理课中实现课程思政,就是把心理课作为思政课的延伸课,要将思政课的内容照搬到心理课上,而自己并非思政老师,生怕自己思政内容讲错,故而将思政课程内容照本宣科搬进心理课堂,或对心理课堂中的思政内容讲授得过于空洞泛化虚无,都是未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概念区分清楚。[8]或者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仅停留在了解听说的层面,教学的重点仍与“就业率”“考核评价”相挂钩,由于学校缺乏对心理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考评,部分教师就对此并不重视。有些教师认为心理课的目标仅是预防学生产生心理危机、心理问题,赋予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等是思想政治课传授的内容,不是心理课的讲授范围,这是忽视了心理课程价值引导作用,[9]究其原因,要么忽略了自己身为教师立德育人的师德要求,要么受心理咨询要求“价值中立”的原则影响,没有及时将心理课程与心理咨询区分开来。还有教师存在站位意识缺失问题,认为自己不是党员,不需要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引导,甚至将自己在生活工作中受到的负面情绪和认知带入课堂,让高职学生的价值观迷茫,从而造成误导。
3 在高职航海类院校心理健康课中实现课程思政的方法探究
3.1 制度建设与完善
学校可以建立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监督小组,首先加强对心理教师的思想政治相关内容的培训,比如利用讲座、报告等方式,从认知层面对心理教师进行知识武装,加深心理教师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再通过心理教研室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提炼出隐藏在高职航海类院校的心理健康课中心理课的思政角度,找对找准实现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排除教师对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心理课的困惑,最后通过教学督导、教学研讨、专家指导等实现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不断改进,逐步降低心理教师因不确定而产生的授课焦虑,提高思政内容与航海类心理健康课的融合水平。同时,将课程思政的融入情况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中,比如通过教师的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的情况自评、监督小组对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督导打分、学生对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收获评价等途径,对高职航海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课程思政情况进行考核,以此激发教师的改革动机,推进高职航海类院校心理教育课程思政的实现。
3.2 拓展课堂思政方法
为了消除高职航海类院校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误解和排斥,教师要在课前精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和心理困惑,从学生感兴趣和薄弱点入手设计课程思政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实现心理课的课程思政。比如通过课前与辅导员、心理委员的沟通,发现学生的困惑大多聚焦于宿舍的人际关系、学习与兼职的压力与平衡、未来的职业发展,通过在心协社团、学生会等学生社团中的调查发现,同大多数学生一样,高职航海类学生对恋爱方面、自我成长等较为感兴趣。所以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就要紧密围绕学生这些真实存在的困扰和兴趣点,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主题内容中,课堂上通过多样的教學方法润物无声地感化学生,从而实现高职航海类院校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思政。比如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人际交往的“诚信”“友善”,通过邀请最美交通人和行业领导者进课堂讲述自身经历和心路历程,让学生反思和体会长远目标与眼下利益的取舍,明白“小我”与“大我”的关联,了解中国精神、工匠精神和新时代航海人的使命,通过引导学生对航海相关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例如疫情期间不同邮轮处理突发危机事件方式,在培养学生对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的同时,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通过展示疫情期间不同岗位人员的坚守和奋斗的纪录片或影视片,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要如何判断职业的价值,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新媒体等平台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课程思政的开展不仅停留在课堂层面,而且渗透进学生的课后生活,比如微信公众号、课堂派、班级群等,推送融合了课程思政内容的心理文章、视频和相关讲座、活动信息等,继续润物无声地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
最后,教师要及时评估和调整课程中的思政融合情况,不断促进高职航海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与课程思政的深入融合。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与学生的随机交谈、为学生答疑、收集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反馈、甚至在期末考试中融入思政内容的考核,更直观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育人目标是否实现,从而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 肖聪阁.公安院校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1(02):12-14.
[2] 汤芙蓉.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J].公安教育,2020(04):66-69.
[3] 张秀琴,张小聪,王冬燕.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74-75.
[4] 任贵志.高职航海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J].智库时代,2018(35):80+82.
[5] 李守可.高职航海类专业思政课教学适应性体系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19,36(04):88-92+97.
[6] 薛海龙,郭慧萍.“海洋强国”背景下高职航海类专业学情调查分析及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3):93-97.
[7] 刘戈,凌杰.高校课程思政与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82-84.
[8] 孙莹.高职心理课与“课程思政”融合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06):52-55+75.
[9] 郭翠翠,王双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价值引领及融入路径——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12):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