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2021-12-15 08:02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软胶囊丁苯达拉

白 娜

(郑州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脑梗死指的是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会导致神经功能缺失等表现的发生,脑梗死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脑组织神经功能出现不可逆损伤,因此早期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十分关键[1,2]。临床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物包括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等,本文对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详见正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择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郑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开展本次研究。对照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龄(62.56±3.81)岁;平均病程(26.73±2.25)h。观察组46例,男3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2.70±3.90)岁;平均病程(26.80±2.34)h。两组之间对比基线资料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予以预防感染、降糖、降脂、降压、营养神经细胞、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同时予以低脂低盐饮食。

对照组:丁苯酞软胶囊。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139)0.2 g/次口服,3次/d,连续治疗14 d。

观察组: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丁苯酞软胶囊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再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100 mL中加入依达拉奉注射液(扬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07)30 mg,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2次/d。共计治疗14 d。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在治疗前、治疗14 d后观察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最高分分别为42分、100分,NIHSS评分升高,提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Barthel指数升高,提示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增强。

NIHSS减分率=(治疗后-治疗前NIHSS评分)/治疗前NIHSS评分×100%。以NIHSS减分率为参照评估临床疗效[3]:痊愈:NIHSS减分率在90%以上;显效:NIHSS减分率为80%~<90%;有效:NIHSS减分率为70%~<80%;无效:NIHSS减分率低于70%。临床总有效率为(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以此评估用药安全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NIH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的NIH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比较 分

2.2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例

2.3 两组用药安全性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用药安全性比较 例

3 讨论

脑梗死后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对脑组织造成进一步损伤[4]。若是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神经细胞不可逆损伤,因此为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和预后效果,应选择有效的方案及时为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

丁苯酞软胶囊可对脑梗塞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进行阻断,促使脑缺血侧皮层活性降低,对神经细胞凋亡进行阻止,可对氧自由基的产生、谷氨酸释放进行抑制,可促进脑能量代谢、微循环的改善,有助于脑梗死面积的缩小以及脑水肿的减轻,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3,4]。依达拉奉为脑保护剂,其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并对脂质过氧化进行抑制,减轻氧化损伤,缓解中枢系统炎症状态以及脑水肿症状,促使机体梗死周围局部脑血流量的下降速度减缓,改善血液动力学,可缓解神经症状,防止出现神经元死亡的情况[2,3]。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临床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不良反应轻微,提示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能够有效修复神经细胞损伤,改善脑缺血区再灌注及微循环,可增加脑血流量及恢复脑部血供,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患者可尽早进行康复锻炼,进而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总而言之,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的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可提升临床效果和用药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软胶囊丁苯达拉
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效果观察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妇炎康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症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对COPD急性发作期老年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沉潜迷醉达拉湾
胶囊牛产新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