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研究

2021-12-15 08:42邱少华
山西农经 2021年24期
关键词:内生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潘 兵,邱少华

(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帮扶取得了巨大突破[1]。2020 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9 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后,我国迈入了“后扶贫时代”,农村贫困由解决生存问题的绝对贫困转变为资产贫困、社会贫困和生态贫困的相对贫困[2]。在我国减贫工作重心向相对贫困转移的背景下,研究后扶贫时代乡村振兴和农村相对贫困的治理问题,是提高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应有之义。

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必要性

相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条件下,虽然个人或家庭劳动力所获得的合法收入能够维持家庭成员基本生存所需,但却无法满足除基本所需以外的其他生活需求。相对贫困是指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障,但其他生活需求无法得到解决的状态。农村相对贫困有致贫原因复杂、人口基数大、贫困维度广等特征。同时,相对贫困群体在居住条件、医疗、教育和社会融入等方面有一定差距。所以,农村相对贫困的治理需要多维立体、系统长远的措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解决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如果农村相对贫困得不到治理,乡村振兴目标也无法实现,贫困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无法满足[3]。农村相对贫困的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是相辅相成的,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有效推进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农村各种失衡问题,也会促使落实相对贫困治理有效[4]。

分析农村相对贫困的原因是实现贫困治理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农村贫困家庭减贫的重要突破口,这不仅是学术上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实践检验的问题。正确理解减少相对贫困的工作机理,对贫困户返贫、后扶贫时代的减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5]。

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主要难点

2.1 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不健全

相对贫困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相对贫困的标准和解决路径,造成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不健全。

一是没有建立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的衔接机制。相对贫困群体主要来源于绝对贫困群体转变,要做好两者的衔接工作,保障精准扶贫的成果,防止返贫,但二者衔接机制的建立需要一定时间完成。

二是没有确定相对贫困的识别体系和认定标准。相对贫困标准能真正影响相对贫困群体的识别,尽管相对贫困群体来源于绝对贫困人口,但在绝对贫困人口中已有一部分人在精准扶贫中迈向了小康家庭,还存在因病致贫等新增贫困人口需要精准识别和确定,这些都需要建立相对贫困的识别体系和认定标准。

三是没有建立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对接机制。相对贫困是在2020 年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进行的贫困治理,因此,建立长效对接机制,可以缓解相对贫困问题。

2.2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要想从根本上破解相对贫困问题,应建立切实有效的相对贫困群体脱贫可持续发展体系,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体现,但目前相对贫困群体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不足。

一是缺少支柱产业。要想真正破解相对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实现真正的全面脱贫,必须有支柱性产业,但目前原本的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仍有短板,需要更合理有效的产业规划,进一步对接好产与销,才能真正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相对贫困群体可持续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没有明确的相对贫困人口就业保障制度。尽管从国家到地区都非常注重相对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提出了创新创业计划,但真正全面落实的不多,造成就业政策和相关培训资金不能真正有效落实。

三是没有建立相对贫困人口创新创业支撑体系。由于相对贫困人员的对接机制和识别标准有待确定,会阻碍相对贫困人口获得创新创业政策支撑,如果不能有效、及时地构建创业制度,将会直接影响相对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3 相对贫困群体缺乏内生动力

解决相对贫困治理问题,需要发挥贫困地区人口的内生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战略,采取定点帮扶、对口帮扶和协作帮扶等一系列非常规措施,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多种帮扶政策准确到户,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造成了部分贫困群体、贫困地区过度依赖外部扶持,导致内生动力和主体意识观念不强的问题。

调研发现,很多贫困群体得到脱贫的机会,但没有掌握核心脱贫技术,容易产生安于现状、思想退步、懒惰等脱贫内生动力后劲不足的问题,部分贫困群体甚至产生“等、靠、要”的思想。这部分人对政府的各种扶贫措施态度消极,没有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缺乏内生动力,已经成为2020 年后治理相对贫困的重难点之一。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新思路

3.1 创新贫困治理体系,构建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

通过构建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实现乡村产业发展,这是农村贫困人员增收的重要保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

一是建立现代化农业产业培训体系,政府要通过协调人、物、财等要素,支持贫困群体发展壮大产业,形成多元化的现代产业帮扶体系。

二是在经营和生产方面,根据贫困区域资源现状,同时结合市场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以促进人才、技术和资金有效结合,引导贫困群体和集体经济实现对接,共同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和优势产业,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拓宽多渠道就业。鼓励贫困人员利用新手段和新技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畅销产品的销售渠道,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政府要鼓励企业实现社会责任,采取多种政策鼓励企业接受贫困人员就业,针对技术性岗位,可以采取先培训后就业的方式,建立一体化格局,形成贫困人员可持续长效治理机制。

3.2 立足长远,为相对贫困群体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

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是保障脱贫能力较弱的相对贫困群体人员的机制,通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教育水平等方式,提高相对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要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建设农村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为农村相对贫困群体提供更舒适的社会环境。只有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好,才能吸引更多外来资源,带来更多就业岗位,从而带动相对贫困群体发展,实现全面脱贫。

二是大力发展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通过技术培训,改变贫困群体的认知,提高致富能力,把精神之“志”化为行动之“智”,以实现相对贫困治理常态化。同时,要注重发展乡村教育,提高乡村教育软硬件设施,打破城市、乡村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努力培养贫困地区学生的能力,为改善贫困地区面貌提供人才支撑,以此带动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

3.3 坚持内生与外扶相联动,激发相对贫困群体主动性

内因是万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精神贫困、思想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加贫困,积极脱贫、精神富有是实现脱贫的强大动力。通过坚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与外扶相联动,激发相对贫困群体的主动性。

一是大力发展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坚决遏制因婚致贫和因婚返贫,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正向激励作用,鼓励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脱贫,坚决制止“等、靠、要”等争当贫困户的行为。

二是提高贫困群体的就业技能。目前,我国贫困群体特征由收入型贫困向能力缺失型贫困转变,需要拓宽贫困群体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能力来发展内生动力,通过就业意愿和就业岗位双向选择、跨区域输送劳动力等方式,实现劳动力高质量和精准就业。

三是发展农村社区的内在动力。农村社区是相对贫困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乡村基层自治的基本组织,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自治,减少对外部资源的过度依赖,提高当地自治和脱贫的能力。

猜你喜欢
内生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茶树内生菌的研究进展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西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桂林举办
隐形贫困人口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趾甲内生—糖尿病患者易患并发症之二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