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洁,章圣夫,马 倩,马立萍,楼 娟,马雅玲
(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银川750004;2.银川爱尔眼科医院,银川750004)
高度近视是一种病理性近视,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1]。大多数高度近视患者首选佩戴框架眼镜,少部分选择佩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近视,由于近些年屈光手术的普及,手术治疗逐渐成为许多高度近视患者的首选方式[2]。屈光手术治疗的方式有多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角膜屈光手术的一种,具有术后眼部不适感少、视力提高快、屈光状态较稳定、避免角膜雾状混浊(Haze)的发生等优点,是目前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方式之一。LASIK术后早期患者虽然裸眼视力(≥1.0)较高,但部分患者会出现视物不适、眩光、光晕等视觉质量下降的情况,为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LASIK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70例,共140眼。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2.41±4.62)岁;术前暗视状态瞳孔直径4.6~7.9 mm,平均暗视状态瞳孔直径(6.52±0.63)mm。根据患者光学切削直径(R)与暗视状态瞳孔直径(P)大小关系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A组(R≥P)和B组(R<P),每组35例(70眼)。A、B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21.97±3.76)岁、(21.23±3.33)岁(P=0.451),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6.54±0.42)D、(-6.61±0.41)D(P=0.299)。所有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8,散光≤-1.25 D,角膜厚度≥500 μm,并且排除其他影响视功能的眼部及全身疾病。
裸眼视力(UCVA)、明视觉对比敏感度(photopic CS)、中间视觉敏感度(mesopic CS)及眩光敏感度(GS)。以上检查均由同一技术人员在同一标准下完成检查与测量。
采用德国Binoptometer 4P双目视功能仪分别对患者photopic CS、mesopic CS及GS等项目进行测量。
1.3.1 photopic CS测试 显示的对比度值以百分数表示,依次为80%、40%、20%、15%、10%、5%、2.5%,以3 m的测试距离和0.4的视标在明视下对其双眼进行测量,对比敏感度正常值设定为≤15%,对比敏感度越好,所测对比度值越接近2.5%;对比敏感度越差,所测对比度值则越接近80%。
1.3.2 mesopic CS/GS以Landolt C环为视标,进行远距检测(5 m)。C环共有左上、左下、正上、正下、右上、右下6个不同的开口方向。检查时首先进行mesopic CS的测定,在中间视觉测试结束后,位于屏幕左上方的眩光源会自动开启,进入眩光测试阶段。检测有、无眩光情况下4个不同的对比度(1∶23,1∶5.0,1∶2.7,1∶2.0)8个等级(1~8级)的对比敏感度,所通过的等级越高,对比敏感度也就越好。
术前进行相关检查,并于术前3 d抗生素滴眼液点眼。术中采用法国Moria M2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厚130 μm,使用德国鹰视酷眼ALLEGRETTO WAVE Eye-Q准分子激光仪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术中光学切削区通常设计为6.0 mm和6.5 mm。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完成,患者术后常规眼药点眼治疗,进行随访并对各观察指标进行测定。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非重复数据组间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期UCVA与术前相比均提高(P均<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UCVA均高于术后1周(P均<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UCVA趋于稳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UCVA的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UCVA的变化(±s)
与同组术前相比*P<0.05;与同组术后1周相比#P<0.05。
?
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photopic CS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photopic CS均较术前提高(P均<0.05);不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photopic CS变化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photopic CS变化的比较(±s)
与同组术前相比*P<0.05。
?
两组患者术后1周mesopic CS各等级未通过率较术前增加(P<0.05);术后1个月mesopic CS各等级未通过率仍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各等级未通过率均低于术前(P均<0.05)。组间比较B组各等级未通过率较A组升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esopic CS未通过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1周时GS各等级未通过率较术前增加(P<0.05);A组患者各等级未通过率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均低于术前(P<0.05);B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GS各等级未通过率仍高于术前(P<0.05)。A、B两组进行组间比较,B组各等级未通过率高于A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GS未通过率的比较(%)
对于部分近视患者,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早期虽然拥有较高的裸眼视力,但仍诉视物不适,出现眩光和光晕等情况,以阴天、夜晩及照明不良时明显。对此有学者[3]认为1.0的视力并不代表视功能完全正常,因为视力表视力只能反映对比度为100%时人眼对视标的辨认能力,而在日常生活中人眼不仅要辨认高对比度的物体,还要辨认不同大小、对比度的物体。为此,引入了对比敏感度这一指标,对比敏感度的测量是通过人为改变视标与背景的对比度、亮度或空间频率,检查被检者在不同对比度、空间频率下识别物体的能力,也更加符合人眼视觉的实际环境。
本研究中,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提高,且术后视力稳定。photopic CS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周photopic CS均较术前降低,术后1个月两组photopic CS逐渐升高,至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这与Hieda等[4]的研究一致。近些年国内外也有一些学者同样证实了这一点,即在LASIK术后的短期内,CS明显下降,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正常,但恢复的时间不等[5-7]。有学者[8]认为,导致术后早期CS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术后早期患者角膜水肿、层间微粒及不规则的表面、角膜偏中心切削等,这些都可能引起光线散射,使患者CS降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眼对这一变化慢慢适应,角膜逐渐修复以及眼自身调节功能使得CS可恢复至术前水平。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6个月患者photopic CS高于术前,其原因可能与高度近视患者术前佩戴框架眼镜,凹透镜会缩小物像而导致对比敏感度降低有关,而手术去除了这一影响因素,故而CS恢复后可高于术前。本研究也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photopic CS进行了组间比较,显示光学切削直径与暗视状态瞳孔直径大小关系对患者photopic CS变化无明显影响,其原因可能是在明亮的环境中,瞳孔缩小,进入人眼周边部的光线被具有暗房作用的虹膜遮挡,所以无论是A组还是B组,光线均通过角膜有效光学切削区进入人眼,排除了角膜光学切削区与非治疗区之间屈光差异对CS的影响,因而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也对患者中间视觉进行了研究分析,中间视觉与明视觉有很大不同,明视觉指的是亮度大于3 cd·m-2;暗视觉指的是亮度小于0.03 cd·m-2;所以中间视觉就是指亮度在0.03~3 cd·m-2的区域,相当于黄昏、黎明或者夜晚灯光照亮的道路下的视觉,在这种条件下分辨物体,往往更依赖于人眼的对比功能[9]。眩光是指亮度非常强的光线进入人眼,超出了人眼所能适应的范围,光线散射在视网膜上形成光幕效应,使视网膜对物体及周围环境的分辨能力降低或者丧失的现象[10]。
对于mesopic CS而言,其与photopic CS变化存在相似点,即两组患者术后1周mesopic CS在各等级的未通过率较术前增加;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mesopic CS恢复,且各等级未通过率低于术前。但与CS不同的是,各时间点B组各等级未通过率较A组高,提示光学切削直径小于暗视状态瞳孔直径时可患者mesopic CS降低。有学者[11]认为可能与近视患者LASIK手术后,光学切削区和未经治疗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屈光差异,术后在中间视觉条件下患者瞳孔较大,当大于光学切削直径时,则有部分光线经非治疗区折射后入眼,与经治疗区的光线在视网膜上无法形成一个焦点,从而导致近视患者术后对比敏感度降低有关。也有相关研究[12-13]显示,瞳孔直径较小时,正常人的球差呈现对称分布的状态,随着瞳孔扩大,球差分布不再对称,瞳孔越大球差的作用也越明显。瞳孔直径与光学切削直径的关系对LASIK术后的球差也有显著影响,可进一步导致眼对比敏感度下降。
本研究对患者GS对比敏感度也进行了测定,其结果与mesopic CS的变化相同,但较无眩光时的未通过率增高,恢复至术前水平需要更长时间,对于B组而言直到术后6个月时都未恢复至术前水平。研究[14-15]证实眩光可使人眼对比敏感度降低,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当人眼处于暗环境时瞳孔较大,当有眩光时,进入人眼的眩光光线更多,干扰视网膜对物象的分辨能力,再加上光学切削区和未经治疗区之间存在的屈光差异、周边像差和光散射现象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影响视网膜对物体的分辨能力,使人眼的对比敏感度降低。
对比敏感度作为评价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显示,LASIK术后早期对比敏感度降低,后逐渐恢复。无论光学切削直径大于还是小于暗视状态瞳孔直径,其对photopic CS影响不大,但当光学切削直径小于暗视状态瞳孔直径时对患者mesopic CS变化的影响比较明显,可使患者mesopic CS进一步降低,尤其在眩光条件下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