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斌斌
(商丘市中心医院 CT室,河南 商丘 476000)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放疗方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以控制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1]。但受患者个体差异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常规CT平扫是临床评估非小细胞癌化疗效果主要方式,但CT平扫的精确度较差[2]。因此,需寻求更好的方式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能谱CT是近年医学影像专业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其能够从形态学角度对非小细胞肿瘤病灶进行定性及定量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CT灌注成像根据能谱CT获得的图像,对感兴趣的层面进行连续CT扫描,并通过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各种灌注参数值,可反映患者肿瘤内部血流灌注情况[3]。由此推测,能谱CT联合CT灌注成像或可评估非小细胞癌化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商丘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商丘市中心医院治疗的90例非小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42~68岁,平均(56.38±2.25)岁;病程1~3 a,平均(1.62±0.33)a。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内科学》[4]中非小细胞癌诊断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②未接受放、化疗;③可耐受能谱CT联合CT灌注成像检查。(2)排除标准:①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②合并严重哮喘、阻塞性肺疾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④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⑤合并心功能衰竭。
1.3 治疗方法参照《实用肿瘤内科学治疗》[5]对患者实施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锦州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1020213)75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长春瑞斌(海南全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16)25 mg·m-2;3周为1个周期,连续化疗4个周期。
1.4 临床疗效化疗4个周期后,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本[6]评估。完全缓解:未检出目标肿瘤病灶。部分缓解:肿瘤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进展:目标肿瘤病灶之外出现新的肿瘤病灶,或肿瘤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稳定:肿瘤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或长径总和增加<20%。将化疗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纳入缓解组,进展和稳定患者纳入未缓解组。
1.5 检查方法患者均于化疗4个周期后接受能谱CT联合CT灌注成像检查。对患者进行屏气训练,嘱其深吸气末屏气,保持肺处于最佳充气状态,取仰卧位,采用GE Discovery CT 750 HD宝石能谱CT机行胸部增强扫描,选择GSI模式,80/140 kVp瞬时管电压切换技术,设置管电流260 mA,转速0.8 s,螺距0.984∶1,扫描厚度及层间距5.0 mm。采用高压注射器按1.5 mg·kg-1剂量静脉注射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300 g·L-1),注射时间30 s。注射完成后自动监测降主动脉CT值,达到100 HU时行动脉期扫描,扫描开始后延迟65 s再行静脉期扫描。将图像上传至AW 4.4工作站,采用GIS View对增强图像进行重建,通过物质分离得到碘基图与水基图,在70 KeV碘基图上,选取病灶中间层面,尽量避开大血管、钙化灶等,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放置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的碘浓度值,然后在病灶周边3 cm范围内放置感兴趣区,测量碘浓度值。
1.6 灌注成像参数计算将灌注图像导入Siemens工作站,采用BODY PCT软件进行测量分析,以病灶赤道水平最大层面为准,手动绘制感兴趣区,避开大血管、钙化灶等,面积尽可能覆盖全病灶,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动计算并获取强化峰值(peak enhancement image,PEI)、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对比剂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等。
2.1 临床疗效90例非小细胞癌患者经过化疗后,56例(62.22%)纳入缓解组;34例(37.78%)纳入未缓解组。
2.2 CT灌注成像参数值缓解组PEI、静脉期碘水平高于未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能谱CT联合CT灌注成像参数值比较
2.3 能谱CT联合CT灌注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分析将能谱CT联合CT灌注成像作为检验变量,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作为状态变量(未缓解=1,缓解=0),绘制ROC曲线(图1),结果显示,PEI、静脉期碘水平单独及与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未缓解患者的AUC均>0.7,有一定评估价值,且以联合评估价值最佳。见表2。
表2 能谱CT联合CT灌注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未缓解的评估价值分析
图1 能谱CT联合CT灌注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未缓解评估的ROC曲线图
目前,临床常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胸部X线等评估非小细胞癌患者的化疗效果,但常规检查对图像空间的分辨能力较差,影响临床评估结果[7]。因此,需寻找其他更为准确、有效的评估方法。能谱CT、CT灌注成像因具有分辨率高、成像清晰等诸多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评估中,且评估效果确切[8]。
本研究结果显示,缓解组PEI、静脉期碘水平高于未缓解组,提示能谱CT联合CT灌注成像评估非小细胞癌患者的CT参数值存在差异。分析原因,能谱CT联合CT灌注成像能够准确显示病灶部位的形态特征,获取病灶部位图像,并在图像上选取感兴趣区,自动计算感兴趣区的CT参数值,通过参数判断化疗效果,指导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PEI是反映病灶局部新生血管内血流灌注的一项参数,其参数值降低表示患者病灶局部血流速度较慢,代谢水平降低,化疗药物难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患者全身各处发挥治疗作用,因此PEI值降低可作为评估化疗效果的重要参数[9]。有研究表明,静脉期碘水平是评估肿瘤内部血管化及血供情况的重要参数。静脉期碘水平增加提示肿瘤部位血供较为丰富,局部肿瘤处于高灌注状态,化疗药物能够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肿瘤内部充分发挥药效;同时,肿瘤内部血运丰富,癌细胞氧化状态好,能够增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患者化疗效果[10-11]。ROC曲线显示,PEI、静脉期碘水平单独与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未缓解的AUC均>0.7,有一定评估价值,且以联合评估价值最佳,提示能谱CT联合CT灌注成像在评估非小细胞癌患者化疗效果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综上所述,能谱CT联合CT灌注成像在评估非小细胞癌患者化疗后效果中具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