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12-14 08:05俞光胜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1年31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阻塞性

俞光胜,蔡 博(通讯作者)

(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呼吸科 广东 汕头 51514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又被成为慢阻肺,是慢性呼吸系统常见、多发疾病之一,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其发病率高达10%左右,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疾病致残致死首位原因[1]。该病诱因有很多,包括有害气体、有害颗粒等,病情发作时,患者多表现出气流阻塞特征,包括咳嗽、咳痰、喘息、气短等,持续气流阻塞症状极易引发Ⅱ型呼吸衰竭,进而加速死亡,不利于患者生命健康[2]。现阶段,临床主要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经鼻低流量吸氧等缓解患者气流阻塞症状,改善患者呼吸,但不同吸氧方案具有不同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10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 年7 月—12 月,选取本院10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病程最短1 年、最长25 年,平均病程(12.76±10.59)年;其中男患者32 例、女患者18 例;年龄47 ~80 岁,平均年龄(62.58±9.13)岁;治疗组:病程1 ~27 年,平均病程(13.04±10.61)年;其中男患者30 例、女患者20 例;年龄最小45 岁、最大82 岁,平均年龄(63.17±9.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2]诊断标准相符、呼吸困难、长期吸入烟雾、粉尘、有害颗粒等危险因素,自愿签署知情研究协议书。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②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③休克、严重腹泻、呼吸心脏骤停者均排除在外。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包括营养支持、解除气道痉挛、祛痰、抗感染、酸碱失衡纠正等,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普通双腔管经鼻持续低流量给氧,氧流量控制在1 ~2 L/min,氧浓度控制在25%~35%,每天吸氧>16 h,维持血氧饱和度(SpO2)≥90%。治疗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具体方法:选用斯百瑞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OH-70C 系列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参数设置:初始设施过程中,气体流量设置为每分钟1 ~2 L,以患者依从性和耐受状况为依据对参数进行调整,若伴有显著二氧化碳潴留,则调整流量,每分钟45 ~55 L,有些甚至可以再高,在患者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即可。滴定FiO,确保良好的SpO2,通常在88%~92%,同时考虑血气分析不断调整。一般情况下,温度调整在31 ~37 ℃,在患者可以良好耐受和舒适状态下即可,合理调节痰液黏稠度。密切监测两组患者吸氧期间生理体征、血气分析,若病情严重,建议结合机械通气与气管插管治疗。

1.3 评价标准

在治疗前(T0)、治疗2 h(T1)、治疗24 h(T2),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监测、记录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具体指标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酸碱度(pH)。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6 min 步行试验(6MWT)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标准[3]: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显著,包括咳嗽、喘息及气短等,CAT 评分≤10 分,6 min 步行距离(6MWD)>350 m,即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缓解,30 分≥CAT 评分>10 分,250 m ≤6MWD ≤350 m,即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显著未减轻,CAT 评分>30 分,6MWD <250 m,即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T0时pH 值、PaCO2、Pa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T1、T2时PaO2以及T2时PaCO2优于T0,对照组T2时PaO2优于T0,且治疗组患者T1、T2时pH 值、PaO2以及T2时PaCO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s)

注:*表示与同组T0 比较,P <0.05。

项目治疗组(n = 50)对照组(n = 50)tP pHT07.29±0.067.28±0.050.905 0.368 T17.37±0.057.29±0.048.835 0.000 T27.38±0.067.31±0.046.864 0.000 PaCO2/mmHgT061.19±3.46 61.24±3.47 0.072 0.943 T159.75±3.60 60.67±4.53 1.124 0.264 T246.62±7.68* 59.26±3.49 10.595 0.000 PaO2/mmHgT046.30±8.12 48.65±7.54 1.500 0.137 T165.51±6.47* 55.80±8.16 11.448 0.000 T271.43±5.64* 63.58±6.52* 6.439 0.000

2.2 两组治疗有效情况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有效情况比较(例)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是呼吸系统常见病之一,其主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而Ⅱ型呼吸衰竭是慢阻肺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肺通气不足、肺弥散功能障碍造成的,呼吸衰竭疾病发生后,需及时进行吸氧治疗,反之很容易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进而可能严重降低患者生存率[4-5]。当前,临床吸氧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普通双腔管经鼻持续低流量给氧、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普通双腔管经鼻持续低流量给氧虽然能及时降低气道阻力,减少呼吸机做功,改善氧合,稳定呼吸,排出二氧化碳,但极易发生气道干燥、鼻黏膜损伤等情况,不利于预后[6]。经鼻高通量加温湿化吸氧属于无创治疗方法,根据相关要求混合一定氧浓度空气,然后向患者输送高流量,能快速调整氧合,同时该方法能够对气道死腔进行全面冲洗,使呼吸功耗减少,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纤毛黏液系统功能,强化黏膜纤毛清理能力,湿化气道,促进痰液与分泌物排出,改善肺部顺应性、气传导性[7-8]。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期间,结合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方法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阻塞性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