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汉
摘要: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看,需要班主任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教育管理职责,并平衡好管理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并精准定位自己的角色,重视在与学生们相处过程中以爱为基,重视陪伴式教育,并采用柔性管理措施,来优化师生间的关系,以此增强班级内部的凝聚力,并让学生们在温暖友爱的大环境下更好地成长。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实际,并围绕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展开简要分析论述。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教育管理;陪伴教育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不仅是一句浪漫有爱的歌词,同时也是一种最真挚地表达,它可以很好地作用于不同形式的关系中,对于班主任和学生们而言,真挚的陪伴,更能够为学生们营造一种温暖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们真实地感受来自班主任的温情。当学生内心感受到了来自班主任的温暖,也会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反馈在自己的学习活动中来,并主动配合班主任工作,从而全面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一、以“陪伴”为主开展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一)陪伴有原则——能够促进学生成长
高中班主任的陪伴式教育,并非一味地陪伴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监督其行为,也不是一味地娇宠和纵容,而是要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主,用班主任的积极力量去影响学生,使其能够获得正面熏陶,从而在学习等各方面都可以取得进步和发展。班主任的陪伴渗透在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很多方面,尤其是在面对高中学生时,他们如今肩负着学业的压力,在对其进行陪伴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增强对其了解,并在与其共同成长进步过程中,选用一些适合他们的成长方案。[1]
在学习方面,班主任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积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氛围,使其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感受学习乐趣,并增强参与学习的动力。同时,还要在于学生们相处过程中以平等和赏识的心态与他们相处,要多赏识、多尊重,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陪伴有尺度——增强学生内心安全感
班主任的陪伴式教育并非死看死守,不是事事包办,也不是单纯地进行文化课辅导,否则会导致孩子的叛逆心理更严重,同时也会阻碍学生们成长。而且陪伴也并非意味着时时刻刻在一起,既要能够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自由,也要使其能够在心灵上建立与班主任的联结,促使学生们能够获得一种踏实感和安全感,感受到班主任的温暖力量,并使其能够感觉到班主任时时与自己同在,无论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出现在自己的学习成长中。
班主任和学生们之间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信任关系,促使学生们能够从班主任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一声问候中体会到温暖的善意,并将其形成一种推动自我成长的内在力量,从而慢慢建立内心的安全感。将陪伴式教育渗透与学生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上双向的情感流动,促使学生能够从方方面面接收来自班主任的善意和温暖,真正体会到陪伴带来的温暖。
二、“陪伴式”教育下班主任工作的开展策略
(一)以情动人——将陪伴融于学生学习过程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班主任的首要责任和义务,需要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更加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中学习活动分为很多板块,为了给学生们带来更充足的陪伴,作为班主任,在此过程中,笔者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责任意识,并以学生朋友的身份来面对学生,时刻与学生们同呼吸、共成长。比如在高中开始,我就主动向学习委员“申请”,要求每天的晨读期间,也给我“布置”一点背诵任务。每天我会早早来到班里,按照黑板上专属于我的背诵任务,和学生们竞争背诵,也随时欢迎学生们“检验”我的背诵成果。早读的这种竞争背诵的形式,一方面班主任身体力行,给学生做出表率,在切身言行中影响学生;另一方面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好胜心,主动且更加高效地落实背诵任务。
每天的午自习和晚自习,我也从来不会缺席,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并使其能够得到关怀,以便学生们在遇到问题后,能够一抬头就看到班主任的存在,并及时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我也鼓励学生们有问题就随时提出来,不要有畏惧也不要有担心,力图使他们能够真正信任自己的班主任,会一直是他们学习过程中最坚实的后盾。[2]
(二)以爱为基——用陪伴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陪伴式教育一定与内心对岗位及对全体学生的热爱紧密相连的,只有充满爱的陪伴,才更能够有效建立自身与学生们之间的联结,从而有效提升师生双方间的情感密度。在有爱的大前提下与学生们相处,能够更好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并感受到每位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同时也更愿意与他们建立一种朋友关系,并使其能够在各个方面都获得成长发展。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我深知,此时的他们时常被紧张的学习氛围笼罩着,一些学生很容易在此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负担,这对于他们高效学习和高效成长来说,都是不利的。为了减少他们的心灵困惑,使其能够以一种努力且精神放松的状态来迎接高考,在日常活动中,我会积极采用各种措施,做好他们的心理建设工作。
比如在班会期间,为了拉近彼此间距离,使其能够减少因高考带来的紧张感,我会和他们分享一些自己当年高考的趣事、应考方法以及心理建设方法,也会邀请已经毕业的学生或者家长来分享他们所经历的高考,给出一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同时,还会和他们进行一对一沟通,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并给予其一些真诚的建议,使他们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并促进学生们的心灵成长。偶尔也会用一些物质奖励,实质性地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系列活动的开展与实施,都是从爱出发,并真诚地希望使学生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以善为本——讓陪伴渗透学生多样活动
高中生活不仅有繁忙的学习活动,还有很多素质教育下的实践活动,用以调节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和提升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养。作为班主任,在学生们参与各项活动期间,可以与其共同参与、共同成长。当学生们的不同活动、不同生活瞬间都有班主任的身影,有班主任的鼓励和温暖,有班主任的爱护和教诲,自然会慢慢建立一种与班主任之间的情感联结,并在心灵深处获得一种对班主任的安全感。
这样的陪伴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对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最大的善意,比如在体育比赛活动中,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们共同参与其中,带领其他同学为参赛学生加油助威,促使学生们可以获得一种鼓舞和支持,从而凝聚内心力量。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们一起寻找灵感、动手操作,以此来提高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频率,并增进对彼此间的了解,时让陪伴真正得以体现。
三、结语
回顾十五年的班主任生涯,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陪在学生身边,参与他们所参与和经历的所有活动,真正地融入到班集体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感受着他们的不易,参与着他们的成长,渐渐地班级管理早已不再是我一个人的工作,而是成为了我们整个班集体的全员参与,人人自觉、自律,共同成长和进步,短暂的一年我收获了最为珍贵的友谊和师生情。同时,我也切身地认识到,陪伴式教育的开展,能够更好地促进班主任工作,并提高学生们对学习及生活的热爱之情,作为班主任,要重视陪伴式教育,并发挥自己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与学生们共同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楠.陪伴中的成长——班主任工作之感悟[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000(006):187.
[2]爱到最美是陪伴——谈高中班主任如何陪伴学生成长[J].教育(周刊),2019(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