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移情困境的探因

2021-12-13 14:20李逸晗魏晨
科技资讯 2021年27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移情本土化

李逸晗 魏晨

摘要:我国社会工作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深受因西方移情法则影响情况,而西方所谓“社会工作在情境中”未能够在本土化过程中有效参照,难以对移情做出有效考量。我国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移情困境成因,需要從社会“复合型”结构造成的、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局限性、“文化自觉”影响等方面进行切入探讨,并进行详细分析,以解决现实问题。

关键词:移情困境本土化社会工作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9(c)-0000-00

On the Causes of Empathy Dilemma in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LI Yihan  WEI Chen*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Society,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Jiangsu Province,221116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in China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law of empathy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However, the so-called "social work in context" in the west can not be effectively referenced in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so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effective consideration of empathy. The causes of empathy dilemma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work localization in China need to be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al "composite" structure, the limitations of social workers and service objects, and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so as to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Key Words: Empathy dilemma;Localization;Social work;Limitations

作为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中国一直存在着地域复杂性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差异,并且在高速现代化进程中仍保留着鲜明的文化特征,中国文化已经渗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影响了各个方面。在社会工作发展尚不成熟背景下,社会工作者为了保证服务被服务对象接纳,在介入服务对象系统前,往往要先进入服务对象的生活场域,建立起与服务对象的“人情”关系。这时如若照搬西方社会工作移情理论来解决现实问题,可能会产生不适应的冲突困境。

作为助人科学方法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与人共同工作交流的艺术。而有人的地方会发生群体关系的“伦理”,导致社会工作需要在实务过程中所呈现的价值考量,尤其是涉及伦理困境的疏解与处理,就势必成为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一项核心议题[1]。社会工作者作为伦理抉择关键,唯有其对伦理理论有清晰的觉察,才能做出最合乎伦理的抉择[2]。这为中国文化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工作“专业”关系提供了理解基础。由于“人情”关系与“专业”关系的渗透,使得社会工作者很有可能会面临服务对象的移情,从而产生伦理困境[3]。如果缺乏依照本土社会工作的实践情况进行“量身定做”专业指导,这样做可能会损害社会工作者专业性及情怀,也会影响服务对象的受助效果,最终极有可能对双方都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需要从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探讨出现移情伦理困境成因,以期为未来解决提供了思路。

1社会“复合型”结构造成的移情困境

由于世界东西方社会文化的不同,所处的社会结构不同,从而对社会工作伦理的适用有很大影响。我国在参照西方伦理法则时,移情带来的困扰根本原因是于社会结构中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都不相同,也都无法跳出“非单—复合型”社会结构的交流。

中国社会本土文化的核心之一就是对多重关系的重视,即使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这种非亲缘关系,在交往中难免会受到最基础的多重关系的同化代入。如果不存在这种关系的代入,社会工作者无法得到服务对象的信任和肯定,接案就无从谈起了。将所有关系最后都拉到亲缘关系是中国社会非常隐晦但又有深远影响的特色。在中国社会,单一的关系并不利于交往,赋予多重关系才会让服务对象觉得稳定,有安全感。尤其是在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与老年社会工作的经历中,可以看到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这两个群体对于社会工作者普遍存在较强烈的不信任的态度,这时开展工作的最高效的办法,暂且只有通过前期的陪伴来取得他们的信任,在陪伴过程中不可避免,青少年会对社会工作者产生友情、亲情甚至爱情,老年人多会将社会工作者代入自己子女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中产生的移情如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超越社会工作者自己依靠道德界定的界限,很难断论这种情况是一种伦理困境。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冲突影响

资本主义西方的社会工作伦理强调纯粹的专业关系,即所谓“单一型”专业关系。资本主义的根本理念在于保护个人私有财产,考虑到社工与服务对象多重关系可能会造成的伤害,尤其是涉及到服务对象财产安全会出现的风险,西方社会工作通过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强调“单一型”专业关系:前期明确角色,后期完成角色责任,结束服务关系。通常认为这样能在法则的框架下,较为安全地保护服务对象权益。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坚持集体主义道德观,坚持为人民服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只是个人,还可能是家庭、群体和社区,在对他们提供服务时,要考虑兼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相比较而言,在西方社会工作伦理的框架下,服务对象才是社会工作者直接服务的客体。尽管西方社会也强调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但是服务的本质就是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个人被看作是价值体系的核心[4]。因此在我国集体主义道德观中,与西方社会工作伦理的核心“人的独立性”是十分不同的,我国个人需求要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平衡是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动力。

3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局限性造成的移情困境

3.1社会工作者的局限性影响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与人紧密联系的工作,所需要的不仅是可以量化的科学方法,也要带有类似于艺术家的职业敏感度。社会工作者自身持有的对人性的把握与考察,与艺术家的作品构想能力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且人性的复杂之处不仅体现在个体的巨大差异中,同一个个体随着时间和阅历的积累,想法也会不断变化。艺术家可以通过肉眼感知画布的质地和颜料之间微妙的色差,而社会工作者对于服务对象细微情感变化的审查需要凭借高超的专业素养。个人甚至团体的力量终究还是有极限的,在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缺乏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在待遇方面,我国的社会工作者普遍存在待遇偏低的问题,这导致两个连环的结果——专业热情难续航,专业人才易转职。一来,具有很高职业敏锐度的社会工作者也会很容易会发现自己的付出与所得不对等,对人性拥有高体察度的人才会流向其他产业。当然,这也是人性趋利避害的局限性,对于专业人才来说,更快地将专业能力变现是无可厚非的[5]。

这个缺口由谁来补?目前国内社会工作者的从业门槛还比较开放,很多机构从业人员不是社会工作专业出身,只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从业。虽说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从业人员都不具备社会工作的能力,但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审查的敏感度是需要一定的积累和天赋的。况且国内对于社会工作者的权利界限始终没有明确的规定,当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产生“正移情”时,很容易出于报恩的心态给予社会工作者利益回报,如果社会工作者专业素质存在漏洞,很容易产生伦理困境甚至伦理冲突。当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发生“负移情”,缺乏专业技能的社会工作者对于该伦理困境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将“负移情”混淆为“敌对”,在混乱中浪费其存在的情感突破契机,以至于影响服务效果甚至违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和伦理,进而会导致服务对象的“负移情”情绪激化,甚至整个介入过程造成消极影响。

3.2服务对象的局限性影响

在复合型的人际关系架构中,越是近差序格局距离,被赋予的角色关系越多重,“移情”越容易产生。在复合型人际关系中,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产生认可的同时,会在心里赋予社工更多心理情感角色,这样人际关系代入就容易产生“移情”。

西方社会对于社会工作的社会普及度以及认可度较高,从而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有较好的认知,并能配合社工建立起专业关系,但是在中国,社会工作普及度不广,命中对于社会工作理解深度不够,本土社会工作缺乏专业权威,服务對象无法确定明确的专业需求和专业关系。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时,自身系统内部的尊严、情感需求方面会存在矛盾。在无法厘清这些矛盾的情况下,服务对象很难建立关系边界意识,当与社工建立多重关系后,虽然多重关系的加持有利于社工较快取得好感和信任,了解服务对象,但此时服务对象会将社会工作者纳入其社会人情资源的一部分,对社会工作者产生越界的“移情”。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整个介入过程,结案时社会工作者很难在短时间内从复杂的多重关系中抽离,如何处理案主的离散情绪将会是一大难题。社会工作本质的理念就是“助人自助”,多重身份的桎梏也会影响服务对象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6]。

4 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文化自觉”对移情困境影响

当各种伦理困境随着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推进不断显露时,学者以及政策实施者意识到这一方面,但是至今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有部分人开始对于社会工作伦理法则提出质疑,但是这种不理想的效果或许不在伦理准则本身,其与我国社会的不匹配问题是短时间难以解决的。当然,在涉及“移情”伦理困境时,我国的文化内核与制度情境不可忽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间差异的不断缩小,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人们乐于接受一些传统观念的改造。随着社会工作概念的推广,个人的观念也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社会工作的社会接受度在不断提高,这都是时代发展给社会工作专业带来的机会。

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众多学者对于本土化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视角。费孝通在1997年“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随着“文化自觉论”的不断发展,“文化自觉”的视角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视角对于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以及政策实践展开都具有重要意义。费孝通用十六字高度概括了文化自觉的理想状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7]”文化自觉代表了中国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期盼,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全球化的开放包容。中国拥有强健的文化根基,在社会工作实践探索的路上需要给发展留以时间,在参照中国社会特质和中国人民的特性时,社会工作学科需要在更细致的研究和更完善的考量中寻找启示,拓展属于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以及实践路径,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地位[8]。

5 结语

当今世界的科技、经济、文化都在飞速发展,人文学科在适应本土环境以及进行社会改造实践,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检验成果。而且社会文化随着城市化人口的流动性也在不断改变,社会群体的复杂性也无法套用既定的公式。在面对不可避免的本土化移情困境时,不仅需要参照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伦理修订,也需要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建构社会工作独特的专业知识体系,给予社会工作更多发展的空间与时间。王思斌曾提出西方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的两个策略:实践检验真理;批判性反思西方社会工作的适用性,进而指导实践,并产生新的想法和见解。作为社会工作正确发展必不可缺的根基和养分,中国文化在多元性的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正因为具有这个优势,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一定是具有光明前景的。

参考文献

[1]何国良,王思斌.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M].台北: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0.

[2]沈黎,吕静淑,廖美莲.社会工作伦理的三种经典理论解释进路[J].社会工作,2021(1):31-42,106.

[3]李向飞.关系转换式实践路径的生成——基于社会工作干预J村继亲家庭失和的案例[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20.

[4]王可怡.找回“社会”:集体主义视角下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性”重建路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9.

[5]罗维.医务社会工作中移情机制与作用的个案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6]朱瑛辉.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移情”与“反移情”[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7]陆益龙,刘一.从文化自觉到文化富民——费孝通的文化自觉论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4-111.

[8]何雪松,童敏,郭伟和,等.“社会工作理论:哲理反思与文化自觉”笔谈[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27,36.

作者简介:李逸晗(1997—),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管理。

通信作者:魏晨(1973—),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管理,E-mail:14246809@qq.com。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4185 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移情困境的探因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移情本土化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马戏团
斯洛特的移情机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我国女性社会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研究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