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

2021-12-13 12:53王旭
学周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互联网+教育新课程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不仅仅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改变,如何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界内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研究中心,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课程;互联网;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5-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5.093

作者简介:王旭(1976.7— ),男,汉族,甘肃庄浪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教研能力提升研究。

课题项目:本文系平凉市2020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2020]PLG3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强专业能力的一个过程。且教师是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资源,承担着传道受业解惑的重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夯实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已经成为实现现代化教育的战略任务之一。

一、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教学任务繁重,职业倦怠感强烈

教育的教学工作非常繁重,不仅仅包括上课这一个环节,在上课之前还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钻研,做好备课、设计练习等,上完课之后还面临着批改作业、教学反思、教学总结等。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学校的教师还常常需要配合学校、政府部门等完成一些其他的工作。如此一来,教师的工作任务就会日渐繁重,使得教师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与此同时,教师的福利待遇并未随之提升。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下,致使教师对自身的职业满意度就会越来越低,最终导致其产生强烈的职业倦怠现象,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一方面,从当前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上来说,更新教育观念的意识比较淡薄。尽管在新课程改革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原则,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但是多数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并未积极贯彻与落实这一新型的教育理念,依然凭借经验组织教学活动,对新的教育理念置之不理。

另一方面,從教学技能上来说,课堂教学方式非常单一,依然是教师在唱独角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少之又少。而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教师自身的能力有限,对新课程理解不够深刻,没有掌握大量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二,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制约,认为教学就是为考试服务。总而言之,教师参差不齐的教育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培训时效性较差

在当前的教师培训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致使培训时效性差,难以借助培训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一是,当前的教师培训学习模式下,真正系统性、深入性学习非常少,表面上虽然教师培训形式比较丰富,但是在培训中并未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仅仅是广泛地传授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无法真正、完全填补教师专业空缺的部分,难以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部分学校没有认识到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仅仅是走过场,将其变成一种应付性的任务,丝毫没有发挥出培训的价值,致使教师培训工作时效性差。

(四)教师的教学反思效用低

正所谓是“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有效的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途径。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方案、教学行为和过程等,进行全方位的总结、思考和内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寻找具体的解决方案。而在这一过程中,有效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常常忽视教学反思,基本上都是采用应付的态度进行反思与总结,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还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思路不够正确,虽然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但并未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致使同样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教学中。如此一来,也无法发挥教学反思的引导价值,制约了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路径分析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彻底打破了教育资源的时空限制,拓展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基于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构建学习共同体,激发教师专业成长意识

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识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和关键。基于当前教师专业成长意识薄弱的现状,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可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途径,建构一个跨学科、跨学校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一学习共同体中,可以将本地区各个学校中所有科目的教师集合到一起,使其能够针对自身在教育工作中、专业成长中存在的疑惑、问题等提出来,并通过在线交流和探讨的模式进行解决。同时,在学习共同体的交流与研讨中,不仅能够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还能够使教师在研讨的过程中对自身的业务知识、教学水平等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及时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专业成长中存在的差距等。如此一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识,激励教师主动学习,使其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建立学科网站,实施互助备课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备课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仅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点。基于传统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可积极建立学科网站平台,建立各个年级备课教研的论坛,并指定一名备课组长,定期将小组研讨的教学主题、教学活动设计等上传到平台上。教师则可借助学科网站,对相关的文本进行解读,并在解读和研究的过程中,针对教学设计提出自己观点与修改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完善与补充。接着,确定具体的授课教师,实施公开课,进行实战演习。公开课讲授完毕后,再次对其进行反思,针对教学目标落实情况、教学过程中的细节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上传到学科网站中的“教研论坛”,其他教师则可以随时进行阅读、跟帖等。如此一来,使得教师的备课活动不再受到实践与空间的限制,并且能够在网络交流中集思广益,不断提升自身的备课能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三)在线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制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就可以充分借助在线研讨、教育论坛等平台,促使教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首先,教师可以在论坛上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现象提出来,其他的教师则可以通过跟帖、回复的形式,表明自己的观点,对其进行答复等。如此,通过集思广益,就能很快明确问题所在,并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其次,通过这一平台,教师还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者转发一些学术讨论、专家建议、教研信息等,形成资源共享,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资料。最后,还可以利用这一平台,转发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这样,教师在观摩的过程中可从教学的整体过程、教学设计、教学姿态、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自身与优秀教师之间存在的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与目标等,最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借助远程教育,强化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当前学校中教师培训时效性差的现状,为了更好地发挥培训的价值,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可充分借助远程教育这一平台,引领教师借助网络,实现高效的培训学习。与传统的集体培训不同,远程教育中的研修平台,是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所组织的一个学习平台,主要有教师集体参与,通过网络这一平台进行学习。在这一平台中,参与的教师来自全国各个地方,培训的教师则是教育界的专家。如此一来,教师可以在教育专家的视频讲座中,完成相关的培训学习。此外,在远程教育的研修平台中,所有的教师都可以平等、互动的交流,也可以与专家进行互动,及时解决自身在教育以及在专业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发挥培训的价值,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依托博客,强化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有效的教学反思。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之后,只有及时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对教学目标、过程、效果、艺术方式等进行批判性的考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给予有效的修正,才能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效能,才能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要提升教学反思的效果,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可充分发挥博客的价值,引导教师创建属于自己的教育博客,在完成教学活动之后,积极撰写教育博客日志,将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之后的思考、感悟、总结和修正方向等记录下来。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之余,积极阅读其他教师的教育博客,并在网络中建立好友圈,相互督促对方更新教学反思日志。另外,还可以通过回复和评论等方式,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同行的经验,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已经成为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关键。因此,必须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积极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组建学科网站、开展在线研讨、实施远程培训、强化博客反思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胡建平.教育網络平台促进学生学业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20(41).

[2]周江红.论网络教研助推农村小规模学校青年教师成长[J].读写算,2018(20).

[3]罗熊铁,何春英.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J].下一代,2018(9).

[4]汪小思.教师管理视野下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困境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互联网+教育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