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三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2-12 23:38魏红艳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三创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

魏红艳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作为创新、创造、创业人才的重要孵化基地,近些年不断深化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健全协同培养机制。应用型高校开展校企合作能够真正落实培养一大批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显著提升了企业的人才选拔和人才储备质量,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文章对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三创”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包括缺乏实践性,校企合作流于表面、双师型双创教师匮乏、缺乏体制机制的保障等问题,并从列举国内目前以校企合作的形式达到“三创”人才培养的成功案例入手,提出了相应策略,以供相关学者或管理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8-0095-03

我国的应用型高校建设是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不断求新求变的,产业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高校培养更多的具有专业技能技术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曾言,“未来90%的高校都应该转向应用型”,由此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应运而生。其实,早在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1]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作为创新、创造、创业人才的重要孵化基地,应用型高校近些年不断深化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健全协同培养机制。相关教育者越来越意识到,人才培养模式才是“三创”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核心,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管理、监督机制、教学环境等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就校企合作而言,当前不少应用型高校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逐步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结合和贯通,真正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育人目标,不断探索人才培养转型之路。

一、应用型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当前应用型高校比较常见的一种办学模式,即通过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将教师送进企业岗培、学生送进企业实习,进而与行业接轨,为企业培养对口的、适应性强的技能技术型人才。校企合作的重点在于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共享,学校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青年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性基地,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把理论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可以说,校企合作对企业和学校是双赢的模式。近些年应用型高校为了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已经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践证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一定程度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困境,还可以为应用型高校注入新鲜血液,一定程度上提高办学水平。

(一)真正培养了一大批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校企合作的模式很多,包括企业顶岗实习、订单式定制班培养等,某种程度来说,就是让企业直接参与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高校则针对行业企业的特殊需求优化自身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等,在较短时间培养符合行业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让学生毕业后走到岗位中能够熟练发挥自身所长,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则可以共享高校的资源,在职业培训、技术成果孵化、协同创新、科研申报等方面与高校展开更多合作,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校企合作最终受益的应该是学生,“创造、创新、创业”三创人才离不开校企的共同培养,企业以盈利为目的,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策略,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或顶岗可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市场和岗位的需求,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三创人才培养的根本。

(二)显著提升了企业的人才选拔和人才储备质量,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储备和选拔,市场竞争中对于人才的抢夺也是企业之间最关键的环节。校企合作、特别是定制班的成立,能够让企业提前开始储备人才,一方面,定制班的存在就是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自身要求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一定程度上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人才培养成本,另一方面,定制班有效缓解了高校近些年毕业率低迷的困境,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意味着已经确定了工作,可以说校企合作是双赢的结果。企业通过与应用型高校合作,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自身业务和知名度,对发展企业文化和树立自身形象非常有利。

二、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 “三创” 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一)缺乏实践性,校企合作流于表面

随着当前全国各地应用型高校数量剧增,在校企合作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最明显的问题便是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许多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合作都流于表面,大多合作仅仅停留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师生赴企业参观学习阶段,在真正落实合作阶段显得很单薄和随意,没有发挥出人才培养的优势。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从企业方面来看,校企合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资金、时间、设备成本,学生在赴企业顶岗实习或培养阶段,短时间内无法为企业带来实际利润,甚至还可能带来诸多麻烦,校企合作很难持续推进。从应用型高校层面来讲,传统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然转变需要时间的,学科课程体系的不合理、教学和实践的脱离等问题也非短时间能够解决的,导致不少应用型高校在校企合作中有“两张皮”现象,没有真正把企业的参与和办学思路结合起来,學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仍然无法得到提高。一些地方性政府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本地的应用型高校、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由于场地有限、资金有限、责任划归不明等问题,校企合作难以推进。

(二)双师型双创教师匮乏

必须需要强调的是,培养“三创”人才一定首先是应用型高校的责任,绝不能把这个责任全部推给企业,让企业承担。在具体的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中慢慢凸显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即双师型创新创业教师的缺乏,教师队伍的不整齐,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提升。具体来看,第一,许多应用型高校虽然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但专任老师大多为研究生毕业直接到校任课,教师自身也缺乏社会实践和对市场的认知,更谈不上教导学生,教学质量因此参差不齐。第二,不少创新创业学院的老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有些是兼职,有些是从其他毫不相干的专业转岗而来,本身也没有创业经历,对创新创业缺乏认识,没有及时对创新创业知识做更新学习,导致无法给出学生创业创新专业意见,学校的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厚。

(三)缺乏体制机制的保障

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讲,要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三创”人才高质量培养一定离不开顶层设计,即学校相关的体制机制保障,否则将严重影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一方面,学校要扫除校企合作干扰因素,如在产学研合作中,对相关的知识产权要有保护意识,对科研成果转化要有政策的刺激和鼓励,在具体工作中能够有专业人士给予指导意见。从学生角度出发,不少应用型高校准毕业生在企业实习阶段报酬较低甚至没有报酬,还出现无偿加班等情况,但学校方面并没有相应制度制约企业,在学生的报酬方面无法得到落实,侵害学生权益受。

三、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 “三创” 人才培养策略

(一)落实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深度合作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人才质量。首先应不断强化对于校企合作的意识,转变传统办学观念,对于医学院校的工科专业来说,校企深度合作可以适当地建立实习基地,很多医学院校对于非医学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不够规范、重视不够,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直接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水平,也可以通过建设实习基地与企业优势互补,通过签订校外实习协议、挂牌等形式开展深度合作,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师的一线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教学相结合,最终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高校在选择企业时可以将眼光放大至全国甚至国外,也可以拓展至不同的行业和领域,这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拓宽了学校发展道路[3]。

(二)坚持就业导向,加大创新创业力度

校企合作重要的方面就是基于市场的需求不断完善学生就业,以创新创业创造的成果是鼓励学生创业,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有成长空间的就业岗位。在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导向时,学校要在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对学生分类别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企业和高校搭建的平台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拥有市场敏锐度和发散思维,进而提高未来的就业能力。相对的,当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又可以进一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创业成功的学生仅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应该在学好专业技能技术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将创造精神用在未来的岗位中。作为创新创业指导老师,切忌一味鼓励学生投入所有去创业。其次,高校在和企业合作中要注重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发挥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以及高校的师资优势,共同推动校企产学研的合作,为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提供路径。最后,可以和企业签订人才合作培养协议,创建定制班,确保学生就业。

(三)打造优秀双师型教师队伍

校企合作的优势之一即可以安排教师赴企业参观学习、培训进修,甚至参与企业的运营,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技能技术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教师进一步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有助于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打造需以打开校门、开放式办学为基础,学校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时要竭力邀请有创业成功经验的教师或社会人士参与日常教学中,可以是双导师制指导学生,也可以以兼职的形式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指导或帮助。对比国外同类型的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课程往往是由多位老师共同完成授课,每位老师职务不同、负责的教学内容不同,对学生可以进行全方位指导,而不像国内大部分应用型高校,一位老师负责全学期整个课程[4]。最后,还可以在校企合作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让教师赴企业进修培养学习后,再返回学校竞争上岗,将在企业所学运用到日常教学中。部分应用型高校已经开始明确规定,创新创业课程授课老师必须要有企业挂职锻炼的经历,或者必须要有创业经验或相关企业工作经验。实践证明,通过硬性规定,确实可以显著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这对“三创”人才培养也大有禆益。另外,高校还可以在适当鼓励教师创业的同时,带队参加全国各地创新创业大赛,在比赛中锤炼实践能力[5]。

(四)完善保障体制,构建相关配套服务机制

校企合作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共同促进校企合作相关配套的到位。一方面,当地教育厅或教育局需要不断完善教师职称的相关评定,社会高技术技能人才到应用型高校工作后应该重新对等评定相关的职称,真正在职称上首先落实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可以配套相关政策督促学校和企业不断完善战略合作模式,不断激励教师加强学习和提升自我。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加强行业企业监督体制机制,引导企业在与应用型高校合作中明确自身职责,适度加强对企业的约束力,严格制定相关的问责制度,约束企业减少违规操作,明确高校和企业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 吳秋余,祝大伟,贺林平. 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N]. 人民日报,2019-03-11(09).

[2] 陈桂云.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J]. 商业观察,2020(18):81-82.

[3] 娄雪,宋姣. 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03):49-53.

[4] 李娟.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三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高新区,2019(03):65-66.

[5] 罗建光,罗娟. 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动画专业为例[J]. 美术大观,2014(12):168.

(荐稿人:孔繁之,济宁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三创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
基于“三创”能力培养的《网站建设》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关于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三创”中的重要性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三创”教育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