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纪委以高质量监督提升学校治理效能探析

2021-12-12 10:07何婷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治理能力

何婷

摘  要:高校纪检监察监督对于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提升高校治理效能,高校纪委应全面提升监督治理效能,抓牢监督重点,提升监督精准性;统筹整合监督力量,提升监督协同性;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提升监督有效性;加强纪检队伍建设,提升监督能力水平。高校纪委应以高质量的监督促进学校治理体系提质增效,以办实事的成效凝聚师生、以解难题的成果汇聚力量,引领和保障高校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关键词:高校纪检;监察监督;治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1;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8-0009-04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强调“要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推动监督落地,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整个治理体系高效运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高校纪委要把纪检监察监督充分融入学校治理全过程,创新监督体系,提升监督质量,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监督的切入点、着力点,充分发挥监督在治理中的作用,不断以高质量监督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高校纪检监察监督在学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把“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的着力点作出阐述,进一步明确了纪检监察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高校纪委应以深入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持续推进高校治理能力提升。

(一)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中国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高校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学校发展的全过程[1]。在十九届中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中鲜明提出“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巩固党的团结一致,保证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实现,是纪检监察机关最重要、最根本的使命和责任”,高校纪检监察部门作为高校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根本理念,把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摆在履行监督职责的首要位置,坚决维护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推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党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和提升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2],引导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确保高校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前进,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二)提升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手段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于高校而言,坚持以师生为本,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师生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是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因此,高校纪委要把提升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聚焦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紧盯发生在师生身边、侵害师生利益的人和事,推动身边“小微权力”规范运行。通过一次次监督、一項项整改,维护好师生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高校基层治理水平,让师生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必然使其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促使师生更加置身于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重视党和国家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对于高校而言,要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必须坚持依法治校原则,建设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制度体系,通过一整套规范化、常态化、创新性的制度安排,确保把党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学校治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的行为,确保制度时时生威、处处有效”[3]。高校纪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明确要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关键是要抓好制度的执行,要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必须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监督保障执行,重在督促制度执行到位,保证学校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贯彻落实,坚持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制度。促进完善发展,重在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整改、深化改革,把公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督促把制度“笼子”建得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两者相辅相成、互促互进,积极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高校纪检监察监督赋能学校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

发挥高校纪委监督治理效能,就是要发挥监督的准确发现问题、有效防范风险、积极推动整改、倒逼深化改革、促进建章立制的作用,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组成部分,是高校制度和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保障,只有实现监督高质量发展,才能为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

(一)突出抓牢监督重点,提升监督精准性

围绕“监督什么”,突出“六个聚焦”,做到有的放矢。

聚焦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强化政治监督。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在指导2021年工作中提出了“五个更加突出”。其中“两个更加突出”对强化监督进行了强调,即“更加突出政治监督”“更加突出发挥监督治理效能”。高校纪委要把党的政治监督放在首要位置,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跟进监督。围绕学校党委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十四五”规划制定和启动实施开展监督。聚焦疫情防控常态化监督、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督促各级党组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严把选人用人关,强化对党史学习教育和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

聚焦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日常监督。制定党委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综合运用监督检查、廉政谈话、述责述廉、提醒约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等方式,督促党委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推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做到层层传导、层层压实。

聚焦基层权力运行跟进监督。紧盯“人、财、物”关键,定期排查防控廉政风险点,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约束力度,如招标采购、资产资金管理、人事招录等,探索制定“小微权力”清单,约束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用权,防止基层“微腐败”[4]。

聚焦师生关注问题精准监督。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着力构建“我为师生办实事”长效机制,紧盯师生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入开展监督检查。以座谈、走访、谈话等方式深入基层开展“下沉式”调研,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畅通师生反映问题渠道,严肃整治侵害师生利益的腐败行为。对各部门“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加强真抓实干,杜绝形式主义。

聚焦作风建设长效监督。坚持不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盯紧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定不移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带头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以良好干部作风引领全校工作作风不断改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督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过硬的师德师风推动优良教风养成,以优良教风养成涵育优良学风形成。

聚焦巡视巡察整改深入监督。建立巡视巡察整改情况督查督办机制,推动各部门落细落实各项整改任务。严明政治纪律规矩,对巡视巡察整改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扎实的,严肃追责问责。督促推动巡视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为助力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巡视巡察整改倒逼改革,进一步完善高校体制机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统筹整合监督力量,提升监督协同性

围绕“谁来监督”,整合监督力量,提升监督协同性。

要配齐配强监督力量。优化配置高校纪检监察监督检查力量,设立纪委委员、党总支纪检委员、党支部纪检委员、特邀监督员,根据不同人员类别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明确人员主要职责,制定年度履职清单,建立奖惩考核机制,激发基层监督“神经末梢”活力,织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级监督网络,统筹人员使用,汇聚上下联动、同题共答的监督合力。

要统筹运用监督资源。建立完善“室组地”联动、“校校”联动、片区协作、交叉监督等机制,推进“四项监督”贯通融合,有效打破熟人社会监督难题,统筹协调纪检监察力量,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有力提高整体监督执纪业务水平[4]。建立健全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职能部门职能监督、基层党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全覆盖监督体系。

要充分发揮群众监督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意见是我们最好的镜子。只有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才能让‘隐身人’无处藏身”。要引导和鼓励群众参与监督,激发潜藏在群众中的监督力量,就像在每个角落设立了无数个前沿哨、监督岗。要充分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群众监督权益不受侵犯。要及时回应群众监督,切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落实好,推动群众监督效果落地。高校纪委要贯通融合各种监督力量,强化对基层公权力的监督,推动监督效能活起来、覆盖质效实起来,实现“1+1>2”的效果。

(三)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提升监督有效性

围绕“如何监督”,探索监督新途径、新载体,推动监督提质增效。

“嵌入式”监督长效化。探索推进“嵌入式”监督新模式,转变监督理念,将纪检监察监督嵌入学校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重要节点,建立和完善权责清晰、流程规范、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嵌入式”监督机制,紧盯重点、精准发力,着力将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备案、事中纪实和事后评估的监督模式,使监督更精准、“探头”更管用,有效防患于未然。

联合监督一体化。建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资产等相关职能部门有效衔接机制,形成工作联席会商、信息互通共享、日常联合联动、事项共同实施、整改共同落实等监督工作格局。加强巡察、审计、纪检监察监督深度融合,实现监督计划互商、监督项目互融、信息成果互享、问题线索互通、整改促进互联等常态化模式。

监督重点动态化。持续完善、动态调整监督任务清单,使监督工作与各阶段重点工作紧密贴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因时因势调整监督重点,如对新冠疫情防控、制止餐饮浪费、党史学习教育、安全生产工作等重大任务落实情况及时跟进监督。通过现场督查、明察暗访、抽查检查、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高校现阶段反映出的突出问题、普遍问题,实施精准监督,推动相关部门落实整改。

监督机制链条化。定期研判分析监督执纪情况,用好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监督意见、专项治理、警示教育等日常抓手,形成监督、执纪、警示、惩戒、整改、治理完整链条。扎实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综合功效,一体推进“三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4]。

智慧监督赋能化。探索构建纪检监察业务一体化智能平台,整合协同纪检监察各项业务应用系统,将专项监督检查、巡审整改督查、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履责纪实、述责述廉、重要事项报备、党员干部廉政档案、廉政警示教育、群众监督检举举报、政策信息查询、投诉建议反馈、监督信息公开等系统集成一体,进一步强化信息资源汇聚、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办公管理效率、畅通监督渠道、提高为师生服务水平、助推监督下沉落地,用信息数字赋能持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四)加强纪检队伍建设,提升监督能力水平

围绕“监督能力”,提升纪检监察队伍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对各级纪委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纪检监察干部专门干“打铁”的活,面临的是硬碰硬的较量,尤其需要自身过得硬。

要完善纪检监察人才任用机制,加大多方位、多层次轮岗交流和选拔任用的力度,注重引进社会政治类、法律类、公共管理类、中文文秘类、经济类、财务财会类、审计类、工商管理类等专业人才,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形成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

要深化纪检监察干部全员培训,改进培训方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员分类实施培训,加强实务训练和学习调研,以更加精准化的培训模式提升培训效果,扎实推进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建设。

要狠抓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所谓正人先正己,只有自身作风过硬了,才能理直气壮刹风整纪,要在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方面走在前列,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身体力行方能取信于民。

要强化自身监督管理,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高校纪委要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把自身置于严格监督之下,在监督别人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监督。要严格落实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严控监督执纪自由裁量权,针对权力运行的风险点和关键环节列出责任清单,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打造系统内的“制度铁笼”,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对违规违纪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5]。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群众信任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推动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结语

高校纪委要不断推进创新纪检监察工作理念、制度和实践,提升监督成效,推动完善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探索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治理体系中的监督制度体系,强化党委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共同构筑全覆盖多方位、既有形又有效的权力监督网,着力提升监督效能,以高质量的监督促进高校治理体系提质增效,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 叶民. 把握高校监督工作政治属性[N].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03-04(07).

[2] 杭育新.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强纪律保障[J]. 红旗文稿,2021(04):23-2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2019-11-05). 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05/content_5449023.htm.

[4] 于瑞波. 以高質量监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N].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07-28(07).

[5]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在“硬”字上下功夫[EB/OL]. (2017-01-22). https://www.ccdi.gov.cn/lswh/lilun/201701/ t20170119_120059.html.

(荐稿人:郑传东,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纪委副书记,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治理能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
政府网站建设及在提升治理能力中的作用分析
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挑战、问题及对策
公共精神:服务型政府的必备“气质”
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