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作文教学一体化策略探讨

2021-12-11 20:10戚凤娥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1期
关键词:写作阅读初中

戚凤娥

摘要:阅读和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需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作文教学一体化策略,显而易见,这种教学策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水平,这样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更有帮助。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时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典例句,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为提升学生的写作成绩奠定基础。本文针对初中语文阅读作文教学一体化策略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探寻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及方案。

关键词:初中;阅读;写作;一体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语文考试的比重在不断增加,中华文明自古就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体现出新的考试方向,语文读写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要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就必须解决语文学习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阅读畏难心理,把读写结合起来,理清学习思路,使初中语文课堂的学习气氛更加热烈。读写结合,互相促进,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学习中,找出初中语文学习的难点,分析读写结合的具体意义,实现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关键性突破。

一、现行的阅读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方面

理解程度不深。在传统的教学中,无论是阅读课文还是习题中的阅读训练,教师都直接将文章的中心讲解给学生,面对学生不理解的部分,则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机械的教学不但无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方法,还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养成一些坏习惯。阅读答题依赖模板。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对于文章提出的复杂问题,教师往往会给学生一套标准的套用模板,只要学生背诵模板,并结合阅读的文章内涵就能得到高分。反之,不套用模板的答案就没有得分的机会。这种过于依赖模板的阅读指导直接导致学生不会自主思考,进而导致学生应对新题型时不会变通。

(二)作文教学方面

思维模式固化。在语文学科中,作文占据卷面分数的一大部分。为了应对考试,学生经常会使用较简单的文章形式,即套用不同的文章模板。在应试的大环境下,学生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获得高分,所以为了高分就会放弃创新,甚至放弃自主思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很少能够针对学生作文的弊端进行指导,只是一味地提供高分模板,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模式就被模板所限制,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写作情感缺乏。现在的写作教学都倡导学生摘抄名言警句,应用文字优美的词汇对所写作文进行包装。这种情况直接限制了学生的自我感情流露,学生被虚伪、美好的外表所限制,无法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词不达意,无法对自我内心进行描述,进而造成了许多学生在迈入社会时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初中阅读作文教学一体化策略

(一)阅读为引,模仿经典文章写作方法

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引子,它能展示出初中语文课堂学习中的联系线索,要把阅读和写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就必须对模块教学的内容进行巧妙地解构。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初中阶段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为了能使学生学会尊重和运用读写发展规律来学习知识,能在读写两个方面进行互动,通过读写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能积极促进学生的读写技巧达到互动。因为在语文教学评价中,人们对语文能力的判断是以阅读效果和写作成果为基础的。因此,在阅读训练中,应运用阅读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写作来抒发内心情感,两者相辅相成,通过阅读经典文章和作品片段,使初中生感受到语文阅读带来的乐趣,并从写作中寻找感悟阅读过程的灵感。比如,以朱自清《背影》为创作背景,运用短小精悍的板书,让学生在感动的同时,诉说《背影》中所描绘的深情与厚重的情感。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一句话概括”式的作文梗概描写,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个亲人。学生通过集思广益,学会互相启发和提醒,并能运用不同的感触状态,更全面地理解人类的情谊,升华写作的核心情感,使其有感而发,有声有色。感情是一种不可割断的情感,也是人与人最重视的情感内涵之一,许多初中生在忙碌的生活中渐渐忘记了父母、亲人对自己的付出,常常与父母争吵。在写作中渗透情感教育,能让初中生意识到写作思维中蕴含的正能量,这正是这篇文章深刻内涵的核心依据。

(二)发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笔者认为,要实现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教师就要注意先从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把阅读教学简化成阅读习题的训练上,而是要扎实地做好阅读教学,让学生真正从内心喜欢阅读,并将其作为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径。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习题训练固然重要,但阅读习惯的培养才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教材课文的阅读教学,还要做好课外阅读的教学工作,教材选文虽然都非常经典,但毕竟范围狭窄,内容有限。所以教师大力拓展课外阅读的范围,让学生大量阅读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作品,这样一来,学生既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阅读资源,积累了阅读经验和方法。

(三)阅读升华情感,写作深化情感

情感表达是语文写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中不仅要有客观陈述,还需要学生依据事实进行主观表达,由此教师以多种途径锻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情感表达能力,例如:教师认为阅读练习中教师着重带领学生分析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深化内心情感,从而促使学生掌握表达情感的技巧。为此教师从阅读教学活动入手,带领学生在感悟情感内涵的同时提示自身情感表达能力。首先,教师要求学生通过作者所述内容,或是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捕捉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从正面描写及侧面描写两方面出发进行分析,准确认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元素。其次,教师以联系学生自身情感体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升华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使情感内涵与学生的内心相关联。最后,教师引導学生以文章中的情感表达为线索,联系自身实际情况以写作的形式深化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由此可见,教师以阅读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在阅读中找寻情感元素,在此基础上以写作来深化其内心情感体验。

(四)深度教学

在进行阅读和作文教学时,教师应更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而不是过于追求高的语文成绩。初中语文教学应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上,而不是一味要求学生背诵相关的写作技巧。比如,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分析,鲁迅先生一直对社会现象有独到见解,针对现实中的案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鲁迅先生的思维方式去写作。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他们深层次把握鲁迅先生作品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结束语

阅读与写作不但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阅读能力决定着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二者的提升都会使学生受益良多。因此,探索“一体化”教学,虽然困难,但意义重大。新策略的提出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希望本文能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安振梅.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4):291.

[2]周国康.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信息周刊,2018(25):292.

[3]边巴吉巴,次仁央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研究[J].收藏界:名师探索,2018(7):277-278.

猜你喜欢
写作阅读初中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