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青
摘要:幼儿生活习惯,不仅仅包括简单的吃饭、穿衣习惯,也包括幼儿的卫生习惯、安全意识、体育习惯等多方面的内容。幼儿时期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时期,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对幼儿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生活习惯;家园共育;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独立自理能力是幼儿综合素质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对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有非常大的帮助,也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幼儿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对幼儿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以及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然而,部分家长或教师并未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过于重视对幼儿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给幼儿行动能力和思想素质的深入培养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因此,通过家园共育,借助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提升幼儿的行动能力和思想素质,就成为学前教育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简要论述
幼儿年龄小,各方面发展发育都不够成熟,因此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也只是涉及最基础、最根本的方面,主要包括饮食、睡眠、生活自理三部分。饮食既包括正确使用餐具,能够独立进餐的能力,还包括不挑食、不浪费的习惯。睡眠主要是指能够独自入睡,还有正确的睡姿等。生活自理主要是力所能及的日常,独立穿、脱衣服,整理自己的物品,勤于洗手,和其他幼儿和谐相处,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简而言之,就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其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是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幼儿身心发展日益成熟的客观要求。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提高其手眼协调能力,实现其肌肉的锻炼和发展,还有利于丰富幼儿自信心和成就感的情感体验,增强幼儿责任感和个人意识,促进幼儿优秀品质的形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儿时期受到的教育、养成的习惯,将会对他们的终身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策略
(1)家校合作教育培养幼儿的习惯
许多幼儿在校园表现得非常听话,但是一旦到了家里就成为了为所欲为的“大魔王”,会做的事情也装作不懂,因此对幼儿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许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太过于宠溺幼儿,有求必应,这也带来好的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幼儿不懂得约束自己。教师和家长要利用教育平台进行良好地沟通,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同时有什么问题家长也要第一时间联系教师,良好的双向沟通,才能有效培养幼儿的行为和习惯。例如,当幼儿在家里,如果有些生活技能还没有掌握清楚,如穿衣服、上厕所等等,家长就可以第一时间和教师反馈,教师在第二天的教育中就可以重点指导幼儿不懂的生活习惯,使生活习惯的培养具有针对性,让幼儿掌握各方面的生活常识。当幼儿在社会上受到不良行为的侵害或者是做了不良的社会行为伤害了他人,家长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和教师沟通解决方法和教育方法,经历一次次的教训、积累一次次的经验,幼儿才能意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2)扩大家园沟通范围,推进全面合作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家长和教师从各个方面出发,不断进行持续的引导和教学,给幼儿提供大量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及时放平心态,适当降低对幼儿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扩大交流范围,从文化知识的学习扩大到日常生活表现、个人生活习惯等方面,借此来实现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生活能力的全面掌握,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奠定重要基础。例如,有些幼儿还不具备独立吃饭的能力,家长就可以与幼儿园教师沟通幼儿在独立打饭、吃饭方面的表现;有些幼儿不具备独立穿衣的能力,家长应和幼儿园教师积极沟通,而且在家里对幼儿进行引导,在幼儿园中教师也应根据幼儿在家中的表现进行教育和引导,如鼓励幼儿独立吃饭、穿衣等,这样帮助家长和教师根据幼儿的具体表现进行相应的教育。同时需要注意,教师和家长在沟通以及对幼儿进行引导时应戒骄戒躁,拥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以和幼儿的沟通交流为主,重点在于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意识,让幼儿更加独立、自信。
(3)目标一致快速养成习惯
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仅仅依靠幼儿园一方难以达到理想的习惯效果,还需要幼儿家庭的参与和合作。在很多幼儿家庭中,父母或是祖辈都有着自己的一套专属教育方法,因此,对于幼儿园提出的方法和活动,并不配合,导致幼儿在幼儿园中学习一种习惯,在家庭中,又被减去一种习惯,难以形成有效的幼儿习惯培养效果。这也是“家园共育”活动提出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尤其是幼儿习惯养成活动的时候,首先需要取得幼儿家长的信服,让他们认识到合作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让幼儿的习惯,从“0”变成“N+”,推动幼儿全面发展。在幼儿习惯培养过程中,需要达到三个目标:卫生习惯、自理能力、安全意识。所以,在家园共育培养活动中,可以将目标分层开展。例如,幼兒卫生习惯的培养,教师在幼儿园中,应当告诉幼儿不要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但是,在幼儿学习方式中,语言学习能力相对薄弱,需要结合实际内容展开教育,才能够帮助幼儿认识到卫生行为的重要性。
结束语
从教学中看,很多幼儿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并不具备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自主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缺乏足够的生活认知,这就给学前教育的深入开展带来了不小的阻碍。因此,有效依托家园共育,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有效合作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对幼儿进行更多教育,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显得异常重要。这就需要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之间充分协作,积极推进幼儿园和家庭的衔接,这样才能实现幼儿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肖沉.浅谈家园共育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00(004):199.
[2]郝婵娟.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分析[J].中文信息,2019,000(004):157.
[3]邓超.浅谈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J].新丝路,2019(10):118-119.
[4]谭伊文.家园共育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式方法[J].读写算,2018(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