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群
(江南大学 江苏 无锡 214122)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走进城市。华中乡土派的代表贺雪峰教授指出:“精英在农村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类型与村庄记忆共同决定村庄性质。”[1]这一群体恰恰是指拥有一定资源优势的农村能人、具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以及离开家乡进城读书的大学生和技术人员等。2006 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进一步得到解放并纷纷涌入城市,乡村人才缺失问题日益严重。
为加快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必须采取措施遏制乡村精英流失这一严重问题,同时应吸纳和培育更多精英投身于乡村建设和发展之中,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共同建设乡村。
通过查阅网上相关资料以及访问当地领导和村民,对Z 社区乡村精英流失现象有了深入了解。该社区地处军嶂山旁,总面积5 km2,隶属“丰粮仓”之美称的雪浪街道,下设1 个安置小区和6 个自然村。该社区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气候条件比较出众,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和果树。
由于涉及本研究的主体相对复杂,个体之间差异比较大,在此不便于做定量研究,只能进行定性研究,主要借助深度访谈的方式来了解Z 社区精英流失的实际情况。主要访谈对象是Z 社区妇女主任M,其在2004 年军南村和军北村合并为Z 社区之前就已担任妇女工作,不仅在村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号召力,还对村里变化情况非常了解。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方式延续数千年[2]。但随着市场经济因素逐步渗透农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凭借各种“借口”跑向城市。通过与主任M 访谈得知,“近几年,村里流出的大多是在外经商人士、外出读书流出的人口、因婚姻关系流出的人口、为追求高质量生活流出的人口等”。这些人不仅是乡村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还握有一定的社会话语资源,能够推动乡村发展与进步,而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使乡村社会的“主心骨”不再留恋乡村。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思想冲击了乡村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村民的思想变得开放活跃,不再局限于传统小农思想。农业土地的附加值比较低,从事农业生产只能维持在温饱状态,并不能发家致富。一些敢闯敢拼、有想法的村民不甘心将自己的发展前途限制在“一亩三分地”上,他们或到大城市就业,或出去创业,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大显身手。村民代表谈及:“社区里住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尤其在自然村,几乎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已经流向城里务工经商了。在家种地又比不上城里挣钱多,生活也不如城里方便,这几个村子的‘空心化’‘老龄化’都比较严重。”目前,越来越多的Z 社区经济精英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城里买房落户,平时只有周末才回来,不会长期居住。
我国的乡村政治精英主要是村支书、村干部等体制内人员,他们在社区的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居于核心地位,能够利用上级政府部门所赋予的政治资源和优势来治理社区。不同于北方地区的合村并居的聚集性,苏南地区在合村并居后大部分都保持了“安置小区+自然村”的形式,Z 社区也不例外。在安置小区居住的外地人口约占全社区的1/3,另外6 个自然村零零散散地分布在不同地方,社区工作人员很难照顾到方方面面。当访问员问及“这些自然村分布如此分散,在日常治理中有阻碍吗”时,主任M表示有一定障碍,“全社区3 000 多人,工作人员就只有14 名,而且村和村之间过于分散,工作人员就只能管理大的方面,顾不到细节方面。社区要举办活动,还得去每个村一一通知,而且老人们也不会用手机。”
近年来,在农村中的乡村治理经营中鲜少有真正的精英出现,一般是直接从村民中选举出较有能力的村民,在农村中真正的精英很少,乡村精英流失现象严重[3]。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单靠企业自身的资源去参与竞争已远远不够。通过战略采购来获取和整合供应商的资源以获得竞争优势,是我国生产型企业的必然选择。集成化供应链就是在战略采购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是指供应链的所有成员单位基于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一个“虚拟组织”,组织内的成员通过信息的共享、资金和物质等方面的协调和与合作,优化组织目标(整体绩效)。基于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模式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供应商、生产商、运输商、分销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控制等,使其成为一个无缝的连接,实现集成供应链的整体目标。
乡村精英的流失导致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受到严重阻碍[4]。经济环境的自由化造就了一大批经济精英,他们在村级治理中掌握比以往更多的话语权和发言权,这改变了以往以政治精英和社会精英为主体的治理格局。但是,经济精英对家乡心理认同感和兴趣降低,很多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的建设无法顺利完成。当问及“是否乐意回社区参与公共事业建设”时,流出精英的意愿情况见表1。
表1 流出精英参与社区公共事业的意愿
在电话采访中发现,高达87%的流出精英对社区公共事业建设没有兴趣,他们以享受不到便利为由拒绝参与社区公共事业建设。因此,要提高村级治理的成效,就必须为村庄注入新鲜“血液”。
乡村精英的流失在经济方面也造成了损失和影响。一方面使很多乡村建设的政策难以落实,另一方面使农村经济失去实践力量和主体。乡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取决于乡村精英的活跃性。
根据调查可知,Z 社区村民多种植果蔬,如桃子、杨梅、橘子和枇杷等,这些作物依靠肥沃的土地和湿润的气候长势旺盛,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采摘。但是很多年龄大的老人没有好的销售渠道,获取不了市场信息,导致果蔬的出售价远远低于市场价格,这是当地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
当访问员问及“老人无法顺利出售蔬菜和水果,社区有帮助过他们吗”时,主任M表示,“也有想过办法来解决,村里也办过合作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继续办。”当访问员问及“您认为目前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村干部表示,“村里有本事的年轻人都出去城里打工了,社区工作人员很少,平时处理杂七杂八的事情比较多,只能解决大方向的问题,细节做不到位。”
目前,在社区中,主要由老人和妇女从事基本的农业生产活动。一方面,他们无法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更没有能力找到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他们无法利用乡村中宝贵的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特色农业。
乡村治理精英的流失造成乡村文化建设滞后[5]。传承传统文化需要继承者了解文化的特质,进行选择性地吸收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实现两者的融合。在社会文化方面,社会文化精英的老龄化趋势导致农村中很多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状况,如剪纸、吹糖人等手工艺已经很少有人懂得欣赏和传承。“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碰撞的迹象不断出现,看得出传统虽然也活着,但是过去的风俗和信仰已经四面楚歌。”[6]刻根雕和写族谱是Z 社区的一大特色,是几千年来祖祖辈辈生活和生产的历史沉淀,蕴藏着很多精华。但是现在村里会雕刻根雕的人越来越少,只有几位老艺术家会做,年轻人几乎没兴趣了解。村民代表谈及乡村文化传承时表示,“凡是有点本事的、有点文化的都出去打工了,对村里这些家里家常的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以后不知道还能不能传承下去。现在村里还会写族谱,记录着同宗共族的生活资料,可以将祖祖辈辈记载下来,但不知道会不会一直有人写下去。”
农村精英的流失是随着改革开放后进城务工潮出现的,主要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农村精英由农村涌向城市这样一种“单向度”流动,从而造成农村治理中的精英缺失[7]。
长期以来,国家采取“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等政策,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城市资源越来越丰富,并吸引着乡村精英流向城市发展事业、定居落户,很显然这不利于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均衡化,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首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吸纳乡村精英回归乡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其次,加大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使更多乡村人口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
乡村精英回归农村,最先考虑的就是增加经济收入,其措施有三。
首先,在融资方面,乡村企业经常由于受到各种银行和信贷机构的“排挤”而不能顺利获得资金,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在两者之间积极沟通,尽可能在税收、贷款、场地、水电等方面提供帮助。
其次,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并不能带来高额收入,只能解决温饱。所以要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细心发掘本村的优势所在和潜在资源,制定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再次,应通过各种途径从外部引进更多精英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精英流失的问题。
乡村精英的流失,使乡村优秀文化面临着遗失和断层的双重风险。为此,村里应多组织一些活动和搭建相应的平台,努力挖掘优秀乡土文化,并使其渗透到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城市的过度“迷恋”和对乡村的过度“淡漠”加速了乡村精英流失,各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让大学生明白回归乡村也是一个良好的就业路径。政府应加大关于“传统民间文化教育”的宣传,培养和深化大学生的“乡村情结”。
通过考察乡村精英流失现象,认为这既是现代化的一大特征,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自古以来,乡村精英作为一座“桥梁”,在国家和农村社会之间起着上传下达的关键作用。但是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城乡差距的悬殊吸引着大量乡村精英流向城市。就Z 社区而言,精英流失已经造成了人才主体缺失,以及“空心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同时,更应该引起警觉的是,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将会有更多乡村精英离开农村、涌入城市,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必须正面、积极地应对这个问题,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从而采取更多措施促进精英回流和培育更多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