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美丽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要改变以往“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单调模式,要准确把握发问的技巧,通过有趣、多样的提问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思考,注重给学生创设各式各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学习体验逐渐上升到最佳境界,从而提升他们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中心。同时,要令学生的思维变得越来越灵活,让学生在获取答案的同时掌握语文学习的综合技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1-0142-02
Asking Questions Skillfully and Promoting Thinking
——Research on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Question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
(Dongfeng Primary School, Neikeng Town, Jinjiang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YOU Meili
【Abstract】 Classroom questioning is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link in Chinese teaching.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dvocates that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 monotonous pattern of "I speak, you listen" and "I ask you answer". They must accurately grasp the questioning skills,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and thinking in the text through interesting and diverse questions, and focus on creating various problem situations for students, so that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gradually rises to the best state, thereby enhancing their enthusiasm for exploring questions, making it the center of classroom questioning.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students' thinking become more and more flexible, so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comprehensive skills of Chinese learning while obtaining answer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question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一、以生活化提问为前提,调动学生生活经验
语文知识来源于人们所处的现实生活,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教师的教学必须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所教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能进行有效联系。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遵循生活化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一些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提问,逐步降低小学生对新授知识的陌生程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原来的生活经验,初步提高他们思考问题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时,教师就结合生活中下雨的场景进行了提问:“结合生活中你所见过的雨,说一说不同的雨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这个问题需要学生联系以往的经验进行回答,比如有的学生说:“不同季节雨的声音不一样,给人带来的感觉也不同。有时是绵绵的细雨,有时就是倾盆的大雨,冬天下雨会很冷,即使是微微的细雨也会让人感觉寒冷……”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那么秋天的雨是怎样的呢?”通过生活化的提问来调动学生以往有关“雨”的认知经验,初步引发学生对“秋天的雨”的思考。
二、以启发式提问为引领,激活学生语文思维
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并创新提问的方式与技巧,尽可能地以启发式提问为引领,在把握所教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提出有意义、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才能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深层次的分析,通过对课文的深度解读逐步寻到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学生受到特定的启发,继而深化他们对所学课文的感悟。例如,在教學《荷花》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回顾第二段落,并提出一个问题:“动动脑筋想一想‘冒这个字可以换为哪些字呢?”学生积极展开思考,得出了许多字如:钻、露、冲……教师再次提问:“把这些字换到原句中再读一读,说一说作者为什么选择用‘冒这个字?”这一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遣词造句真正意图的分析,通过思考学生知道了“冒”字把荷花写活了,将它的亭亭玉立充分凸显出来,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种带有无限生机的美。启发式的提问可以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锻炼其品析词句的能力。
三、以创造性提问为延伸,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在向学生传输知识的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视,向学生抛出开放性的、具有创造性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问题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出自己的结论,对文章产生独特的观点。这样创造性的提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多元理解,还能延伸他们的学习思路,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稳定发展。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进行了创造性提问:“有哪些生态现象比较符合文中的‘灾难这一说法呢?”有的学生回答:“汽车代替了步行,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空气污染、臭氧层空洞。”还有的学生回答:“塑料袋、塑料餐具的使用导致几百年都不可化解,造成‘白色污染问题……”对此,教师可以继续提问:“那怎么才能避免出现‘生态灾难呢?”由于对文章的理解不同,所以学生得出的方法也不同,通过创造性的提问,可以发散学生的个体思维,让学生努力探寻保护地球的办法,进一步增强了对文章内涵,即保护地球的理解。
四、以情境化提问为导向,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不同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体验,教师要重视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对问题展开一系列思考,这样既可以增强提问的“场景感”,也可以激发小学生对所学课文深层探究的热情。因此,教师要营造出具体的、丰富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文本内容或情節的质疑和思考,让学生觉得提问环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从而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今后的课堂提问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教师向学生出示了威尼斯城市的风景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威尼斯的风情,看到小艇的外观。在丰富的图片情境中,教师提出了问题:“请大家结合图片来说一说小艇是什么样子的?”即使学生不从课文中找出原句,也可以从图片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船身是比较窄而且长的,船内又比较深,船头和船尾都是往上翘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假如自己坐在小艇里会有何感受?”通过情境化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对本文内容的探究热情,使学生把握住“小艇的样子”这方面内容。
五、以分层提问为依托,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基础、学习方式以及认知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教师必须针对这种差异进行提问,要让问题符合每一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优生“吃得饱”,让学困生“消化掉”。因此,教师要针对本班学生的个体差异将问题设计为基础性、巩固性、延伸性等不同的难度,让提问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逐步促进全体学生有效发展。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教师由易到难设置了问题。基础性问题:“你们能从文中找出母亲和父亲分别说的不同语言吗?”这一问题只要仔细读过文章就可以从文中找到。巩固性问题:“说一说父亲和母亲的评价有何不同?”这一问题需要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延伸性问题:“假如你在学习中听到不同任课老师对你这样极端的评价,你会有什么感想呢?”这一问题体现了从课文到生活中的延伸。通过分层提问,可以照顾到班里每个层次的学生,让他们“有饭可吃”“有问题可思考”。
综上所述,教师要遵循先进的提问理念,学习更多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充分依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认知程度提出问题,通过“以生活化提问为前提”“以启发式提问为引领”“以创造性提问为延伸”“以情境化提问为导向”和“以分层提问为依托”调动学生思考的热情,使其通过自己的努力对问题进行一系列探索,让学生的个人思维得到充分锻炼,最终优化课堂提问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魏薇,于璇.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策略有效性的比较研究[J].基础教育,2014(04).
[2]严月兴.小问题 大学问——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分析及实施对策[J].科技视界,2012(24).
[3]黄春慈.巧问,事半功倍——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J].赤子,2013(07).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