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
【摘 要】素质教育及新课标都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工作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故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方式,在全面分析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在初中数学教学价值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氛围、问题情境及教学方式三个角度提出了有效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策略,以便为今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优化、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主体作用;发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3-0020-02
My Humble Opinions on the Methods of Bringing into Full Play the Role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No. 2 High School of Shandan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WANG Yumei
【Abstract】Therefore, 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materials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role of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value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Put forward strategies to 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tmosphere, problem situations and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reform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he future.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Student's main role; Play
一、學生主体性作用发挥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价值分析
数学学习需要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前提下,突出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继而促进其学习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总体而言,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价值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师生距离的显著拉近。传统的理论知识课堂灌输式教学方式,将教师置于课堂学习的主宰地位,学生只能被动跟随教师思维及计划进行知识学习,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逐渐疏远,学生甚至会惧怕教师,导致师生之间交流基本为零。而教师在重视并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影响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将会得到较大的缓和,借助和谐师生关系的营造,帮助学生有序高效落实学习活动。第二,学生的相互学习能力的持续强化。之前的理论知识灌输式教学方式,因为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出现了学生对教师过度依赖的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在重视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的基础上,能做到以学生的认知及学习水平为根据,优化调整教学方案,促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问题答案培养及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一)重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
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环节同样也是师生之间知识点及情感相互影响及传递的过程。为此,教师需要重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创设,这可以在有效消除师生情感隔膜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数学知识点学习中。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优先让学生知晓教师是绝对公平的,能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同时,学生课堂学习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依靠教师的肯定,也就要求教师多多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鼓励。此外,教师需要从思想意识层面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学生自行探索问题答案的时候,给予耐心的鼓励及指导。同时对于学生的疑问及过错,教师不能置之不理或者用粗暴的语言批评,要确保学生能在感受到来自教师尊重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课堂学习主体作用。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有关平行四边形判定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优先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全面回顾。随后将学生合理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并让他们以之前所学的知识点判断平行四边形在满足何种条件的情况下才可被称为平行四边形。在学生经过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点名小组代表进行想法的表达,并随后让学生自行进行想法验证。如此一来,学生通过方法的发现及验证,便可在自己全身心参与数学知识生成过程的前提下,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自行掌握相关定理及内容。这种轻松愉悦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极大地改变了之前教师的课堂主宰地位,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有效拉近。在此之后,学生就可以在全面发挥自己主动性的基础上,积极投身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这也是激发他们数学兴趣及长时间维持的有效途径。
(二)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
数学知识的课堂教学带有显著的动态、发展、开放特征。数学知识的学习及思维展开都需要以问题作为出发点,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提出问题,能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维持在注意力长时间集中,确保学生能在自行探索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更好发挥其主体性作用。但教师在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时候,需要注意如下几点要求:第一,针对性的问题设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往往会将自己在生活中形成的个人特色经验带到课堂学习中,换言之,教师需要将学生已经成型的经验作为新知识讲解的切入点。教师需要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已成型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前提下,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而且需要将学生已成型的生活化内容、经验进行合理的调整,确保问题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第二,问题设置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初中阶段的学生,认识事物的顺序往往都是由易到难的,故此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也需要秉承这一要求。如此一来,便可在全面激发学生已有认知冲突的基础上,激活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研究的兴趣,在培养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同时,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全面发挥。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数轴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经常走过的路出发,将路上树木、车站牌之间的距离使用图表进行表示,如此一来,教师便可以借助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将原本抽象化的数轴知识进行直观的转化,使学生在知晓数学和生活联系的前提下,更加主动地探索学习数学知识。
(三)教学方式的合理多元化应用
惯用的理论知识灌输式教学方式,过分强调了教师在课堂教學中的作用,忽视了教学工作的双向性,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故此,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主体作用发挥的另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开发应用。最为实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就是开放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就是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同时,自行解决问题,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真正做到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全面发挥,并且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及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学生之前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出发,让他们对比二者的不同,或者让学生考虑二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帮助学生在彼此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正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有效发挥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数学因为是一种生活化的学科,教师同样需要借助实践教学的帮助来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比如,教师在讲解与全等及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察生活中用到的三角形物件,并自行总结差异之处,这样能有效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这种实践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在显著拉近数学知识和生活距离的前提下,促使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的全面发挥。
三、结语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师生关系改善、学生自主学学习能力强化有着重要意义。教师需要在创设轻松课堂教学氛围的前提下,借助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建设、教学方式多元化应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代喜.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46).
[2]郭连越.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2).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