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的变革与创新

2021-12-09 01:16严茜孟璐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融媒体创新

严茜 孟璐

摘要:时政报道是传播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人民群众生活信息的新闻,是主流媒体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检验媒体发展成效的标尺之一。融媒体时代,推动时政报道的变革与创新,做好新型时政报道是主流媒体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央视网的《锦绣小康》系列融媒产品为研究对象,运用新闻框架理论,从新闻叙事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主流媒体如何在融媒体环境下做好时政报道。

关键词:融媒体;时政新闻报道;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8-0102-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9VI038

一、引言

时政新闻报道作为主流媒体的重要报道题材之一,不仅承担着提供信息的功能,还发挥着引导舆论、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做好时政新闻报道,不仅能够准确传递信息,还能增强政治传播的效果,激发公众参与政治与国家建设的热情。融媒体时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时政新闻报道的变革与创新。

二、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的特点

媒体融合是互联网技术、信息数字技术下的一种媒体发展趋势,其突出特征是一切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结合、聚合,包括了媒介形态、传播手段、生产方式和运营方式等多个层面的融合。融合态势引起了传播各要素以及媒介环境的变化,也为时政新闻注入了新内涵。在《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尚无“时政新闻”的专门定义,而将其统称为“政治新闻”,即报道国家、政党、社会团体、知名人士在国内、国际方面的政治主张、言论、行为与活动,以及社会上的政治思潮、政治事件、政要人物更迭等方面的新闻[1]。笔者看来,时政新闻是媒体机构就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与公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事实的报道。

融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报道视角多使用第一人称。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新闻报道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电视、广播报刊等形式,而是更多地运用移动端短视频、直播、Vlog等形式。相应的报道视角由播音员的配音解说形式(第三人称)转变为新闻报道主体、新闻当事人的同期声(第一人称)。人称的转变可以拉近新闻报道者、新闻当事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强受众的代入感。

第二,减少宏大叙事,注重微小事件与人物个体精神刻画。传统的时政报道强调对宏观的工作会议、领导人物的宣传,而融媒体时代则以短视频、H5等形式呈现时政新闻在“走、转、改”观念的指导下,愈发注重刻画时政生活的小人物、小事件,将表现人物内在精神与个性魅力作为工作重点。

第三,综合运用各种报道手段,提升传播效果。传统时政新闻受多种因素限制,对于事件、人物的报道多是宏观式的。但随着报道手段、技术的提升,时政报道运用的报道元素也日益丰富,体现的报道内容也更加微观立体,传播效果也在不同层面上得到了提升。同时,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数据新闻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时政报道。

第四,应用互联网思维,内容表达年轻化。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适时应用互联网思维,采用适合移动端小屏幕的表达方式,强化报道的“网感”。

三、时政新闻报道的框架

简单来说,新闻框架是媒体采写报道时对新闻内容取舍的标准,媒体性质、事件内容与采编人员的认知水平都会影响报道的新闻框架。我国台湾学者臧国仁对新闻框架作出了进一步的细分与解释,他将新闻框架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高层次主要指事件的主旨与报道的主体,为宏观层面;中层次主要指事件的主要事件、历史背景、先前事件、结果、影响、归因以及评论七个组成环节,新闻报道可包含上述全部环节也可以只包含部分;低层次主要为内容的叙述表达形式,包含语言、符号等微观元素[2]。本文运用框架理论,以央视网《锦绣小康》系列融媒产品为例,对时政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探讨。

(一)宏观层面:围绕主题,组合报道丰富主旨

从宏观层面上看,新闻框架在于对宏观报道基调定性与具体事实的选择。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3]。“绣花”指脱贫攻坚的工作要细致精准,这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精神。为此,央视网以总书记关于“绣花”的比喻切入主题,以中国传统文化“刺绣”的形式进行整体包装,自2020年12月8日到12月底陆续推出包括一个重磅微视频、六篇时政特稿、一幅手绘长卷以及一组扶贫、脱贫人物采访报道在内的时政融媒体产品《锦绣小康》。《锦绣小康》将中国传统手工艺与视频制作相结合,利用手绘、三维等视频动画技术展现传统刺绣工艺,每一帧画面都像一件深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品,这在时政微视频当中尚属首例,是一次创新尝试。

《锦绣小康》以“绣”入题,含有深刻寓意。一方面,贴合了总书记的讲话,形象地展现出了扶贫思想与扶贫理念,也象征了扶贫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脚踏实地一针一线铸造而成的;另一方面,也为受众展现出了全面小康之后欣欣向荣的锦绣图景。为了让主题、主线内容真正影响用户并扩大用户的自发参与,《锦绣小康》与短视频平台合作,聚焦基层群体和正能量的优质用户,制作了一组普通百姓脱贫奔小康的故事。基层干部和普通民众的扶贫、脱贫故事与总书记的扶贫故事形成一个内容矩阵,构成了中国脱贫攻坚的生动缩影,反映了中国的扶贫成就。

(二)中级层面:着眼事件,以小见大引导舆论

新闻框架的中级层面,主要通过前期的议程设置制定报道框架,并由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事件填充支撑起新闻框架,实现无声地表达媒体机构的情感倾向并于行文中引导受众情感,主导舆论走向。

《锦绣小康》自2020年12月8日至12月22日陆续推出《玉米团子的故事》《方桌矮凳 见证扶贫深情》《尺牍往来寄真情》《字里行间系真情》《一尾大黄鱼“解锁”脱贫密码》《“金扁担”挑起幸福生活》等多篇新闻报道,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与基层百姓的不少感人故事。《玉米团子的故事》一开始就提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梁家河,青年习近平将玉米团子让给老乡,自己却吃糠窝窝的故事,那时他最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能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到肉,扶贫思想的种子就此埋下。《方桌矮凳见证扶贫深情》中,一张方桌,几把矮凳,是问计于民的研讨所,也是共话桑麻的会客厅。《尺牍往来寄真情》以习近平1995年3月寄给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两封书信的故事开头,展现了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的思想。《字里行间系真情》中,习近平鼓励福建省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东山村的村民要自力更生,发展经济,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尾大黃鱼“解锁”脱贫密码》中展现了精准扶贫,产业先行的思想。《“金扁担”挑起幸福生活》中以扁担的故事入手,强调了智慧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金扁担”的科技含量越来越足。

这些新闻报道贴近基层、贴近生活的感人故事,塑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立体生动的形象,也展现了扶贫思想、扶贫理念是如何实践于基层,真正让老百姓受益的图景。这些故事不仅让受众看后深受感动,也让人感慨扶贫攻坚的不易:中国脱贫攻坚的时代画卷上,一针一线都是细密的“绣花”功夫。

(三)微观层面:创新形式,多元表达奠定基调

新闻框架的微观层面主要包括语言、符号、修辞语境等元素,报道按一定的新闻逻辑将文字组合使用,以传递信息、表达自身意图。总体看来,六篇时政报道的内容都紧紧联系着“习近平”“扶贫”展开,“群众”“乡亲”“百姓”“农民”等不同指代群众的词都作为高频词出现在上述六篇文章中,从宏观上可以看出报道紧密围绕脱贫攻坚中心。而在每一篇单独的报道中,“团子”“座谈”“义务教育”“畲族”“苗族”“大黄鱼”“扁担”都作为高频词出现,与文章标题具有高度一致性,由此看出每篇报道重点分明、方向清晰。同时,作者对六篇时政特稿中的形容词进行了词频统计,选出了出现频次最高的10个关键词,得出结果如下,“贫困”“重要”“努力”“全面”“困难”等词语的高频使用,突出了扶贫工作的重要以及苦难程度。同时,“贫困”“困难”作为具有负面情感倾向的词语高频出现在报道中,以相对沉重的基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贫困状况的严重性。但是报道也没有过度渲染负面情感,“温暖”“富裕”“自豪”等词语也多次出现在文章中。本组报道合理筛选了报道角度,不隐瞒消极状况也没有一味地唱赞歌,从而使组合报道真实而有力量,积极且和谐。

四、时政新闻报道的叙事策略

(一)巧用符号,丰富表达层次

“意义必须通过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4]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符号学来讲,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能指为符号的外在形式,所指为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符号背后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被不断提及,逐渐成为一种约定俗成、众所周知的意义,运用符号既可以简要表达内容,又可以调动人们的共同情感。

《锦绣小康》系列报道巧妙地运用了文字、场景、物件符号矩阵,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刺绣对融媒体产品进行整体包装。可以看到,六篇时政新闻报道都巧用符号作为主题词。如通过“玉米团子”“糠窝窝”引出总书记与扶贫工作的渊源;知青、老乡的叙述能将受众带入20世纪上山下乡的年代,唤起人们对时代的记忆;“大黄鱼”作为财富密码,代表了产业扶贫的政策思想;“方桌”“矮凳”呈现的是问计于民的研讨所和共话桑麻的会客厅;“金扁担”象征着智慧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符号矩阵的打造,以凝练的语言汇聚了扶贫中的多重元素,使整体报道的表达层次更为全面和丰富,也于寻常物象符号中沟通了与受众之间的情感。

(二)场景适配,讲述中国故事

学者彭兰提出了“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的感知及信息适配”这一观点[5]。而新媒体平台的场景化传播,主要是以特殊的符号、声音、影像为受众营造虚拟场景,使受众于阅读、收看中获得现实感体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央视网在整个传播流程中都加入了对场景适配的独特思考。一方面,短视频和长卷都以“刺绣”的形式呈现脱贫后群众的小康生活,图像的表現与刺绣这一独特外壳,将报道深深打上中国烙印。短视频以旁白播报和总书记讲话同期声配以画面、长卷以文案适配动态场景的形式做到了动态化场景的营造,为受众展现了锦绣小康建设的全景图。另一方面,在六篇时政报道的文字写作中,也以细节描写、环境描写配合语言描写的方式使报道更具有写实性、电影感特点。“晨光微露,海风轻拂,一抹金光携海鸥的呼唤踏浪而来,万余座渔屋于千顷碧波之上轻轻晃动,海面漾起粼粼波光”,这是特稿《一尾大黄鱼“解锁”脱贫密码》开头所描述的场景,一幅宁谧自然、安居乐业的海上社区跃然于纸上,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通过大黄鱼致富的福建宁德。同时,报道中还多处以对话的形式,以形象、直观的镜头语言再现当时的景象,使受众于“轻阅读”中获得深刻的回味,实现了精彩的报道写作,以平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

(三)内容适配平台,构筑传播矩阵

在互联互通的网络上,要想将报道传播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少不了对传播渠道矩阵的打造,以平台之间的联动做到相互引流,提高报道的曝光度。而传播渠道的矩阵化设置是指媒体对报道作品性质进行清晰明确定位,以不同形式、内容适配不同平台特点、实现平台之间横线组合,使报道传播层次更加规律化、系统化、立体化。本次央视网在自由网站上推出融媒体报道专题,并在网站首页进行头条推荐;在快手上结合受众人群大众化、草根性特点,推出六期扶贫、脱贫的普通群众与基层干部的采访;于微博平台上发起#秀秀我的小康生活#话题,为受众提供了个人生活展现平台,引发了6 628万人次的阅读互动。此外,《锦绣小康》系列报道还获得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各地区媒体公众号、新媒体平台的推广、转发和置顶,做到了报道传播覆盖各地区、各平台,做到了矩阵排布,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五、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思维,做好统筹策划

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要从思维创新入手,对整个报道主题、报道形式、报道渠道等方面进行宏观范围内的策划,以保证各环节按部就班,达到良好传播效果。新闻传媒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增强网络平台上主流媒体的阵地意识,避免时政新闻被网络繁杂的信息覆盖淹没。同时,也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握好媒体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对新闻报道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报道,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要。

(二)提升内容表达,增强传播效果

时政新闻报道应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原则,做到技术与内容“两条腿走路”。在互联网时代,时政新闻的内容表达应兼具传统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与新媒体文风的活泼性,加强对内容的深度挖掘与多角度报道解读。同时,时政报道也应加入更多的镜头语言、数据图表等元素,以非符号语言与场景的方式打造不同民族、国家理解的时政新闻,优化报道的表达,将中国故事讲好、传开。报道渠道也应积极开拓国际媒体平台,增强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三)优化产发机制,推进媒体融合

应该运用全媒体渠道,优化报道生产与传播的全流程。在新闻生产阶段,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提高新闻生产效率。采取用户思维,利用全息直播方式为用户打造易于理解和融入的情景,优化新闻表现形式。在新闻的分发阶段,媒体机构要加强移动端布局,根据报道的内容特色选取传播渠道,利用新媒体矩阵营造出利于报道传播的信息环境。同时,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也应注重集约化、差异化运营,并非简单地打造自身的客户端,还要积极融入社交媒体平台,增加新闻的并发渠道。

(四)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全媒体人才

作为媒体机构,一方面要加强全媒体人才的引进与已有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在职媒体人员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媒体机构也应积极与企业、社会展开合作,挖掘如李子柒、郭杰瑞等受網友喜爱的自媒体博主作为官方媒体的民间传话筒,加深受众对时政新闻的喜爱,迸发全社会的创作活力。

六、结语

打造与时俱进的时政新闻报道,主流媒体需要建立创新思维,在融媒体环境中,利用先进的理念、技术、表达对时政新闻报道进行创新,增强其传播效果。同时,也要加强对全媒体人才的培养,运用全媒体渠道,优化生产与传播的全流程,改变长久以来时政新闻报道宣传色彩过重、受众缺乏阅读热情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易福烈.浅谈时政新闻出新意[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28-30.

[2] 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1999:51

[3] 盛玉雷.脱贫攻坚要下一番“绣花”功夫[DB/ OL].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theory.people.com.cn/ n1/2017/0309/c40531-29133067.html,2017-03-09.

[4]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1-2.

[5] 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20-27.

作者简介:严茜(1983—),女,湖北武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新闻实务、媒体发展。

孟璐(1999—),女,辽宁营口人,本科,研究方向:新闻实务。

猜你喜欢
融媒体创新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