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星
【摘要】随着当下教育体制全面创新和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深受认可和关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部分不足。学校管理层面分析,校本化实施作为解决当下实践问题较佳的突破口,需积极结合小学生自身综合素养评价要求,全面贯彻和落实校本化任务目标。
【关键词】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
引言
作为实施素质教学的关键措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身重要性深受人们关注,对小学学校而言,综合素质评价不仅作为当下新型学生评价方式,而且是一项促进学校创新改革强有力的推手。需积极明晰综合素质校本化实施内容和紧迫性,提出相应的落实策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校本化良好发展和完善。
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内涵及适切性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价值教育界已达成共识,其校本化实施主要以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内在多元化需求进行开展设计,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是学校处于国家和区域内教育评标制度背景下,按照学校基础、办学任务目标和育人特征,构建与各类教学活动、学生发展等密切相关的评价体系,选取合理的路径和方法展开评价。评价校本化实施的适切性充分展示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于学校实际状况,进一步凸显育人顶层设計,彰显整个学校的风格和个性,统筹考量学生基础和差异。二是以学习问题为核心导向,充分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整体思路导向,强调评价目标精细化、注重机制建设,关注评价落实策略个性化。
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校本化实施策略
(一)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指标,突出评价的适切性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核心目标在于推动学生良好发展的评价制度,其着眼于小学生未来全面发展,积极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开发兴趣爱好。其不再拘泥于单一性注重学生外在行为,通过对学生整体表现进行完整的记录和评价,重在发现学生自身闪光点,助力学生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资源做以支撑。选取和制定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时,小学学校和教育者需积极落实以人为本,掌握学生自身基本需求,结合小学不同学段自身需求和发展特征,制定更具适用性、针对性的综合素养评价指标,进而对学生进行准确、针对性的评价。首先,评价内容应尽可能的多维和多元,特别关注学生隐性素养的发展与提升,不仅需布设全体学生均可达到的基础性指标,而且需有引导学生个性化形成的评价指标,吻合多层次学生需求。其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需充分考量不同阶段学生发展特征和需求,分别结合低、中、高年级针对性制作相应的评价指标,促使其评价更对适切性。最后,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落实和贯彻,不仅需配置相应的一级评价指标,而且需将其精细化划分为可操作性较强的二、三级指标,不断强化各指标间的融合,保证各指标间具有独立性优势的同时,又可充分进行补充和融合,达成相辅相成的目标。
(二)优化调整评价程序,强化评价规范化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作为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工作,其全面落实和贯彻涉及多方面工作,此类工作具有其自身内在的顺序性和逻辑性,需充分遵循相应的评价流程。完善、规范的评价程序,可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落实提供强有力的导向,促使其评价工作有序实施,推动其校本化过程中,学校需不断优化调整评价流程,进一步促使其评价工作实施的规范化及标准化,获取较佳的成果,凸显教育功能。学校需结合分析最终结果,制定与之相吻合的学生评价程序,需强调的是,学校应高度关注学生自身写实记录,并动态化将反馈和交流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关键环节,其整个评价程序应遵循简单明了原则,促使其操作更具便捷性和易操作性[2]。
(三)适当给予教师选择自主权,增强评价灵活性
评价育人自身成效的凸显,均需依附教师自身主动性探索和实践,学校需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培训促使评价主体掌握评价重要性,积极明晰其在促进学生发展、获取较佳教育成效等方面的功能,促使评价主体从内心接纳和认可,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成果。教师作为教学核心实施者,需给予班级和教师适当的选择自主权,促使教师在正确审视自我的基础上,保证学校遵循小学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思想理念和原则的基础上,科学化选取相应的评价方式和工具,增强评价工作灵活性,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四)评价融入教育教学,促进评价常态化
一方面,需积极发挥学校主动性,将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纳入日常基础性工作范围,将其置于与学生管理等工作相同地位,可避免评价处于边缘化。积极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工作监督和奖惩机制,不定期巡检教师日常评价成效,教师需将评价贯穿于教学全生命周期,注重过程性评价。另一方面,学校需协调学生评价和教学内容关系,促使学生评价与课堂活动深层次融合。首先,需将评价方案与课程融合,将综合素养进行拆分,提取其内部关键要素,将其分散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促使原有评价指标更具精细化和明晰化,强化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其次,将评价工作落实于教学全过程,形成教学评一体化,在学习中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学习,在教学中评价,客观反映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行为表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2]。
(五)加强多主体沟通和反思,提高评价有效性
综合素质评价活动作为一个动态化过程,需积极与多个主体进行协同,建立良好的交流和沟通,不断进行反思促进评价工作有序实施,增强评价有效性。一方面,需加强评价过程动态化交流,不断创设良好的评价环境,促使各评价参与主体均可发表自身见解,定期组织相应的讨论会议,进一步促使评价过程成为多主体互动过程。另一方面,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至主体。综合素质评价发展性评价,需在不断实践中反馈与改善,获取较佳的实施成效。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创新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确定,为教育事业良好发展注入活力,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有助于实现小学生个性化发展,推动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是提高当下教育成效强有力的措施。
参考文献
聂庭芳.基于生命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探索[J].湖南教育:D版,2019(4):2.
田旭霞,史淑惠.依托综合素质评价培养小学生自信心[J].教育(周刊),201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