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薇嫣
[摘 要]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避免德育管理的模式化、僵硬化,而要用灵动的方式拓展管理空间,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细节,耐心引导,给学生一定期望,促使他们参与决策中,构筑完善的班级文化,这些方法都基于激励理论开展,能更好地拓展班级德育空间,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关键词]激励理论;德育;高中班主任
开展德育管理是高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但是如果教师单纯地开展量化管理,对学生进行反复说教,那么就会导致班级管理缺乏人性化和灵活化,各种规章制度和考核要求越来越多,让学生忙于应付,反而不利于起到激励的作用。激励理论探究的是如何激发人的动机,促使人向着组织期望的方向发展,继而为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提供新视角。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可以适当参考激励理论,设计各种相关的工作策略,这样能构筑更和谐的感激环境,提升工作效果。
一、关注细节,沟通爱的心灵
激励理论认为,教师要从细节入手,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进而更好地进行心理引导和行为纠正。若教师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则学生往往很难接受,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生活中的各种细节进行引导,则学生能发现教师关心自己,进而得到激励,从而尝试改变自我。教师要采用观察的方式把握教学细节,除了日常观察以外,还要通过访谈、调查等方式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班级中一名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和他人交流,教师先展开观察,了解该学生不与他人交流的真正诱因是什么。在观察后,教师发现原来该学生天生体味比较重,曾经被同学嘲笑,所以她不太愿意和他人近距离接触,尤其在夏天的时候,常常主动避开其他学生。教师主动和其沟通,并赠送她消除体味的乳液,而且告诉她这是身体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合理调理身体,可以改变这一切。同时教师也提醒该学生,自己的人格魅力才是真正吸引他人的原因,如果自己能在众人面前展现出知性美,那么他人就会忽略身体上的缺陷。这样的话语很好地激励了该学生,让她认识到身体问题并不是自己拒绝和他人交流的理由,她变得开朗起来,主动和他人沟通,同学也感受到了她的变化,慢慢地接受该学生,班级气氛也变得更加和谐了。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细节问题进行深度探究,挖掘出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问题,并让他们得到螺旋式上升。
二、严慈相济,进行耐心引导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基于激励理论开展辩证教育,展现出人本智慧,既要严格规定,端正学生的思想,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要用真挚的爱对待每一个学生,促使大家启迪心灵。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首先要严格指出学生的问题,并让他们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其次则要耐心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師,信其道”,进而反思自我,改善自己的问题。
当班级中有学生作弊的时候,教师认识到这是十分严重的问题,便果断地指出,并严肃处理这件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给予该学生必要的关爱,主动了解其作弊的原因,看看他在近期是否遇到了学习上的困难。在耐心引导后,教师了解到该学生作弊的原因并非不爱学习,相反,他对于这次测试十分重视,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成绩,所以才会作弊。在了解了情况后,教师引导其思考怎样的成绩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如果依靠作弊得到了好成绩,是否就能代表自己的真实水平,自己是否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之下,该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写了深刻的检讨,说:“我对于成绩的认识过于歪曲,但是实际上,作弊得到的成绩并不是我真正的成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后要加以改正,堂堂正正地赢得好成绩。”
教师要基于辩证思想,将严格从教和耐心引导结合在一起,要真正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他们身上出现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进行耐心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给予期望,获得需要归属
激励理论认为,期望指的是关于努力结果的预期和信念,如果能激发学生的期望,促使他们获得预期的结果,则能让他们更好地获得需要,形成归属感。教师可以观察一下学生的基本情况,看看他们在哪方面容易得到进步,然后从这个方向入手进行激励,帮助他们找到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就能调动积极性,从而更主动地改变自我。
班级中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他们对于取得好成绩丧失信心,也很少参与各种班级活动,针对此问题,教师采用激励理论,给他们一定的期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有可取之处,进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例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较差,但是却比较擅长美术,于是,教师就鼓励他参与班级黑板报的建设中,同时鼓励他积极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尝试了解黑板报的主题和内容,配上精彩的配图。在中华文化主题中,该学生从同伴处了解了不少和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并结合诗歌的意境配上了图画。在此过程中,该学生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后常常向他人了解各种语文知识,久而久之,其学习成绩得到了提升。正是因为教师给予他期望,鼓励他参与黑板报工作,才让他对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者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对班级德育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若教师能给学生一定期望,那么他们就能认识到自己的努力有可能被老师看到,这样,他们能更好地调动努力奋斗的积极性,从而付出更多努力。
四、参与决策,制定挑战目标
激励理论有助于建立健全的班级民主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激励,让他们也参与班级民主管理,思考一下班级自主管理的关键点是什么,然后思考如何设立相关的职务,怎样开展民主竞选。教师可以让学生设立班级自主管理的挑战目标,从一日管理开始,逐步让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化、民主化,最后真正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教师发现部分学生集体意识不够浓厚,不能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总是班主任说什么,就做什么,缺少自主意识。于是,教师便引导大家设定“自主班级管理小目标”,先围绕一个简单的项目出发,挑战“一日自主管理”。学生选择了早自修活动,大家一起讨论早自修的内容是什么,由哪些班干部辅助管理,同学需要遵守哪些纪律等。教师则在第二天引导大家开展反思,看看是否顺利地完成了自主管理的目标,然后让大家参与更多班级决策中,挑战难度更大的自主管理。如有学生提出:“我们班级很少举行课后兴趣小组,我觉得可以将它作为下一个挑战项目。”于是,大家就开始思考如何设定课后兴趣小组的内容,如何合理分组,怎样选择小组长。教师则给予激励,并指导他们掌握民主管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自主管理的好习惯。
激励理论要求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要积极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发扬民主,公开班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民主决策,实现班内竞争的公平化,进而促使大家一起努力,挑战自我,思考如何让班级管理更高效。
五、滋养文化,提升思想境界
文化滋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软实力”,如果学生能处于充满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中,他们就能得到更大的激励,从而形成班级凝聚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教师要基于激励理论,给学生构筑一个民主、宽松的文化氛围,让大家不仅能掌握知识,更能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关注班级的文化建设,并采用激励的方式,鼓励大家思考如何展开班级文化建设。如有学生提出:“我发现目前不少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少,我认为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设立班级口号为‘构筑书香班级,然后力求创设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班级。”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鼓励大家参与实践活动中。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得先要从硬件入手,可以在墙面上张贴字画,并设立传统文化专题黑板报。”还有学生提出:“我觉得软件也是必需的,我建议大家每人贡献一本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然后设立班级图书馆,大家相互借阅。”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学生发现有很多方法都能滋养班级文化,教师则激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付诸现实,大胆地参与实践活动中。
构筑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促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激发他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想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文化主题的班会活动,或者参与黑板报、文化角的建设中,拓展德育空间,激励学生更深入地关注文化信息,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激励理论有助于构筑“以人为本”的班级德育管理空间,促使学生参与自主管理,进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管理经验,提升管理能力。同时激励理论还具有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能引起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促使班集体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为班级管理建设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谢坤新.浅谈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实施激励策略[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17).
[2]阙媛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分析[J].新丝路(中旬),2021(1).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