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1-12-09 06:37陈萍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风烟韵脚首诗

古典诗歌是含蓄、凝练的,作为意象载体的语词,要能以少总多,带给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它不同于日常生活语词。日常生活中说“风烟”,就是风和烟雾,说明天空不晴朗或景物不清晰。但在“风烟望五津”中,“风烟”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暗示、隐喻、象征意义,读者需要根据特定语境联想、想象,才能体会得到。这正体现诗歌意象语词具有共性与个性、概括性与具体性、形象性与情感性统一的特点。“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隐秀”的观点,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见于语言之外叫作“隐”,所描写的情状能生动展现于读者眼前叫作“秀”。正因为如此,诗人要经营意象,反复推敲、斟酌语词,凭借思维寻找契合心意的语词,生成言语形式,表达思想感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为了表达豁达开阔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诗人创造了新颖独特的意象,描述了一场别样的送别场面,其中蕴含诗人意象选择和言语生成的思维规律。具体来说,一是诗中众多意象蕴含丰富的暗示、隐喻、象征意义,如“城阙”“五津”“宦游人”“比邻”等;二是运用“in”韵脚,如“秦”“津”“邻”“巾”等,发声雄浑,增强豪迈豁达之感;三是由意象组合,所有意象及意象之间的组合皆服务于主旨表达,豪迈豁达的主旨情感即是全诗思维的凝结点,言语表达的着力点。

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品读诗歌语言,品析诗歌意象,体会、领悟诗人面对离别,豁达开阔的胸怀,还原诗人思维的内容与过程,实现意、象、言三者之间的转换,促进言语思维的发展。因而笔者在这首诗的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歌,并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朗读想象,品析意象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一首送别诗,正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以下诗句,感受这些送别诗中的意象蕴含怎样的感情?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问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生交流:从“无故人”“愁心”“楚山孤”“空留马行处”等,感受分离的悲伤、忧愁、不舍之情。

(二)结合注释,感知诗意,展开联想和想象,在描述离别场面中,感受这首诗中的意象蕴含怎样独特的思想感情:我从“   ”一句,想象到了    ,我從中感受到了      的思想感情。

学生想象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品析重点意象的丰富含义,将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从朦胧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刻。要点如下:

1.首联:

(1)“城阙”这里指长安,“三秦”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三秦之地拱卫着京城长安。“城阙”这一意象能想象感受出长安城的气势恢弘、繁华气派,通过地形、风貌的描写感受诗歌阔大的境界。

(2)“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这里泛指蜀州,巴山、蜀山、蜀州,这些地方在唐朝时期荒凉偏僻,“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用“凄凉地”来形容。由“五津”联想到“闻道龙标过五溪”,“五溪”“五津”这些意象,诗人运用形象化语言写出蜀州、龙标荒凉偏远,烘托对友人的担忧。

(3)“望五津”,诗人在长安能望到蜀州吗,为什么要用一个“望”字?表达对友人离开长安,前往蜀州的惜别,并通过夸张、想象,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也为后文面对离别的乐观豁达做铺垫。

2.颔联:阐释词语“宦游人”及“同是宦游人”句意。

3.颈联:阐释词语“比邻”的特殊含义。

4.尾联:阐释词语“歧路”“沾巾”“儿女”所包含的意思。

5.归纳总结:

这首诗从不同角度创造了一群意象,描述了一场别样的分别,体会诗人豪迈豁达的胸怀。

二、探究发现,领悟意象组合

诗歌以意象构篇,几个或几组独特的景物意象组合起来,如“小桥”“流水”“人家”便产生特殊的诗意和深远的意境。意象的组合,其实也是空间的构成。意象的空间构成是诗意产生的基础,也是诗歌品质高下优劣的判别依据。探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中的意象组合,领悟意象组合中的诗艺匠心。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一)列举诗歌中空间意象组合,说说这些空间意象组合对于表现离别的豪迈豁达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1.“城阙”与“三秦”

“城阙”指唐帝都长安城,“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中这样写到。回望长安城,花草树木和建筑物像一堆堆锦绣,何等富丽堂皇、气势恢弘。“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长安城何等雄壮威严,从这组空间意象中感受诗歌雄浑的意境,诗人开阔的胸怀。

2.“风烟”与“五津”

“风烟”,风尘烟雾,诗人通过“风烟”意象,渲染悲凉气氛,暗示前途迷茫,凶险重重,表达对友人的关切、牵挂。诗人在长安能“望五津”吗,为什么要用一个“望”字?诗人通过夸张、想象,超越常人视力所及。“望”字拓宽了诗的意境,在心理上拉近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五津可“望”,不必为离别而忧伤,流露诗人的豪迈、豁达。

3.“天涯”与“比邻”

“比”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比,密也。”“比”从汉字结构角度来说,这个字形像两个人一前一后并靠的样子,“比邻”这一意象流露真挚恒久的友情。“天涯”与“比邻”空间上一远一近,鲜明对比,衬托出真正友情是不受时空阻隔,知己心灵契合,表达作者对友情的深刻哲思和乐观豁达的胸襟。

(二)归纳总结:豪迈豁达是全诗的主旨,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思维选择、提取独特而丰富的意象,进行艺术的意象组合。每一个意象以及意象组合中,都蕴含着诗人的言语思维图式。

三、揣摩品读,体会韵脚

“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在《文心雕龙》这样提出。匠人勘定墨线好比是对诗歌声律格式的厘定,运斤取材好比是对诗歌意象的取舍,声律和意象正是诗歌谋篇和创作的首术和大端。意象对应诗歌的主旨情感,属于诗歌的内容层面。声律对应诗歌的语词建构,属于诗歌的形式层面。声律即声调、声韵与格律,包涵了一首诗歌的创作与形成在语言与形式两方面所需要的基本因素。声韵,表征情感的基调,不同声韵蕴含不同情感。下面主要品读这首诗中的韵脚:

1.揣摩品读,体会“in”韵脚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学生朗读并交流:

生1:“秦”“津”“邻”“巾”这些字词发声洪亮,感受到这首送别诗有豪迈之感。

生2:这些字词鼻音较重,充满浑厚力量。

2.比较阅读,体会不同韵脚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出示作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交流体会:

(1)“啼”“溪”“西”,“i”韵脚,朗读时嘴型开口小,气息压抑,声音低沉。

(2)同樣是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in”韵脚声音洪亮,基调高昂,表达豁达的胸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韵脚声音低沉,气息压抑,表达分离的忧伤。

3.当堂诵读

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根据语境想象杜少府临别前回应王勃这首诗,他会说些什么?学生交流。

品析意象、意象组合及韵脚,可以还原作者思维的内容、过程,深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在这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含蓄、雅致的言语形式,内化言语思维图式,发展言语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维鼎.语文言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

[2]徐德湖.品味意象,发展言语思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7.

陈萍,江苏省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风烟韵脚首诗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中秋夜吟怀
风烟俱净,兼致Y
《花间集·更漏子》韵脚国际音标及韵腹整理札记一则
《笠翁对韵》韵脚分析
韵脚怎么押?
还诗歌教学的本义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