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2021年新高考Ⅰ卷考查的古诗和教材之间的联系,结合统编版新教材诞生的背景,明确这种考查方式的现实意义及对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和启发,我们可以探究出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帮助学生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2021年新高考Ⅰ卷考查的古詩和教材之间的联系
2021年新高考Ⅰ卷是改革的方向标,题型灵活多变,对学生的能力素养等要求很高。新高考Ⅰ卷的古诗还适度关联了教材内容,我们从中也可窥见命题人在命题的选材与设问上有向教材迁移的现象,考查考生课内知识的积累。
2021年的新高考Ⅰ卷的古诗如下:
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这首诗是杨巨源寄给白居易的。试题选项提到“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这就提示考生应该将考查的这首课外诗与《琵琶行》结合起来,借助于课内所学的《琵琶行》的背景知识来理解这首诗。我们经常说,读懂诗歌是后面做题的基础,而读懂诗歌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弄明白诗歌创作的背景。命题人的这一巧妙联想,引发考生对已有知识的联想与迁移,并需要用那个背景知识对试题中的诗歌内容作出正确判断,正确理解诗歌。
杨巨源向白居易问平安,同时也在劝勉他不要因被贬而灰心丧气,要继续追求青云仕途。我们怎么知道的呢?《琵琶行》的背景是白居易被贬到江州做司马,根据选项提示那么这首诗的背景就应该是那个时期。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就可以将诗歌中含着的事理逻辑顺序很好地理了出来。从杨的诗中我们还得知,杨巨源一直牵挂着被贬的白居易,也知道在被贬的时候他经常去寺庙散心,杨巨源就关心地写了江州美丽的景色,让他空闲时去游山玩水解解闷。由于白居易是被贬的,作为好友知道他也会有悲伤失落的情绪,作为好友,他写诗表达对他的同情与慰问:我写诗在岁末想寄给你,但是没有鸿雁为我们传达书信,我望断天涯遥想过你就像是一只病鹤那样超然出众,然而我也懂你被贬江州一定是孤独寂寞的。你不要经常到那些讲佛法的地方去,你的前途依然是美好的,还会有青云直上的机会。
从好友杨巨源对白居易的劝勉中可知,这次被贬对白居易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事实情况也是这样,在这次被贬之后,从前那个耿直的“左拾遗”白居易开始自号为“香山居士”,而“居世”是信佛人的一种常用的称号,从这个称号上我们也看出白居易的精神追求开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从此,白居易的写作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来的诗作以“讽喻”为主,后来的作品就以抒发自己的心情和描绘生活状态为主。
白居易的第一身份是唐代中期的左拾遗(监察官员)、著名政治家。左拾遗是个什么官?唐代行政法典《唐六典》规定,左拾遗设在门下省,序在左散骑常侍、谏议大夫、左补阙之后,意思是国家有遗事,拾而论之,是国家的重要谏官。左拾遗同左补阙共同掌管供奉讽谏,凡发布诏令办理政务,有与时势不相适应、与正道不相符合的,大则当廷上谏,小则封书上奏,并负责向国家推荐贤才良臣。任左拾遗后,白居易十分珍惜这个报效国家的机会,决心竭尽平生才识报效朝廷。[1]为此他写了一系列作品来讽喻,比如大家熟悉的《卖炭翁》等。
《旧唐书·白居易传》说:“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
白居易对元稹也曾这样说的[2]:
“凡闻仆《贺雨》诗,众口籍籍,以为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
在元和十年(815),藩镇割据严重,官员腐败,宦官专权。朝政让身为左拾遗的白居易十分担忧。这时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宰相武元衡在上朝路上被盗贼刺杀,白居易就上书请讨刺杀宰相的盗贼,这样招致主政者忌恨,又加上有人落井下石,拿他的诗作说事,于是被贬往江州。
结合白居易的一腔报国热情,再看看被贬事件,他怎么能不苦闷?而且我觉得这种苦闷是不为人知的苦闷。有时候我们会发现,面对痛苦你越压抑,外表表现得越平淡,其实内心说不定反而是越痛苦,只是表面上没有看出来而已。
所以在《琵琶行》中听了琵琶女的音乐,了解琵琶女的这个经历之后,他压抑的情感如潮水般向外流淌,就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因而一气呵成写了《琵琶行》。
这首《琵琶行》中有琵琶女的身世之悲,有白居易的深深压抑的苦痛,这两个天涯沦落人的情感在此刻一下子得到了共鸣,这种共鸣不论男女性别,不论身份贵贱,不论世俗偏见,只因心底那股真情流露。
在琵琶女弹奏白居易为她创作的曲子《琵琶行》时,江州司马的整个青衫都被自己的眼泪所打湿,因为他这是他写的自己,写的是今天晚上的真实事件和真切感受,他也从这个偶然相遇的女子身上找到了知音的感觉,也是自己压抑许久的心情的释放。
这次被贬对白居易的人生到底有什么重大的影响呢?他的这次被贬一共被贬了6年,从元和十年的45岁到长庆二年51岁。这个过程是他生命的重要转折点,遭受这次比较严重的政治打击后,白居易的政治态度有所改变。
他的追求由原来的“兼济天下”转变为“独善其身”上来。于是我们看到一个“香山居士”白居易。
二、从小学到高中教材时间线中的白居易
我们把从小学到初中教材中所有的白居易作品按照时间线和人物经历线重新排列一遍就会发现他的文学创作和他当时的思想和处境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元和初年《卖炭翁》中的那个大约34岁的铮铮直言的白居易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从元和十年的45岁到长庆二年51岁的白居易是《琵琶行》中的白居易,表面豁达,内心苦闷。所幸在此刻有好友相陪,在江州的冬天,大雪纷飞,室内却温暖如春,他在《问刘十九》中对在江州时常常陪自己解闷散心的知心好友发出温情的召唤:绿蚁新醅(pēi)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元和十五年白居易复启用终回到京城。他兴奋万分,激动地说:“得水鱼还动鳞发,乘轩鹤亦长精神。”他又说:“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然而他沮丧地发现,虽然君王更易,然而朝廷依然是那个朝廷,朝堂上群臣依然在勾心斗角,互相践踏。他哀叹道:“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3]上次被贬的阴影还在,这些或明或暗的陷阱使得他不敢轻易说话和做事,他只想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多次请求外任,终于得到允许外任杭州。
被贬前后两种诗风显示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春天时他思念江南,于是就写了一篇《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在长庆二年(822年)怀着喜悦的心情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他面对着秋天优美的暮江晚景,吟出《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长庆三年(公元823年)春,到杭州任职时他在当地实现了自己为政造福一方的愿望,用愉悦的心情写下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教考结合的时代背景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考试卷和教材两者的紧密结合。考题有时可能是对教材的有益补充,有时候它可能是对教材的深化,有时候可能是教材的拓展,是教材补充。教材的重要性非常明显地凸显了出来。
这套教材是体现国家教育改革意志的一个表现,在纪录片《国家记忆》中对这套统编版新教材的诞生和它的教材体例有非常详细的介绍。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古诗考查体现了教考衔接的思想,是语文特色在试题命制创新中的体现。试题命制加强教考衔接,深化基础性考查,启示我们要注重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要重视教材课文的学习。因而老师的教与命题的考的衔接,学生的学与用的统一,学生课本上习得的知识与能力的相融相生都是我们以后要去思考的问题。
四、统编版教材学习现状
大家和教材的编者都对教材给予很高的期望和期待,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我在很多同学中做了一番调查后却觉得:学生和老师可能让教材成了实际语文学习中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曾经用“你认为课本有什么用”这个问题调查了大量的同学,我也搜集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回答。
有同学认为课本没有意思,老师讲课本的时间是拿来发呆或者做其它作业的。语文课上不上都一样,我有时不学考的分数比认真学考的分数还高。
有同学认为课本就对高考时的名句默写那6分有用。
有同学说高考又不考书上的,课本上的很多文章老师都不讲。
甚至有老师也说:课本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那课本有没有价值呢?
听完这些回答后内心还是很沉重的,感觉老师和学生亟需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由于新教材刚刚使用,统编版高中课本大家到底如何学,老师们到底如何教,目前这些都是在摸索中前行,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成果。但是首先我们要端正认识,认真挖掘教材中的精华,让老师和学生都能体会到它的巨大作用,让教材在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让学生产生实实在在的教材很有用的体会。事实上,统编版高中语文课本除了在知识能力、语文素养上对大家有极大的帮助。它对引导大家明确高考政治导向上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它的很多专题和高考考查的核心价值有非常重要的关联。比如说大家在高考试卷中看到的以“青春”“劳动”等为主题的作文就是统编版高中课本的单元主题。
五、教考结合的应对策略
2021年的高考考查的古诗就在启示我们实现目的的正确路径,那就是我们在课本和高考试题间为大家架起一座知识的桥梁,其中有一座桥梁就是要避免知识的碎片化,建立自己的从小学到高中的教材知识体系。就像我们在上文分析2021年新高考Ⅰ卷与《琵琶行》关系中所讲的那样,现在的高考都极力地想与课本中的作品相关联,达到课内学习和课外考试相结合的目的。想考查作家和作品的这种关联性,具体考查方式会怎么体现呢?我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思考,我觉得作家的人生经历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是避不开的。
因为一般情况下文章作者在写作时的处境和他的那段时期的主要情感是相关联的,因而可以试着向我对要学习的课本中这些人物的作品做一个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梳理。理清这些文章的脉络,对这些作品背后的背景和人物的处境和心境有一个整体的理解,看到作家人生地图和文学地图的发展轨迹,建立我们自己的关于这个作家和作品的知识体系。比如我们可以对从小学到高中课本中关于苏轼作品的知识体系,可以先对苏轼的作品进行时间上的梳理:
(1)望湖楼晚景(1072.杭州)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072.杭州)
(3)饮湖上初晴后雨(1073.杭州)
(4)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1075.密州)
(5)江城子·密州出猎(1075.密州)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76.密州)
(7)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1080.黄州)
(8)记承天寺夜游(1082.黄州)
(9)浣溪沙(1082.黄州)
(10)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082.黄州)
(11)《念奴娇·赤壁怀古》(1082.黄州)
(12)前后《赤壁赋》(1082.黄州)
(13)题西林壁(1084.黄州赴汝州途中)
(14)石钟山记(1084.汝州)
(15)惠崇春江晚景(1085.汝州)
(16)赠刘景文(1090.杭州)
课本所选的在杭州期间的作品,多是以描绘自然的美景为主,在自然美景中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在密州的作品就体现了他个人的情感,《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水调歌头》抒发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其中也蕴含很多人生哲理。
《江城子·密州出猎》则体现出一股狂放不羁的豪气,也是他外向气质的一种表现。恃才自傲是才子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只是这种表现可能会招致一些嫉恨。后来乌台诗案被困狱中103天和被贬黄州也说明确实有这样的原因。
看黄州以后到汝州以及后一首再仕杭州的作品,就会发现这个时候的苏轼已经完全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有了更多的从苦痛中蜕变而出的淡然。身处顺境,他能享受最好的,能讲究。身处逆境,他能承受最坏的,能将就。
当然,本文仅仅是对教材中的古诗做了一点浅显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对其它类别的文本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周振甫.诗品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8.
贺晓青,教育硕士,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滨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