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炫华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动国际化建设,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着力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中的影响力。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要渗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唤醒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祖国的归属感,从而让学生肩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为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而奋斗。基于此,笔者立足于小学英语教学现状,针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展开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传统节日文化;核心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导学生要有肩负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觉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唤醒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标准,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设计相对应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教师在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在将来的英语交流中,传播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并发扬光大。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
广州市番禺区小学三至六年级英语选用的教材是广州教科版英语教材。这一套教材曾于2018年修改,主要修改了教材中与外国节日文化相关的内容。例如:在三年级上册Module 4 Family Unit 7 A picture of my family中,Jiamin的全家福中,grandpa由手持万圣节南瓜灯修改为手持红灯笼,grandma由头戴万圣节帽子修改为手持戏曲脸谱,father由手持外星人面具修改为手持美猴王脸谱,brother由头戴万圣节南瓜灯头套修改为头戴国产动漫黑猫警长头套,照片背景由万圣节南瓜灯修改为红灯笼等;在四年级下册Module 6 Celebrations中,Unit 12由原来的Christmas is coming修改为Mothers Day is coming;在六年级上册Module 6 Festivals中,Unit 12由原来的Christmas修改为Other festivals in China,并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和中秋节。
教师要结合教材,融汇传统节日文化,在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本学年,我校英语科开展了“美丽番禺,走向世界”的专项课题,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中,这一项课题对如何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引。科组教师在教材、教法等环节中出谋划策,对一至六年级的教材做出了统一的梳理,按照原有教材,将年段分为了低、中、高三个年段,并按照年段教材中的重点话题、重点句型等,编写“美丽番禺,走向世界”的口袋书,为日常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做好准备工作。文章引用的例子结合了“美丽番禺,走向世界”课题的课堂实录,笔者力求结合实践,向读者分享更加有力的策略技巧。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现实意义
我校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接触英语,学生对新语言的学习总是带着浓厚的新奇心,但随着知识容量的加大、学习要求的提高,部分学生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身处中国,学习英语没有用处。因此开展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英语教学,能唤醒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传统节日文化对于学生的意义非同一般,教师要抓住传统节日文化与学生关系,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唤醒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为学生日后在英语交流中将传统节日文化发扬光大打下坚实基础。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策略
(一)结合歌曲和绘本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歌曲导入,做好课堂准备。歌曲播放的时间也需要巧妙设置,不能一上课就漫无目的地唱歌,这将大大降低歌曲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比如:在Module 6 Celebrations,Go! Go! Dragon Boat! 的绘本阅读课中的导入环节里,教师可以先以Free Talk的形式进行提问:What i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当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出现Dragon Boat Festival的时候,教师再顺势引出歌曲Dragon Boat Festival,這样的导入方式更加自然,让学生更加有准备地进入课堂。唱完歌曲之后,教师再提问:What do we usually do a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以此来复习歌曲中出现的端午节活动短语:balance eggs, make sachets, make rice dumplings, eat rice dumplings, have dragon boat races,为接下来的绘本阅读做好准备。
利用绘本阅读,梳理新知框架。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专家、教育部首批国培专家鲁子问老师在《中国儿童分级阅读高峰论坛》中提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英语阅读力是儿童英语教育的重心。阅读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认识已知以及未知的世界。色彩丰富的绘本图片能为学生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有趣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绘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是事半功倍的。比如:在Module 6 Celebrations的绘本阅读课中,教师可以选择爱智图书的英文绘本Go! Go! Dragon Boat!故事主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与Module 6 Celebrations的模块主题相吻合。绘本的图画色彩丰富,语言简单,阅读难度不大。其中,这一本绘本对端午节的介绍集中在习俗活动上,如:make rice dumplings, balance eggs, make sachets和row dragon boats。
(二)丰富研学任务,打造“融·乐”课堂
巧用研学案,为课堂的任务环节做好铺垫。《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要求,“研学案”是学生参与“研学后教”课堂的学习文本,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路线图。学生通过研学案参与到课堂之中,学习目标明确,也能大大提高效率。比如:在Go! Go! Dragon Boat! 的繪本阅读课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前研学,预习歌曲Dragon Boat Festival以及歌曲中的活动短语:balance eggs, make sachets, make rice dumplings, eat rice dumplings, have dragon boat races,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课中研学时,教师可以针对绘本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设计选择填空题,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绘本后完成题目。这种阅读形式不仅能大大加深学生对绘本故事的理解,而且能指引学生梳理出介绍节日的框架结构,为学生习得如何介绍传统节日做好铺垫。
“融·乐课堂”强化融合,打造乐学样态。响应融合五育,融通技术,融汇四评,乐研、乐学、乐教、乐动、乐思、乐创的“融·乐”理念,课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多媒体技术深度结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实行全方位的学生评价,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Go! Go! Dragon Boat!的绘本阅读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希沃白板制作课件,其中的游戏模式能将课堂气氛推至高潮。利用希沃游戏,让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能更快地把所有关于端午节的短语找出来。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结束后即时显示数据,直观展示学生的用时和正确率,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在课中研学时,教师可以运用智慧学习卡,学生在完成题目后即时利用智慧学习卡输送答案,答题完毕后,教师端即时显示用时、正确率以及错误率较高的题目等数据。通过这一份数据总结,教师在评讲题目的时候,能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因材施教。
(三)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现今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合作以及实践等方式完成学习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小学生的阅读量不大,阅读技能和策略尚不成熟。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年龄特点,结合番禺区教研室小学英语科提出的“小学英语IIO课堂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开展教学。比如:在Go! Go! Dragon Boat! 的绘本阅读课中,教师可以重在培养学生读图、猜测、提问、开放性思维表达。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逐步形成阅读品格。教师还需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内化新知,尝试开口读、开口说。
四、结语
在小学英语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能唤醒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让学生肩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为发扬光大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而奋斗。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将会成为新时代有目标、有理想的爱国青年,为我国在国际中取得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继续奋斗,从而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诸立言.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0(12).
[2]鲁子问.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01).
[3]陈艳君,刘德军.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本土英语教学理论建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