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彦,赵喜娃,李晓飞,史丽
(衡水市第八人民医院,衡水 053099)
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研究表示,子宫肌瘤的发病主体为30~50岁女性,初期患者多数无症状,三分之一的女性早期出现月经量过多,痛经及膀胱受到压迫,产生尿频,随着疾病发展逐渐产生腹部疼痛、下腹包块等[1]。文献[2]表示,绝经期女性子宫肌瘤病灶会逐渐萎缩或消除,这表明该病的产生与机体激素水平相关。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对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具有意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被证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水平升高,能够加大巨噬细胞活性,产生大量细胞因子,恶化病情。
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含药物及手术等。米非司酮(Mifepristone)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证实能够诱发早产及流产等,因为生物利用率高,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0%等特点,临床疗效较好[3]。中医学将子宫肌瘤归属到“癥瘕”“肠覃”范畴,常表现为阴道溢血、腹部胀气疼痛等病症,并认为该疾病是正气减少、气血阴阳失衡等因素导致,应采用活血等方法治疗[4]。针灸是通过经络腧穴理论达到通经脉、调气血的目的,但是采用针灸联合西药对子宫肌瘤患者激素及 MCP-1研究文献较少,所以,本文通过收集病例,观察针刺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 MCP-1、ER、PR的影响。
84例子宫肌瘤确诊患者均为2018年6月—2019年12月衡水市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均采用保守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 4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①出现腹痛、膀胱压迫、月经量加大周期延长,符合本病诊断标准;②利用影像超声确诊;③患者知情同意。
①合并其他子宫疾病者;②瘤体超过6 cm者;③重要器官病变者;④入组前采用相同药物治疗者;⑤合并良恶性肿瘤者;⑥对米非司酮药物过敏者。
从月经来潮第 1天口服米非司酮片(中国上海新华联制药,商品名弗乃尔,国药准字 H20000629,每片25 mg),每次1片,每日2次,连续服用3 d。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疗法。取天枢、关元、子宫穴为主穴。气滞者配气海,气血不足配足三里,月经量多配血海,便秘配支沟。排空膀胱后在主穴上直刺约 1.5寸后针刺配穴,留针 30~45 min。每日 1次, 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 d。
3.1.1 子宫肌瘤体积及其他指标比较
分别进行盆腔 B超三维径线检测,观察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及子宫体积变化,由2名经验丰富超声医师判断。
3.1.2 MCP-1、ER、PR指标检测
抽取血液进行离心,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MCP-1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血清中ER、PR水平,试剂盒均来自中国上号邦奕生物,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3.1.3 血液流变学
检测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采用血液流变仪测定,实验仪器购自中国天津美德太平洋公司,型号BY-N6A+。
3.1.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的头疼、胃肠道反应、潮热、腹痛情况。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标准,分为4个疗效分级。
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B超下肌瘤消除。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B超下肌瘤缩小<50%。
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B超下肌瘤缩小<30%。
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缓解,B超下肌瘤无改变。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 90.5%,高于对照组的 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9,P=0.016<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及子宫体积比较
治疗前,两组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及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改善(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及子宫体积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及子宫体积比较 (±s)
项目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42 61.32±18.09 42.44±15.49 5.138 <0.001子宫肌瘤体积(cm3)联合组 42 62.30±17.66 33.21±14.30 8.296 <0.001 t - 0.251 2.837 - -P - 0.802 0.006 - -对照组 42 325.69±27.55 233.93±25.46 15.850 <0.001月经量(mL)联合组 42 324.01±28.56 197.47±22.50 22.560 <0.001 t - 0.274 6.954 - -P - 0.785 <0.001 - -对照组 42 146.73±32.60 123.35±27.90 3.531 0.006子宫体积(cm3)联合组 147.32±34.21 105.44±25.40 6.370 <0.001 t - 0.081 3.076 - -P - 0.935 0.003 - -
3.4.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CP-1、ER、PR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MCP-1、ER、P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均改善(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CP-1、ER、PR水平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CP-1、ER、PR水平比较 (±s)
项目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42 200.12±50.33 150.47±39.02 5.053 <0.001 MCP-1(ng/L)联合组 42 197.60±56.10 132.34±25.41 6.867 <0.001 t - 0.217 2.523 - -P - 0.829 0.014 - -对照组 42 1.58±0.24 1.27±0.60 3.109 0.003 ER(ng/mL)联合组 42 1.59±0.20 0.77±0.40 11.880 <0.001 t - 0.207 4.494 - -P - 0.836 <0.001 - -对照组 42 1.98±0.17 1.36±0.34 10.570 <0.001 PR(ng/mL)联合组 42 2.02±0.15 0.69±0.10 47.810 <0.001 t - 1.143 12.250 - -P - 0.256 <0.001 - -
3.4.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改善(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比较 (±s)
项目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42 2.08±0.37 1.15±0.18 14.650 <0.001血浆黏度(mpa/s)联合组 42 2.14±0.20 0.96±0.13 32.060 <0.001 t - 0.924 5.546 - -P - 0.358 <0.001 - -对照组 42 2.89±0.43 2.45±0.35 5.143 <0.001红细胞聚集指数 联合组 42 2.70±0.51 2.01±0.33 7.361 <0.001 t - 1.846 5.982 - -P - 0.064 <0.001 -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6,P=0.372>0.05)。详见表 6。
子宫肌瘤属于依赖雌孕激素生长的良性肿瘤,局部激素水平失衡可能是导致该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手术及抗激素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案,但是手术对患者子宫伤害较大,影响患者生育功能,所以大多数患者选择抗激素药物治疗[6]。
米非司酮属于糖皮质激素药物,多短期治疗非手术子宫肌瘤患者,具有剂量依赖性,优点在于不良反应少,机体代谢较快,血药浓度高,能够快速达到病灶,发挥抑制孕激素等作用[7]。文献表明,米非司酮属于新型抗孕激素用药,能够与机体中的孕酮受体互相竞争,减少孕酮发挥作用,抑制子宫肌瘤生长[8]。刘文红等[9-10]研究表明,采用非米司酮能够抑制子宫肌瘤生长,减少月经量与降低血生殖激素水平及改变血液流变学。中医学将子宫肌瘤发病与血瘀、气滞相联系,机体肝气郁滞加之外感寒邪,迁延愈久,血瘀为瘕。对子宫肌瘤患者辨证取穴,针灸子宫、关元等穴位,可达到活血化瘀、理气和血的作用。范小婷等[11-12]研究表示,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更佳。本研究显示,联合组患者子宫体积减少、月经量减少,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更佳。
文献表示,子宫肌瘤的生长与机体激素水平升高密不可分,PR和ER水平升高会加快子宫肌瘤的生长,原因为蛋白受体能够与激素快速结合,加快瘤体的快速生长[13]。米非司酮对机体中激素的影响作用较为复杂,本身属于高水平的炔诺酮,发挥抗孕激素作用,能够加快黄体水解,降低雌、孕激素水平,改善血清中PR和ER水平[14]。研究[15]表示,米非司酮能够改善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降低PR和ER。MCP-1具有加快肿瘤血管生成,提高肿瘤的免疫耐受作用,其水平升高会加快肿瘤发生发展,米非司酮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生长,降低MCP-1水平。针灸治疗能够提高机体细胞免疫,通过减低E2发挥作用。针灸能够减少PR和ER表达,这与针灸能够减少子宫肌瘤中某种信号表达来降低激素水平相关。于小普[16]研究表示,针灸能够通过调整穴位,提高免疫作用达到抑制消瘤的目的,减少肿瘤生成,降低 MCP-1水平。本研究显示,联合组患者 MCP-1及ER、PR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刺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激素及MCP-1水平。研究[17]表示,子宫肌瘤体积的生长在于良好的血液给予,非米司酮能够降低血液流速,降低肿瘤的血氧,有利于减小肿瘤体积。针灸能够调节子宫肌瘤患者代谢循环,改善血液流变,联合药物治疗更有利于消除肿瘤[18]。本研究显示,联合组患者血液流变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潮热、腹痛等事件发生比较无差异。说明针刺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毒副作用较少,能够利于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米非司酮有利于减少子宫肌瘤病灶体积,减少血清中ER、PR及MCP-1表达,改善血液流变,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