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和措施

2021-12-08 01:19:28邓桂仙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实效性

邓桂仙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高中教学大纲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已成为高中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是我们的必要任务。本文对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究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实效性;对策与测试

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使网络信息技术熟练程度成为现代学生必备的技能。近几年信息技术逐渐普及,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为此,学校必须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學过程中,教师还要尽可能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一、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性

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对日常生活、经济发展、国家建设都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信息技术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不懂它的人将被时代无情地淘汰。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要求高中学生具备必要的技能,以使学生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所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效性是十分必要的,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关注,激活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热情,对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有积极作用。由于教育效果的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透过学习和训练,促进高中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可以有效防止学生产生不良行为,减轻教师的教育负担和教育压力,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和措施

(一)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要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成效,就必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改进旧的教育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课堂,重视学生的地位,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1]。因为信息技术专业程度较高,教师在从事具体的教育工作时,可以借鉴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为传统教育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框架,用思维导图精炼教学内容,划分知识的难度和优先次序,提高了模块化教学法下的教学效率。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使学生在正确的课堂上掌握基础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设定正确的教学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学生体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找到自我价值。

比如,在学习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时,按照教材的内容,将单元的指导内容分为两个模块:一是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Python的常量和变量,Python的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Python的函数[4],通过理论教学,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程序常用基础知识的认识。二是实用操作指导,在实践操作中,通过引入“鸡兔同笼”求解经典数学题,从传统解题到应用计算机编程解题,从个别问题推广到普遍性的解法,引导学生体会程序设计的妙处,从而促使学生不断探究,学习程序设计能力不断提升。

(二)为学生营造合适的课堂情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很高。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才能使课堂顺利进行。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激发课堂气氛,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2]。由于信息技术本身是枯燥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最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比如,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联系,加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加入了一些不同的简单问题,引发了学生间的热烈探讨,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互动课程,促使教育活动的顺利完成。

(三)积极开展教学活动

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改进课堂活动,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3]。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实施小组教学活动,将学习任务细化到同一张桌子上协商,学生在讨论中,思维活跃起来,专注课堂上的问题,做完基础课程后,教师要开展实践指导活动,安排小组长指导,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比如,在《信息系统在社会应用中的优势及局限性》这章节里,可以开展角色模拟等指导活动,学生主动对教材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并在课堂上收集有关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学生在轻松舒适的课堂气氛中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利用网络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

(四)教师要实施因材施教

高中生不同于中等教育,研究内容、学习能力、思维发展能力都会发生变化,并且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同。所以,在对不同学生的训练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对信息技术知识点有较强的接受力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接触到新知识。如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课后反复练习信息技术知识点。针对兴趣爱好入手:对信息技术有兴趣,能设计出学生所具有的挑战性的课题;而兴趣度不高的学生,教师主要采用趣味性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能力,而且要加强学生在日常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公正、合理、客观的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加深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了解自己学习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实现集中评价。以课堂指导评价为基础,改进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学习态度,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随着评价体系的推进,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对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学习,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最后,可以在期末考核中,将课堂评价纳入。在计算期末成绩时,日常分数和期末总分各占50%,该评估方法能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现象。此外,开发良好的评价体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信息技术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以评估体系激发学生自习意识,在教师指导下深入思考,探索相关知识,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对于信息技术来说,不仅是技术应用课程,还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孙疆徽.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和措施[J].新课程,2021(31):144.

[2]段腾飞.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和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21(47):115-116.

[3]樊龙.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2021(05):8-9.

[4]徐福荫.普通高中教科书《信息技术数据与计算》广东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2:01:36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24:09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
协商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