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研究

2021-12-08 01:19:28兰凌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初中美术培养方法

摘要: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中包括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基本途径,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从当今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方法

美术的范围比较宽泛,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由于美术艺术的专业性较强,对审美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提高审美能力,有利于美术艺术的传承与创造。

1提高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而美育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生还不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念,缺乏专业的审美指导,所以美术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1.1能够让学生对美有正确的认知

初中生们尚未形成正确的审美认知,他们往往认为第一眼看上去漂亮的东西就是美的、好的,而对于那些较为抽象隐晦的作品,他们往往会觉得是无法欣赏的。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审美指导,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中的内在美、隐含美,而不是通过第一印象来评定一幅作品的艺术价值。

例如:在七年级下学期学习《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这一课,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解每一幅作品的内在特点、画面美感、艺术价值等,帮助学生领会作品背后蕴含的深层美。基于此,学生会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有助于审美能力的提高。

1.2提高学生欣赏事物的能力

“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只是缺少善于观察的眼睛”,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但是,学生的审美观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训练。教师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从普通的事物上发现新的美好。

例如:教师在上课前可以从学校花坛中寻找一株外形优美的花草带到教室中,询问学生之前是否有留意过这种花草,无论学生们曾经注意与否,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找到这株花草的美点,指导学生们从细节中领会平凡事物的美好。课后可以让同学们移步到花坛近距离观赏,这样可以使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事物的欣赏能力。

2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問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对中考挑战,因此会把学习重点放在文化科目的学习上,忽视美术科目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初三年级直接取消美术课用来巩固中考文化科目的知识。想要解决这一教学问题,初中美术老师必须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1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按照课本内容进行填鸭式教学。书上画了什么,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原封不动地再次画出,然后让学生们模仿。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们觉得美术教学只是单纯得照葫芦画瓢,非常死板,因此学生们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教师照例来上课,学生照例完成绘画,一节课下来,除了画好一幅画外,没有其他方面的收获。

2.2教学设施不完善

美术教学相较之下,对设备、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而目前大多初中学校的美术老师仅采用口头讲述或是ppt图片展示的形式进行教学。投影展台、电动幕、数码绘图板这些美术教学专用的设备,大多学校是没有配置或是极少使用的。同学们上课的地点大都是在班级,未能进入专业的画室进行场景化学习。

2.3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素养

由于初中学校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美术教师相对缺乏开展艺术创作的机会,不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相对而言,美术老师培训进修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尤其是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入职后除了正常授课外,再无其他相关的教学项目。

3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式方法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音体美的完善落实情况下,美术教育业被推到了最前沿。初中美术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美术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3.1改变教育理念

首先美术老师应该转变“美术不重要”这种教学理念,其次美术教师也应帮助学生以及家长纠正这种根深蒂固的错误理念。只有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行动策略才会有所成效。

3.2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老师应该发挥教育机智,采用适当的办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科目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动漫艺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下载一些当今初中生喜欢的动漫在课前播放,从同学们喜欢的动漫情节入手,一步步把思路引到动漫艺术这一领域。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下问题:“你最喜欢这里面哪一人物?”“这个人物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你知道这种特点属于哪种绘画风格吗?”一般来讲,最后一个问题是学生回答不准确的,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回答出发,讲解有关动漫风格的相关知识。

或者在讲解山水画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山水图片,利用多媒体循环播放,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同时可以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都是帮助教师激发学生对美术科目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3.3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美术学习本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从而捕捉生活中存在的美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美术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应用这些理论知识。美术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开展写生活动,地点可以选择学校的花坛边,学校的树林中等,写生的主题和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

例如:在讲解《校园艺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参观校园,参观前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任务,如“寻找一种之前没有发现的植物”,“挑选你认为最美的树叶”等。学生们在游览校园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兴趣点或者疑惑点及时进行讲解指导。如果学生的问题比较多或是一言难尽,教师可以讲题目汇总起来,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在这样的方式下,有利于学生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3.4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美术涉及的领域宽广,因此学生们也会有不同的喜好领域。教师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的审美趋向,有些学生喜欢印象派,有些学生喜欢抽象派,教师应做好风格分类,因材施教,帮助学生们形成独特的审美风格。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要求较高,教师自身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初中生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鼓舞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

参考文献:

[1]赵一泽.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J].神州,2019,(11):178.

[2]王珊.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9,(7):124-126.

[3]归一昕.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J].考试周刊,2020,(60):155-156.

[4]刘恩俊.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9,(2):194-195.

作者简介:兰凌(1990.01-),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学士本科,主要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单位: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初中美术培养方法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5:44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9:33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5:33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6:53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4:48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1:32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0:08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