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而”是表转折吗?

2021-12-08 05:21孙慧丽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六国论五国连词

孙慧丽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出自苏洵的《六国论》。它的意思是“齐国未曾贿赂秦国,终于随着五国灭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它)结交秦国而不帮助五国的缘故。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难免要灭亡了”(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教参中并没有对“而”加以解释,但大部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认为“而”表转折,理解为“结交亲附秦国却不帮助五国”,在“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也将其理解为“转折”,设置了考题。那么,这个“而”是不是表转折呢?

一、基于逻辑基础的“转折”释义

“转折”一词依据《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1.(事情)在发展的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等;2.指文章或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转折”是有逻辑基础的,如果简单的转换方向或切换话题就是“转折”的话,那和承接、并列、递进这三种关系就没有区别了。《转折句的逻辑语义关系》一文指出:“语言中的转折关系表达是为了突出表达某种不一致性的。因此,可以看出,对于广义上的‘一致性的预期,是转折表达的一个基础。”据此,我们可以将“转折”理解为事态的发展背离了常轨,背离了预期,向着和原来逆向的方向发展。具体可分为两类:

1.与常态的发展逆向(即客观层面的转折表达)。这类转折“重在反映客观现实之间的差异,其参照项和转折项都是客观的(尽管这种‘客观未必是如实反映客观世界的)”。比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常理上,有如此强大的国势,是不应该被秦国所挟制的,但却被挟制了,这就属于背离了常规,往逆向发展。像“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等就属于这一类。

2.与希望的目标逆向(即主觀层面的转折表达)。这类转折“重在体现说话人的情绪、态度,其参照项为说话人的预期,转折项为语言反映的某种事实”。像“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廉颇蔺相如列传》),从主观上看,秦国故意用城池来求取和氏璧是希望赵国答应,然而赵国不答应,那么理亏在赵国。所以这里“赵不许”是违背了主观的意愿,也形成了语义上的转折。像“怀帝阍而不见”(《滕王阁序》),“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等就属于这一类。

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类的“转折”关系,都遵循了一个基本的逻辑模式:若设定参照项为“p”,转折项为“q”,中间则暗含了一个言外之意的原项“o”。这样才能构成具有逻辑关系的“转折”,例如:

二、基于清晰概念的关系阐释

明确了“转折”这一概念需要具备的逻辑基础和基本类型,我们以此为据来分析例句“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该例句中,“与嬴”是参照项,也就是“结交亲附秦国”,那么按照这个逻辑,它的原项是什么?可以是这样几种情况:其一唯秦国马首是瞻;其二对六国置之不理,甚至落井下石。那么它的转折项对应的是:“而贰于秦”(对秦国有异心)。综上,能和“与嬴”构成转折关系的句子,应该是“与嬴而贰于秦”或是“与嬴而助五国”,而例句“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恰恰是正向的,既没有悖于常理也没有超出预期,是符合事情发展的原本逻辑的,亲附结交秦国的人不襄助五国是合于情理的,分句之间无法构成转折。相似的句子还有“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渔父》),“不患寡而患不均”(《季氏将伐颛臾》)等。

那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而”表达了什么关系呢?“而”本义为实词,引申虚化为虚词,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繁,一般有两类:一是被假借为人称代词,表示第二人称;二是被假借为连词,连接两个词或者词组,分别表示并列、承接、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说文广义》:而,本义颊毛也,又为鱼项背鬣。口辅动则颊毛张,鱼之动也以鬣,故借为语助词、动转词也。语有转折,则系之以“而”,犹鱼欲回旋而鬣动也;或为加进之词,犹鱼欲进前而鬣动也。若《诗》言“乎而”,则疑其未然而固然,亦转词也。

这里提出了两种关系,鱼若是前进那么鬣动是一种承接,鱼若是回旋那么鬣动就构成了转折。根据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而”作为连词有并列、转折、相承、修饰、递进五类。“与嬴”和“不助五国”之间属于什么关系呢?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到了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较强大的国家力图削弱并逐步吞并较弱一些的国家,较弱一些的国家为自身的生存,就互相联合起来抵抗强大的国家来侵,抵抗一经失败,又纷纷转向强国以图自保,于是,“合众弱以攻一强”(《战国策》)的“合纵”策略及“事一强以攻众弱”(《战国策》)的“连横”策略就应时而出。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的交好与交恶是顺势而变的,可以朝秦暮楚、首鼠两端、持观望态度。根据《战国策》记载,公元前298年-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那么在苏洵的笔下(未必契合史实),齐国一方面选择了结交亲附秦国,另一方面又没有相助五国,“与嬴”和“不助五国”不存在因果关系,只是两种策略的选择,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当理解为“并列”。

同样,“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意思是“不怕人口少而怕分配不均”,是一种“否定+而+肯定”(或“肯定+而+否定”)的句式。从先秦散文到四六骈文再到新古文,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如“秦强而赵弱”(《廉颇蔺相如列传》),“二败而三胜”(《六国论》),“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取之易而守之难”(《谏太宗十思疏》等。这类句子,虽然前后句有一组反义词,但在逻辑上并不存在转折,只是现象的描述或某种选择,都应该属于并列关系。

三、误解背后的古今差异

在古文学习中,对于这类句子,我们为什么容易在翻译的过程中将“而”译为“却”“但”,把句意关系理解为转折呢?

1.功能词的发展

《汉语转折词演变综论》一文中指出,具有转折功能的词有四类:

A.转折连词,含“但”“只是”“不遇”“可”“可是”等。

B.转折关联副词,含“却”“倒”“反”等。

C.转折性语气副词,含“偏”“偏偏”“竟”“竟然”“居然”“不意”“不期”“不料”“不想”等。

D.重复副词,包含同类义副词“亦”“也”等,延续义副词“尚”“犹”“仍”“退”等,以及累加义副词“又”。

对应的例句如下:

a.他想参加,但不敢开口。

b.他想参加,却不敢开口。

c.他想参加,偏偏不敢开口。

d.他想参加,又不敢开口。

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汉语言的发展演变,字义在不断地丰富完善,表达“转折”功能的词在增加,例如“又”,单看一个“又”字,它应该属于表“并列”功能的關联词,比如“又弱小又胆怯”,但却可以用于“转折”功能,同样“父母极力反对,他也要去”中的“也”字亦然。可见,如果从现代汉语翻译的角度,运用当代人的语感,依据某个关联词去判断语意关系,是缺乏逻辑基础的,不免有失偏颇。

2.转折关系的多元化

在汉学界,转折关系的类型划分始终没有定论。早期研究中,吕叔湘先生在探讨复句关系时,即指出四种相关的关系:转折、保留、对待和正反。而古汉语中对“而”关系的划分主要是并列、转折、相承、修饰、递进这五类。随着汉语的演变,现代汉语将很多“而”表达的其他关系纳入到了转折句的范畴,有以下几类:

①对比型转折(以并列为基础)。例句:哥哥很高,弟弟却很矮。这在古文中,正和“二败而三胜”“秦强而赵弱”相同,这里的“而”属于并列。

②更正型转折(以并列为基础)。例句:他不是浙江人,而是湖北人。这在古文中,正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相同,这里“而”属于并列。

③突出型转折(以递进为基础)。例句:她长得很美,但她的心灵更美。这在古文中,正和“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赤壁之战》),这里的“而”属于递进。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现代汉语中扩大了“转折”的范畴,我们在很多类型的例句中都可以代入“转折”连词,但究其分句间的语义关系,却没有“转折”的逻辑基础。读者浸润着现代汉语的语言氛围,使用时延续了一种语言习惯,但若是以现代汉语的语感或依据关联词去判定古文的分句关系,就脱离了语境,结论难免有失偏颇。

“而”是高考考察的18个虚词之一,以浙江卷近年为例,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2020年均在文言虚词中考察了“而”的意义和用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还原古汉语的语境,依据逻辑,分析语义关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古文,读通古文。

参考文献:

[1]胡培安,王岩.转折句的逻辑语义关系[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

[2]张丽丽.汉语转折词演变综论[J].历史语言研究.2019.

[3]李晴.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表达的类型与逻辑基础[J].现代语文.2014.

猜你喜欢
六国论五国连词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读议练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异文 训释词义
简说《六国论》之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