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
【摘 要】教育信息化的其中一层含义,是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教育信息资源。在这一教学目标的影响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不断更新,逐渐加强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视,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挑战自我的习惯。微课作为新型教学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新的课堂体验,提升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通过结合实际、加强互动、进行课堂创新实践等方式激发其探索信息技术知识的欲望,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强化团结协作意识,深入把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内涵。
【关键词】微课;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教育信息化已是目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探索信息技术知识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微课属于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形式,学生在此类课堂体验中,不仅可以收获具有创新性、时代性的信息技术知识,还能够与教师形成和谐、良好的沟通关系,进而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一、理清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预习是学习新事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培养学生养成主动、高效预习的习惯,可促使其积极投入思考,掌握整理碎片化信息的方法。在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成果来展开对应的教学,理清教学思路,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常依靠多媒体设备去进行讲解,由于部分教师的操作速度较快,师生有效互动不足,学生难以及时理清重难点,课堂整体教学质量可能因此受到影响。为转变教师主导课堂的情况,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下载微课,并结合教材内容去搜索相关信息技术内容。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所总结的信息技术基本内容结构去展开教学,针对每一位学生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例如,教师在即将进入“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这一节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微课中PPT制作的相关内容,学习内容可包括如何使PPT排版更美观,如何将图片插入PPT演示文稿中。提醒学生在预习时对比教材内容与微课讲解内容有何不同,同时针对两者的区别去进行扩展性学习,基于实际来丰富自身信息技术知识储备。部分学生预习过程中发现,PPT中的艺术字样式丰富,充分利用艺术字的多变性,可为PPT整体美观度加分。学生在进行自主预习后,对基本的多媒体演示操作已形成了初步的理解;正式进入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预习成果去调整教学思路,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有机结合。教师首先对PPT的常用功能进行说明,说明后可询问学生预习过程中觉得难度较大的操作是哪一部分,总结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在进行重难点讲解时,应适当放慢教学速度,为学生提供充分消化新知识的时间。可通过加字幕讲解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根据讲解内容进行实时练习,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学生在自行查询信息技术知识、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掌握了发现关键信息的方法;教师基于学生的预习成果去进行教学,可大大提升教学质量,以有条理、清晰的教学思路去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二、结合实际现象,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以最便捷的方式将社会的各类资源联结成一张紧密的网;同时,信息技术也以多样化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为每个人的实际生活带来或大或小的改变。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顺应时代潮流、贴合实际的实用课程。信息技术的教材内容具有一定局限性,为使学生能够基于时代发展现状去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学习,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当下的熱点事件,利用微课视频适当延伸教材内容,提高学生探索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断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姿态,将日常生活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深入体会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初中信息技术的内容基本是基础性操作,学生可利用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在短时间内了解到部分操作的大致流程;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们感兴趣的热点事件去进行教学,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热情。例如,时下多个平台推出了智能机器人,如小度、小爱同学等,以上智能机器人不仅能够与使用者进行实时交流,还能够基于自身的数据库去解答使用者提出的问题,并拥有天气播报、备忘录等功能。学生在微课上了解这些智能机器人的运作原理、工作特点后,可深入体会信息技术在便民方面所展现的优势。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微课视频来展示专业修图软件的强大功能。教师可先展示自己近期拍摄的风景照,接着利用微课视频中提到的方法去调整风景照的曝光度、对比度、色调。在教师演示后,可邀请学生自行操作修图软件,使其运用修图软件去修缮自己拍摄的照片,在操作过程中逐渐掌握修图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师采用微课与教材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接触到了时下应用度较广的信息技术,深入感受到信息技术与生活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在内容丰富且多样化的学习氛围中体会信息技术的魅力,进而激发其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热情。
三、增强互动交流,锻炼学生合作能力
虽然初中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均为基础性知识,但多数内容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若教师仅采用纯讲解的方式去进行教学,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创新能力则可能无法得到较好的锻炼,师生之间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微课的内容较具象、直观,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将理论讲解与互动式教学相融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消化新知识,同时以互动交流的形式去提升自己的探究、思考、沟通能力。为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具独创性及针对性,教师可基于本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以及近期的教学内容来录制相关的微课视频,视频内容不应只包括技术操作步骤,还需穿插一些趣味性、引导性的提问,使学生为制作优良的作品而不断探究,同时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并培养自身的团结协作意识。比如,在进行“制作简单的动画”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于课前整理出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并制成微课视频,接着将本班学生此前提交的图片作为基本素材,让学生基于此素材进行动画制作。教师应在微课内容中穿插一些关于动画制作的提问,例如图层一与图层二的功能分别是什么、测试动画效果的快捷键是什么、关键帧与空白关键帧的区别,使学生带着提问去学习新内容。在学生进行初步操作后,教师可将自己制作的动画范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比自己的作品与范例有何不同,期间可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自己的操作方法。部分学生发现自己搞混了图层,导致动画无法正常展示;部分学生发现自己插入关键帧的时间有误,继而导致动画出现异常。此时,教师可回顾微课视频中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根据视频内容找出优化的方法,进而对自己的作品加以改善,并结合学生的错误来讲解本节内容的易错点,达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课堂中的互动、操作环节,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予以改进,一边反思一边积累动画制作的方法,还能够强化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同时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四、培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高效复习
动画制作、图片修缮等操作的步骤较繁琐,需学生合理运用多个部件的功能去完成相应操作,并在不断练习中找到更高效的操作方式。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基本操作,还需及时查明自己不理解的部分,以免耽误课后的巩固练习。因此,课后及时复习,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提升其反思能力。高效的信息技术复习过程需涵盖理论方面的巩固以及实际操作的练习,教材中的内容虽能够让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想要优化实际操作的方法,还需借助视频来进行练习,随时对比自己的操作与正确的做法有何不同。学生可在课后合理利用微课去进行复习,通过微课视频中列出的重难点去开展针对性练习。若教师在课上讲解了关于“制作生日贺卡”的方法,则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布置课后复习任务,比如制作不同颜色的贺卡、将“生日快乐”的字体颜色换成浅红色等。学生可在课后回顾微课中制作生日贺卡的步骤,跟随视频中的步骤回想自己制作贺卡的过程,并结合自己的成果来进行分析。部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觉得自己贺卡的颜色选得不太恰当,回顾视频后总结了更换贺卡颜色的方法,及时对贺卡的颜色作出了修改。一些学生发现,可以通过变换艺术字的形状来丰富贺卡的内容,并通过不断尝试来完善贺卡内容。学生基于微课的讲解,反思自己进行操作时的思路和方法,并在回顾的过程中发现了优化内容的技巧,此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丰富自身信息技术知识储备,还能够促使其突破自我,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同时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在此基础上,可继续引入创新元素,联系生活实际,将内容整合后制成微课视频,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灵感,不断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并在不断的总结、学习过程中发展自身文化素养,促进高效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生成,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得到突出体现,学习信息技术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还能够使其深入体会信息化时代的特性,感受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为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可充分利用微课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并结合实际现象去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以互动交流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創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艳.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143-144
[2]霍跃.“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小学电教,2021(0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