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建华
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各学科纷纷进行课程改革,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原有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课堂结构的组织等表现出来的弊端,在某种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运用。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各专家教师对原有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为了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主题情境创设的构建策略做出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主题情境;构建策略
目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师教学效率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初中体育教学的进程,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主题的情境教学是以主题的确定为基础的。在过去的初中体育情境教学中,虽然有标题设计,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没有注意内容与主题的关系。体育主题情境教学的突出特点是主题鲜明,教学内容的安排、设计和操作都是围绕中心主题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要精心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利用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引起共鸣,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接受体育教育,感受体育的乐趣。
一、创设游戏主题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三年级体育教学的单调,限制了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与体育教学的本质相矛盾。它使初三学生的体育活动“枯燥乏味”,与现行的体育思想相矛盾。尤其是那些面临期末考试的学生,如果继续坚持以前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运用游戏训练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如“立定跳远”是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之一,也是初中体育教材中标注的重点内容。在实践这一内容时,不能只是让学生按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集中重复训练,而是从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入手,通过原地跳绳、跳台阶和蛙跳追逐等游戏方式,提高其弹跳能力。丰富的游戏教学内容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而且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创设问题主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或者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质疑,有探究的欲望,主动发现和探究问题。问题主题情境是根据教材背景、学生年龄、知识经验、学生智力水平等因素创设的。学生能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弯道跑步教学中,让学生回想物理课上所学的离心力知识,然后设计身体微斜和身体笔直弯道跑两种方式,让学生感受一些这两种跑步身姿的区别,使学生认识到弯道跑步时,身体倾斜跑更加省力。其次,在教学一开始可以针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探究回答问题时,例如:在教授急行跳远时,可以提出问题:助跑的节奏是什么?助跑的距离应该是多少?这项技术行动的关键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发现问题的快乐,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三、创设故事主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几个熟悉的故事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解决学习技术动作的思维能力,逐步了解所学动作在特殊情境中的运用。例如,当教授排球垫球时,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地重复练习,学生很快就会感到厌烦,也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在练习中注意力不集中。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生排球垫球的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创设了“爆破专家”、“梦幻西游”等故事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转向故事情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又提高了学习兴趣。他们积极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动机。
四、创设评价主题情境,反思提高自我
评价情境包括内部评价情境和外部评价情境:外部评价情境是指教师或同学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内部评价情境是指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境的评价。通过外部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情况、努力程度和学习潜力。通过内部评价来分析自己取得成绩的主观原因,完善自己的要求,不断完善自己。因此,评价情境既能真实反映学生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为了及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情境,如篮球“8”字运球、足球运球绕杆等。二是区别对待学生,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情境。要优先鼓励贫困生,在肯定优秀生成绩的同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主题情境创设这一教学形式具有诸多优势,符合初三学生的认知特点。主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激发练习动机,比被动的机械练习更能培养学生自主活动的习惯,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欲望,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兴趣中实践;而且,它能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受到美的影响,悄悄地获得知识、技能和身体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习惯和心理素质,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林国卿.借助趣味教学法优化初中体育教学[J].考试与评价,2020(06):7.
[2]王中华.浅谈情境创设在初中体育生本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62):25-26.
[3]何学成.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新教育,2019(3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