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熙 潘利锋
高校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
王泽熙 潘利锋
(广东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翻译人才已经满足不了当代社会的要求。结合我国“一带一路”的持续推广,要求新时代的翻译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更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现如今高校翻译专业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是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不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运用能力等问题,那么如何结合新时代的背景,培养出应用型的翻译人才就显得迫在眉睫。文章结合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阐述,也指出其中问题所在的同时,提出了相关策略。
翻译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这是国家提升整体创新能力的重点策略之一。高等院校长期“以教学为主,活动为辅”的教学模式,往往会造成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创新能力较弱,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也急剧上升。但是由于各个高校仍存在外语学科设置孤立、外语知识体系单一等问题。当翻译专业的学生遇上如今社会热点医疗、经济等相关问题时,他们往往会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应用能力受到了限制。因此,高校翻译专业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以夯实学生语言基本功底为基础,强调实践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在此之上,才能向社会输送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翻译应用型人才,促进翻译教学体系改革并不断推进。
高校翻译专业的开展,从教育的本质上来说,学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对学习或者教学成果进行观察展示的课程。从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来看,是为了给社会输送更专业、高质量的翻译人才,让他们在跨文化、外贸、外交等各个事业领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这些实际的要求和目标,是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不了的。如今对翻译工作人员的要求,不单依靠于语言能力,更加注重他们是否能在实践和语言沟通上具备良好灵活的创新能力。因此,高校翻译专业由传统型到应用型的有效转换,满足了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促进社会改革发展、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开始我国对翻译人才的培养都是借鉴了欧美地区较为成熟的翻译理论,这些理论虽然也为翻译学的发展及翻译专业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以西方翻译理论作为指导推进翻译专业建设缺乏整体普及型和高校教育适用性。因此,除了借鉴外国较为成熟的翻译理论和知识体系之外,还应该结合我国高校翻译学生的整体学习环境和现状,不断地开发和创新符合我国国情的翻译理论和人才培养策略。高校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是我国翻译教育改革上的一次创新,完成了从传统的发展语言能力到加强专业性翻译能力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具有语言素养和专业技能的综合性翻译人才,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加强自身的职业竞争力,还能有效推动我国翻译和教育的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教育体系。
根据赵田园对中国翻译学科发展历程的梳理与研究,我国翻译学科的发展总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翻译学科萌芽期(1949-1978);第二阶段翻译学科建设与翻译人才培养探索期(1979-1986);第三阶段翻译学科争鸣期(1987-1996);第四阶段翻译学科与翻译专业发展期(1997-2010);第五阶段翻译学科与翻译专业发展成熟期(2011-2019)。总体来说,在翻译学科发展成熟期,我国的翻译学科和翻译专业紧跟国家战略和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步伐,但该阶段发展也仍然存在不足,跨学科和跨境输出不足;特殊领域翻译人才需求虽增加,但培养关注度不够等,高校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以下问题。
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和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也极大地扩展了高校翻译学科的规模。翻译专业除了设置多个学科方向、增设多门小语种之外,翻译专业的招生规模每年也在逐步递增。但是这也会造成高校在翻译专业建设规模上急于求成,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日常的教学上面,而忽视对人才培养策略的相关研究。有些地方高校也并没有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忽视翻译实践的教学环节。这就会导致虽然培养了大批的翻译学习者,但是学生创新和实践上的能力明显不足,相当一部分人适应不了社会发展需求。
在许多的地方高校中,对于翻译的教学设置上还是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并没有整合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只是在英语专业的原有基础上,扩展出翻译教学方向。很多高校甚至在本科阶段的大学一二年级中还是采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只在大学三四年级,增设和翻译相关的课程,这无疑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在教学资源上面,虽然现在依托网络技术的教学资源更为丰富,但是由于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导致大量优秀教学资源无法进行共享,同时网络上翻译教学资源还是以理论介绍为主,缺乏实际创新性质的内容,不利于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在地方高校翻译专业的师资队伍里面,很多教师多为外语专业毕业,在外语水平和能力上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对于外贸、法律等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在综合翻译运用水平上面有待提升,这就会导致翻译能力和专业能力之间有“断档”,不利于翻译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影响翻译人才的培养效果。另外,近年来高校翻译师资力量青年教师偏多,他们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也有人表示担忧,青年教师多缺乏翻译工作的实际实操经验,只依赖于理论上的学习,这样的情况自然会对教学的效果和翻译人才培养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策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提出要注重学生在翻译中的实际运用能力,加强实践。但是很多地方高校的翻译专业在培养翻译人才时,还是停留在口号上,在校内教学的时候注重对语言能力和翻译理论的学习,偏重理论,而且以教师教授为主,忽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实操练习。在进行校外实践活动的时候,也是形式大于内容,常常走过场,忽视人才市场的实际用人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导致学生实际翻译水平还处于一个待加强的状态,缺少应用能力。
依据上述对于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现状的探究,目前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偏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在翻译中的实际应用,难以满足新时代社会对于翻译人才的要求。因此,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在翻译学习中的实际创新和运用能力,培养应用型的翻译人才。把理论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相并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指导学生拓展动手能力,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专业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人才,符合“理论与实践相并重”教学理念,同时运用语言技能进行汉英翻译无疑是在母语与英语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于提升英汉双语运用实践能力作用巨大。实施“创新型”教学需要勇气和精力,需要在教学中有独立的见解和正确的判断,需要实现课程知识要求与人文素质要求统一发展的教学目的。翻译实践要不断深入,语言素养才能得到不断提升,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需要实践的不仅是教师,还有广大的学生。以下是笔者结合新时代的社会背景,给出的几点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采取科学的人才定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有效策略之一,这也直接关乎着我国翻译事业改革发展的推进。因此,高校在培养翻译人才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精准定位翻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培养模式的不断革新。
首先,必须意识到翻译专业不再是英语专业下的分支,翻译的教学的重点不应该只放在语言教学上面,而是要以翻译项目和成果展示为导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参考当地的对于翻译人才的社会需求,并且将行业知识引入翻译教学当中,不断扩展新的教学方式和平台。其次,要对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转变,从传统到专业。传统翻译注重的是对文学翻译的研究,教师会把教学重点放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发展史上,而专业翻译的教学重点不再是翻译文本和细节,而是偏向于翻译技能的学习。同时还会结合时代背景,学习多种专业的翻译术语和热点名词。最后,还可以根据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策略,对高校使用的翻译教材和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不断的理念创新,教材始终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根本,所以在教材的选取或者编写上也要注重翻译的多元化和实用性。尽量选择一些兼顾理论知识和具体实操性强的教材。在教学策略上,应该帮助教师更新原有的教学方式,并且在课堂内外增强学生的翻译实践内容,做到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
结合以上,高校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时候,既要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又要以科学的方式时常评估培养目标,在不同的方面对理念进行革新,深化翻译学科的内涵建设,构建出以“语言”+“发展方面”+“专业技能”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地方实际翻译市场需求,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服务社会与市场。
高校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离不开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应该尽量避免翻译课程设置单一,过于注重以发展语言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模式,要在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体系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因此,高校需要摆脱翻译专业以获取学位为教育目的的传统思想,各地高校要积极对翻译专业的课程构建进行优化,在翻译理论的课程设置可以采用外语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的构建方式,培养学生翻译的专业技能。以英语这一门外语为例,英语基础课程是以培养英语基本能力为宗旨开展的必修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专业课程平台就可以涵盖多元化的课程,例如设置专业技能提高类的课程:商务谈判、演讲与辩论、高级英语等。又如开设英美文学类的知识体系课程:英美文学、英语基础概论等。同时翻译专业还可以开展综合性的一些选修类课程:酒店英语、旅游英语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样的课程设置的时候,要把握好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需要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参与到选修课程当中,通过多元化的课程构建多层次的知识体系。
在这样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下,既注重了对翻译理论的学习,又实际加强了翻译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凸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这对翻译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学生对于翻译的自我专业度和学习积极性也会从中得到提升。
高校要想培养高质量的翻译人才,除了要转换理念不断创新、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之外,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实践平台,实践永远是验证成果的最好方式,也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获得不断改进提高的源动力,有利于翻译学生毕业之后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
第一,教师在课堂上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结合当下的实时热点拟定一个翻译项目,可以让学生以小组或者个人的形式来完成,并请学生对自己的翻译成果进行展示,同时和大家分享从中用到的翻译技巧与策略,如何进行翻译校对等等。通过这样的具体实践然后集体分享的形式,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对翻译的技巧进行不断的思考,这对学生加强自身的翻译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高校建设校内的实训室,应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开设翻译实训平台,比如设置同声传译室、商务谈判室等等,给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翻译实践环境。此外,可以建立翻译工作坊作为翻译实践教学的依托,翻译工作坊是通过让学生模拟或者真正参与老师承接的翻译项目,营造出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实践环境。它的有效发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然而,要充分发挥翻译工作坊的作用,必须在推进翻译工作坊实施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其实践性和合作性,以基础、拓展、实训和就业四个实践环节为基础,制定具体的翻译实训大纲和指导书,制定开展翻译工作坊实施的安全措施、为每个学生建立详实的实践过程档案以便日后更好地反哺教学。通过模拟化的实战平台教学能够加强翻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翻译水平。
第三,通过翻译竞赛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需要在翻译实践教学中开拓渠道、开发路径、搭建平台。依托翻译竞赛,积极发挥翻译赛事的导向作用,是提升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一条简单又有效的途径。鼓励学生参加翻译竞赛以及翻译资格证考试,既是对学生自身翻译能力的综合检验,也能以此为依托促进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讲,可以利用翻译赛事的刺激作用,通过引入校外高质量的翻译赛事为学生搭建翻译实践平台,让学生通过获奖实现自我价值;或者积极利用本校现有资源组织校级翻译大赛,营造良好的翻译实践氛围。
第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志愿活动进社区搜寻公示语的翻译错误,通过小组讨论会获得准确的译文,提高社区公示语翻译的质量。也可以为公园、博物馆等提供公示语翻译的服务。高校通过参与类似的翻译实践服务,使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不仅有助于翻译能力的提升,还可以让学生尽早了解翻译市场需要何种翻译人才,了解相关行业和企业对翻译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对提升学生团队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都有帮助。同时,社会翻译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责任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素质。
第五,高校还可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当地的一些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例如邀请一些在企业的资深翻译工作者到学校来和学生就翻译中碰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进行沟通与探讨,校方也可以聘请一些企业中的翻译专家和本校的翻译教师团队开展高校的合作,为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提供参考性的意见。此外,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到合作的企业开展实训,组织学生到相关的单位进行实习,从真正的工作环境中了解翻译的实际流程,获得宝贵的翻译实践经验。开展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最有效途径的之一,真正做到了从理论到实操的转化,让学生在真正的翻译实操中提升自我的翻译综合能力。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培养应用型的翻译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它还对推进我国翻译事业和教育的深化改革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各个高校在培养翻译人才上面还是存在着注重规模、课程设置单一和教学资源欠缺、教师水平不高、学生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等问题。因此,高校培养翻译应用型人才需要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进行不断改革创新,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的同时,还要建设仿真翻译实践平台,真正加强翻译专业学生的实操和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1]Nord,Christiane.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ethodolog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Model for Transl- 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Second Edi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2]Kong Yan.Translation Teaching of English Maj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Model[M]//.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2019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ment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s in Education(ICATPE2019).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Computer Science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Society,2019:1050-1054.
[3]仲伟合,赵田园.中国翻译学科与翻译专业发展研究(1949- 2019)[J].中国翻译,2020(1):79-86.
[4]杨亚青.职业化教育影响下的翻译专业硕士教育探究[J].林区教学,2017(5):33-34.
[5]张胜楠,李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海外英语,2017(16):114-115.
[6]王晓艳.新媒体背景下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5):56-58+69.
[7]韩林涛,刘和平.语言服务本科人才培养:“翻译+技术”模式探索[J].中国翻译,2020(3):59-66+188.
[8]赵田园,穆雷.基于国情和行业发展的翻译证书考试体系构建[J].山东外语教学,2019(6):113-122.
[9]杨丹.翻译专业教育与一流外国语大学建设[J].当代外语研究,2019(6):7-8.
2021-01-08
王泽熙(1989-),男,湖南常德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潘利锋(1956-),男,贵州威宁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G646
A
1673-2219(2021)04-0104-04
(责任编校:呙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