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硕士(MPAcc)“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究

2021-12-08 13:58张亚连唐昕颖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双导师制专业学位导师制

张亚连 唐昕颖

会计硕士(MPAcc)“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究

张亚连 唐昕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会计专业硕士(MPAcc)旨在满足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而开展的一种专业学位教育。随着MPAcc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对培养模式改进的要求日显突出。文章简述了国内外MPAcc研究生培养总体现状,指出当前MPAcc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实施“双导师制”的必然性,进而构建MPAcc“双导师制”的STAR模式,并就“双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提出了路径参考。

会计专业硕士(MPAcc);培养模式;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这一概念出现于我国1990年代初期。所谓“双导师制”是指高校为研究生配备校内和校外两名指导教师,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和专业能力,提高其理论水平;校外导师则是指导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双导师制是学校、基地和学生三方共赢的载体,并推进了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MPAcc研究生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传统导师制已对其培养质量的提高形成了一定的桎梏。MPAcc“双导师制”既能提升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也能拓展其就业渠道和方向。建设MPAcc“双导师制”,既是深化MPAcc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MPAcc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1]。我国自全面推行MPAcc“双导师制”来,仍缺乏实施标准及相关执行规范,整体上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阐述当前MPAcc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施MPAcc“双导师制”的必然性,探索如何构建MPAcc“双导师制”的STAR模式,并就“双导师制”实施路径及具体实践予以阐述。

一 MPAcc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MPAcc是培养高级会计、审计、财务专门人才的学位教育项目,与会计学术型学位相比,MPAcc教育突出职业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紧密结合。我国部分高校设立MPAcc的时间较晚,其培养模式仍处于初探阶段。自开展MPAcc教育工作以来,一些培养单位在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大部分院校都是照搬MPAcc教指委颁布的参考培养方案作为自己的培养方案,并没有与自身院校特色相结合,培养模式往往照搬学术型的培养模式,没有真正吃透MPAcc的培养要求。随着MPAcc招生人数的大幅增加,MPAcc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不断暴露,亟待解决。从已有研究成果看,有关MPAcc人才培养模式尚存在一些问题:

(1)定位不明确,目标不清晰。MPAcc教育的方向盘是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直接影响到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方式的选择及课程设置体系。近年来,许多高校新增了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点,新增培养院校MPAcc教育还处于摸索期,对于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存在定位不明确、目标不清晰的问题。研究生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及职业化特征不突出,未能凸显其培养特色,导致难以实现预期培养目标[2]。

(2)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培养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会计硕士导师稀缺,一方面,师资数量跟不上生源扩招,无法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另一方面,师资结构也不合理,缺乏既有深厚专业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不能满足MPAcc培养模式的要求[8]。

(3)课程设置不合理。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现部分高校MPAcc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沿用了会计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包括“核心课+方向课+任选课”三个模块[3]。其中,专业实践课时较少,三大模块课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缺乏明确的职业导向性,课程特色不突出。总之,课程设置不合理,与培养目标不匹配。

(4)培养方式方式和观念滞后。现在MPAcc教育受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影响,培养观念上仍重学术-轻实践;教师授课环节习惯以理论教学和课堂授课为主,案例教学授课不普遍,且授课方法不恰当,缺乏开展理论指导实践的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时量相对较少,缺乏实践教学规范,实践效果难以提高。

二 推行MPAcc“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相比于学术型会计学研究生培养,MPAcc研究生教育有其自身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MPAcc“双导师制”的需求和必要性。

(一)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从高校MPAcc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来看,MPAcc教育是指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优势,面向会计职业,有明确的职业资格导向,旨在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职业特征要求他们深谙会计实务,能熟练运用现代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校外导师必须在培养环节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培养方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MPAcc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不仅仅是通过课堂授课学习,还需重视专业实践与理论的相互结合。因此,培养MPAcc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的传授虽然很重要,但是更应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实际参与、切身体会,充分调动会计专业研究生的积极性,使其真正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而这些都需要校外导师作用的充分发挥[9]。

(三)生源及就业渠道的特征

MPAcc生源大多来自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只是从书本中学到了专业的相关理论,因缺乏工作经验而不了解行业或企业实务。与学术型研究生不一样的是,MPAcc研究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是会计实务部门,更需要他们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这些都有赖于校外导师的指导。

由此可见,MPAcc”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推行也就变得必要和必然。因为双导师制既是提高MPAcc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拓宽其就业的重要途径。校外导师参与的“双导师制”的建立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缓解校内导师的科研压力,使学生的指导工作更具针对性、具体性,同时也拓展了就业渠道和方向,实现了校企的无缝对接。同时,双导师制推进了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在实践培养环节,加强校企合作,课程教师聘请来自政府部门、会计事务所、各行业的校外专家,强调专业实践、企业案例研究,培养并提升发现、分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企业来说,可解决其实际问题,带来了经济效益;对学校而言,可促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 构建MPAcc“双导师制”的STAR模式

MPAcc“双导师制”的推行,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弥补MPAcc教学中纯理论教学与培养的不足,有助于解决会计专硕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单位师资力量不能适应的矛盾。

在实施MPAcc双导师制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出现双导师制的形式化、花瓶化和功利化,真正建立和执行完善、高效的双导师制管理机制。针对MPAcc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MPAcc培养实践,本文尝试构建MPAcc“双导师制”的STAR模式。所谓STAR模式是指从导师的遴选(select)、培训(training)、评价(assessment)、退出(reject)四方面来完善MPAcc教育的导师制度[4]。

(一)遴选(S)

“双导师制”下导师的遴选是MPAcc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保障。首先,应以保证导师质量为前提条件,针对校内外导师的区别之处设立两套明确科学的遴选标准,以供严格选拔指导教师。其中,校内导师从专任教师中选拔,不仅要强调师德与专业水平,学术上有一定造诣,还需其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并致力于研究生教育,形成一支综合型的专业校内导师队伍;在校外导师的选聘环节,应着重考察其财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务经验,包括其职称学历、从业水平、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意识等。选聘业务精湛且具有丰富的财会实践教学经验的专家作为校外导师。

(二)培训(T)

想要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水平,有必要针对导师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以此进一步提升导师的素养和能力。为了保障MPAcc“双导师制”模式的有效运行,高校应从课程教学、案例撰写、实习实践、论文写作等方面,构建完备的导师培训制度,实施校内外导师的分类指导和培训。

一方面对于校内导师主要是技术培训,从而帮助导师更好地形成专业学位指导模式。学校可以通过聘请国内外优秀的学者、专家走进校园,向导师、学生开展讲座、会议、研讨会等活动,拓宽视野,不断更新旧的思想观念[6]。同时,高校也应积极为他们提供“走出去”的培训机会,定期或不定期地走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学习和体验,使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更有一定的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是校外导师的岗前培训。校外导师作为兼职导师,学科背景不一,虽然具有丰富的会计实务经验,但是缺乏对研究生的指导经验,不了解具体的指导内容和指导方式。通过加强岗前培训,从而帮助校外导师了解MPAcc的培养特点,明确导师的职责分工,分享授课指导经验。

另外,各个高校应当加强校企联合的意识,建立好校内外导师沟通交流的机制,将校内理论培养经验与校外实践培养需求建立连接,使双导师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评价(A)

在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中曾提到,“研究生导师的业绩考核标准不应仅仅包括科研,还应包括研究生的培养和教学工作成果等。”[5]由此可见,导师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和相应的评价考核体系。MPAcc“双导师制”要避免形式化,就必须落在实处。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导师考核标准与各项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责任心。

鉴于此,导师评价机制的完善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双导师的考核标准。高校应制定完善的双导师考核制度。具体而言,合理确定双导师的考核周期及考核指标,建立校内外导师的日常管理及考核标准;考核并量化校内导师平时的教学、科研和校企实践等;增设校内导师岗位津贴制度;对校外导师的考核可设置具体的考核点,而不是走形式,走过场。二是建立有效的双导师激励机制,重视对双导师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对导师实行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奖励,将导师的考核与职称、工资挂钩,令表现优秀的导师公费出国留学、访谈并交流学习经验。不断推动“双导师制”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四)退出(R)

退出机制的建立是MPAcc“双导师制”STAR模式的最后一环,是指在规定的考核制度下评价不合格的导师,应该予以合理性退出,从而不断优化导师师资团队。高校应对“双导师”制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严格把关双导师的“进出”审核,形成常态化的双导师动态调整机制,有利于双导师队伍质量提高的良性发展。

四 MPAcc“双导师制”下的具体实践

实施MPAcc“双导师制”的关键在于“双导师制”的推行是否落到实处,杜绝“走过场”,流于形式,要有实质性的指导实践和效果。校外导师应该承担起实实在在的培养任务,而不仅仅是举行一两次讲座或只是参与在毕业论文开题答辩。特别是在MPAcc第二年的会计专业实习中,研究生要到校外导师的单位实习,作为校外导师的助手,以切实提高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入校配备校内导师,落实指导效果

MPAcc研究生入校即配备校内导师,并落实两大主要任务:一是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由校内导师进行入学教育,正向引导其学习方法及学习目标,例如,由校内导师教授专业课程并指导其专业学习。二是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及答辩。具体任务包括指导学生查阅文献、选题、设计逻辑结构到最终形成论文并提出多次修改意见到最后定稿并答辩。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案例研究的教学组织方式,请学员参与案例过程的角色工作,恢复案例情景,配以不同难度的条件配置,锻炼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商业情境和税收风险,运用课程知识给出解决方案,提升实践应用能力。课时安排和讨论形式如下:(1)课堂讨论前一周到两周将案例资料发给学员,安排学员自行提前阅读和学习,包括查阅相关资料,提前对需要课堂讨论的问题进行准备。(2)课堂讨论分小组,每组约四到五人,在教师带领下,以抽丝剥茧的形式对案例进行递进式解构和分析。小组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形成发言提纲,制作PPT。(3)课堂发言,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代表进行展示,其余学员补充,小组内所有学员都要接受课堂其他同学的提问。(4)课堂总结和引申,教师对各组的展示给予点评。

(二)与校外导师签订聘任协议,落实指导任务

研二时开始增加校外导师,由学校与校外导师签订聘任协议,落实具体指导任务。一般选聘企事业单位有高级职称的财务人员,会计事务所的高级会计师以及各行各业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财务专家等。校外导师的指导任务不仅局限于实习过程的指导,还包括业务及创新性思维的指导。

首先,校外导师每年给MPAcc学生做一次讲座,与学生分享企业管理经验,这不仅加强了校外导师与学生的联系,还分享了校外导师实践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其次,校外导师可在学生课程任务结束后介绍该生到导师所在单位进行实习,并对工作时长加以规定,例如,一个月内不得少于两天的实习时间,每半个月需要接受校外导师的指导,指导内容由师生共同商议规定。这样,学生能有效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务工作中,应用专业知识协助校外导师做一些具体工作,协助解决一些具体业务问题[7]。实习期后,校外导师需要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水平作出中肯意见。最后,从学生选题到答辩都需要校外导师全程参与指导。因为校外导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指导学生选题时更具现实意义、论文的内容更加充实,也会通过论文的写作使学生不但充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还会进一步了解理论如何与实习经验相结合。

(三)校内外导师间建立了良性的沟通交流机制

为了更好地落实MPAcc“双导师制”,必须在校内外导师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以使校内外导师思想的相互交融、专业理论与业务实践的深度融合落到实处。具体而言,一方面,校内导师通过通联表、讨论会、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校外的实践状况,同时也有了收集和撰写教学案例的渠道[10]。另一方面,通过校企间的项目合作、教学案例的联合开发、定期交流学习和专题讲座等,从多方面来拓展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破校企壁垒,促进产学研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实现多方共赢。

践行“双导师制”是提升MPAcc培养质量的关键,建设好“双导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双导师”队伍规范建设的探索进程中,虽有部分培养单位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亟待解决。高校应切实加强“双导师制”建设工作,真正发挥“双导师”师资在MPAcc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会计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满足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需求。

[1]邓川,杨端平.基于产学深度融合的MPAcc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探索——以浙江财经大学MPAcc培养为例[J].财会通讯,2020(23):154-157.

[2]张兴峰,张楠,侯深燕.专业认证视角下“双导师制”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建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11):55-57.

[3]潘煜双.“双导师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嘉兴学院财会本科专业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08(4):49-54.

[4]刘成立,陈淑玲.双导师制: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然选择[J].会计师,2011(11):107-108.

[5]胡楠,赵长利.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19):3-9.

[6]刘永泽,赵合喜.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培养模式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2(6):112-115.

[7]杨超,徐天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双导师制”的制度设计及构建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66-70.

[8]曹二磊,张立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双导师制”问题研究[J].教育探索,2015(8):75-78.

[9]南华.产学结合背景下高校MTI“双导师”制的构建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6):71-73.

[10]王焱,董增川,刘平雷,周林.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河海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6):75-79.

2020-12-22

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JGYB152)。

张亚连(1973-),女,湖南双峰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会计学。唐昕颖(1997-),湖南常德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会计学。

F230

A

1673-2219(2021)04-0128-04

(责任编校:周欣)

猜你喜欢
双导师制专业学位导师制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试析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要素和模式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