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干部+医务社工+青年志愿者”三联模式工作实践与研究——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

2021-12-08 13:58:28肖清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医务团干部三联

汤 仙 肖清华

“团干部+医务社工+青年志愿者”三联模式工作实践与研究——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

汤 仙 肖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医院共青团工作作为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体制和共青团改革的深入,医院共青团工作面临新时代、新要求、新挑战。文章通过对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青团工作现状做出分析,构建“团干部+医务社工+青年志愿者”三联工作模式,以期探索新时代高校附属医院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医务社工;“团干部+医务社工+青年志愿者”模式;志愿者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新医改政策及共青团改革方案,切实加强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医院于2020年6月成立医务社工部,归属团委管理,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委初步探索建立“团干部+医务社工+青年志愿者”三联工作模式(以下简称“三联模式”),以期形成共青团工作新局面,更好地服务医院发展建设大局。团干部是指共青团组织中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工作人员[1]。医院共青团受医院党委领导,同时受上级团组织领导,负责医院团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其他工作,如青年志愿者工作等。医务社工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简称。当前,我国广义的医务社工是泛指在健康服务处境和与健康服务相关的服务领域中就业的社会工作者。狭义的医务社工主要指在卫生系统中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他们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主体[2]。志愿者是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和其他资源在自愿的基础上为国家、社会和其他人提供服务,却不以获取报酬为最终目的的人。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规定,志愿者是指“以时间、知识、技能和体力等从事志愿服务的自然人”[3]。

一 医院以往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2020年起,大学研究生转为二级管理,我院为大学二级管理单位,管理研究生900余人,转为医院团委管理的研究生团员有近600人,研究生是大学生中高素质群体、国家栋梁,是推动未来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工作中发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存在问题,主要有:(1)理性认知和判断力不足;(2)践行责任意愿不强;(3)公共担当意识不强;(4)自我中心主义明显。上述消极因素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并将严重影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

(二)团干部工作热情不高

团干部绝大多数为临床一线青年职工及研究生兼任,平时工作忙加上团员青年人数众多,团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未充分激发团组织生机和活力。

(三)志愿服务工作效果不佳

医院志愿服务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志愿者的主体是医院青年职工和高校大学生,其工作、学习等自身情况决定了志愿服务时间和服务效果的不确定性,存在志愿者来源不足、流动性大等问题。

二 医院构建团青工作“三联模式”具备的条件

(一)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业的团队成员

团委为医院一级科室,与医务社工部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现有专职团干部3人,专业医务社工2名,兼职团干部82人(其中医院职工团干部30人,大学研究生团干部52人),注册青年志愿者1380人(其中含大学生志愿者550人)。团队成员有来自从事管理、医疗、教学、科研、社会工作等不同领域的管理干部、团干部、医务社工和青年志愿者,学历层次本、硕、博均具备,为“三联模式”推进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广阔的社会实践项目平台

近年来,团委大力推进各类志愿服务工作,使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项目化、品牌化。团委结合科室专业特点,打造了多个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项目,如烧伤科的《关爱烙印天使》志愿服务项目;急诊科的《救是C-A-B急救公益志愿服务》项目;麻醉手术科的《心肺复苏培训校园公益行》项目、肛肠科的《牵手夕阳红》项目等一系列专业特色项目的持续实施,为青年志愿者,特别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提供广阔平台。

(三)有力的条件保障

(1)经费支持有保障,团委、医务社工部年度经费预算是20万元。(2)物资设备有保障,医院为团队成员提供了固定的办公室,并为其配备有电脑、电话、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3)能取得外部支持,如“北京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雅医基金会、轻松公益及湖南省医院志愿者与社会工作专委会等目前均对医院提供支持。(4)承接政府慈善项目有经验,目前省民政厅“明天计划”“福康工程”项目正在医院实施。

三 医院推行“三联模式”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志愿服务创品牌

通过团干部指引工作方向、统筹安排,邀请专业级评委对志愿服务项目指导提升,并推选优秀作品积极参加各级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赛场赛马,不断提升志愿服务项目品牌质量;医务社工做志愿服务项目策划,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通过三方联动配合开展工作,团委志愿服务工作成绩显著,获大学“共青团工作创新奖”、大学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一项;获湖南省第二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一项;获湖南省第四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一项;获湖南省医院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奖一项;获湖南省2020年“雷锋杯”品牌赛“百强项目”2项;2020年团委获大学“五四红旗团委”等。

(二)思政教育有效果

志愿服务项目充分挖掘中医文化资源,聚焦主题,创新实践活动形式,让青年志愿者,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亲身感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持续专业学习的动力。项目强化志愿者各级培训,让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中增强对中医药专业的认同,提高服务社会的各项中医药基本技能,并能帮助他们形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增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为其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奠定思想基础。近年来,项目成员多人获了得院级、校级、省级“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志愿者”“湖湘最美丝路青年”等荣誉称号。

(三)改善服务树形象

自2020年7月引进医务社工以来,团干部统一部署,医务社工与青年志愿者共同实施,7-12月开展个案辅导共计175个,服务816人次;开展小组活动4节,服务人数60余人次;开展10场社区活动,服务472人次;通过链接资源,募集到了图书绘本1048册、书桌、椅等及开展活动物资价值9万余元,帮助儿科成立爱心图书角和儿童文娱中心。为医院经济困难的患者筹款达33万余元。通过与基金会合作,引入“萌芽计划”项目,帮助医院0-14岁患有慢性病的困难家庭患儿,救助总金额可达10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医院推进。以上工作进一步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加强了医院人文关怀体系建设,提升了医院品牌形象。

四 医院“三联模式”开展中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一)大众对医务社工的知晓度低,但需求度高,需加强宣传力度

医务社会工作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健康照顾体系现代化产物[4],据相关文献研究[5],普通大众对医务社工知晓度低,认识不到位,很少主动进行求助。在医院开展的一项关于患者及家属对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认知与需求问卷调查中发现,60%没有听说过,27.5%听说过但不了解,7.5%听说过,5%了解。说明患者及家属对医务社工的知晓度普遍较低,需要较多时间与医院的科室建立关系,提升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然而,58.3%的患者表示在医院遇到困难时,会向医务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83.3%的患者会接受医务社会工作者主动帮助,并且70%的患者希望医务社会工作者提供病房活动和医患沟通的服务。由此可见,面对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的需求,说明医务社会工作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需加强医务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普及和宣传,在医院内使各行政职能部门、各科室以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和其他职工对医务社会工作有基本的了解,积极支持医务社工在院内开展工作。同时,使患者和家属认识和了解医务社会工作,提高知晓度。

(二)“团干部+医务社工+青年志愿者”三联工作模式处于初步阶段,根基不够稳固

目前长沙市内三甲医院设置医务社工部门的不超过10家,医务社工知晓度不高,岗位上没有编制,缺乏归属感、获得感。青年志愿者的主体是高校大学生以及医院青年职工,其学习、工作等自身情况决定了志愿服务时间和服务效果的不确定性。需进一步畅通团干部、医务社工、青年志愿者三方沟通渠道,加强团委专职干部的引领、统筹作用,提升医务社工的专业能力和知晓度,提高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性,使三方拧成一股绳,协调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评价体系单一,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三联模式运行中,对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责任意识评价,主要通过前测、后测问卷,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价体系过于单调、片面。在未来的工作中需多渠道、多维度完善评价体系,如设计网络调查问卷,线上通过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放;设计半结构式访谈法,通过与大学生群体面对面交流,收集信息,获取到真实可信的数据资料等。

本研究从客观现实出发,对医院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做出分析,构建“团干部+医务社工+青年志愿者”三联工作模式,探索通过团干部指引工作方向,医务社工献计献策,青年志愿者参与,联动开展工作,搭建工作平台,拓展社会实践渠道,探索新时代高校附属医院共青团工作新方法、新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充实共青团工作力量,更好地指导医院志愿服务工作,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院人文关怀体系建设,并从实践中激发青年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值得推广。

[1]邢浩川.共青团改革进程中基层团干部工作阻力形成的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8.

[2]张阳.医务社会工作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

[3]常欣强.山西省S医院志愿服务管理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20.

[4]陈哲,范学工,欧阳鑫波,费汝倩.医务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开展现状调查研究——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例[J].医学与哲学,2017(7):44-47.

[5]张阳.医务社会工作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

2021-05-22

汤仙(1981-),女,湖南南县人,医学硕士,湖南省医院协会志愿者与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肖清华(1976-),男,湖南隆回人,政工师,湖南省医院协会志愿者与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416

A

1673-2219(2021)04-0077-03

(责任编校:周欣)

猜你喜欢
医务团干部三联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奋斗(2021年19期)2021-12-07 09:07:24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誓 言
——医务工作者之歌
民族音乐(2018年6期)2019-01-21 09:42:36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歌剧(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23
医务社工的上海故事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6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6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30
浅谈班主任对班团干部的培养
亚太教育(2014年3期)2014-04-29 10:46:07
开卷
中国共青团(2014年8期)2014-02-03 02:33:45
团干部须有5种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