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从茶文化视角下分析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应用数学中的可行性,一方面是为了能够秉承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做好课程资源整合,另一方面能够辩证的思考数学教育。茶文化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既能够对人的思想进行引领和升华,还能够从中获得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课程思政理念和应用数学教学的融合,需能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协同效应培育出有实践应用能力、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教师应找准对接点,合理的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为学生构建健康的成长环境。
应用数学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学习态度和立场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与局限。课程思政理念中,主张立德树人,强调在学科教育中实现全员、全过程育人。而学生在学习微分方程模型、概率统计模型等应用数学知识时,教师应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科研精神及社会责任感。以微分方程模型的基本理论为切入点,使学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深入的分析。教师讲解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根据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等,深挖应用数学中思政元素,以此达到全方面育人的效果。
应用数学,注重在丰富学生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强化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基于具体的项目制定对策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的价值体系和道德品质的影响。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更注重舍弃自身利益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反之,以个体利益为先的学生,面对问题和困境时,更易于出现退缩和推诿的现象。教师需认识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应局限在知识的获得和掌握上,更在于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和品性。因此,教师在应用数学教育中需充分体现思政教育功能,以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获得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和应用数学在育人本质和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二者都注重凸显学生主体性作用,令他们在有效的学习后能形成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必要素养。以此,使得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应用数学教学中具有高度的可行性。教师应根据学科特征和学生思想成长特点,适度的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秉承培育身心健康成长、具有较高实践应用能力学生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丰富与优化。教师需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观树立,是应用数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倘若学生的认知心理存在问题,且无法积极的面对学习与生活困难,将很难深入的参与到应用数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为应用数学教育的改革提供理论知识和思想引领。教师面向高职生开展知识教育和学历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宗旨。德行有亏的学生,即便能力再强也不会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由此可见,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应用数学教学中是十分必要,既是对课程内容的补充,还可产生一定的催化和助力作用。
应用数学这一学科本身就蕴含思政育人的元素,为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教师可根据学科授课要点,巧妙的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和素材,帮助学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治学精神。教师深挖应用数学中的思政育人素材,以此为融合点与课程思政理念进行对接。教师应对课程育人目标进行精准定位,以正确的目标为导向,对应用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同时,教育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问题、思想困扰等,有针对性的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教学信息在输出与输入的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态度、科研意识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估和评价。以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问题为导向,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渗透到应用数学教学中。
茶文化视角下,对课程思政理念和应用数学教学融合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切实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获得新的启示和思路。如将儒家思想和哲学思想等,科学的渗透到课程思政体系中,以此生成和谐育人的新理念。教师发挥好媒介传输的功能,秉承儒家思想的主张,能建构互敬互信的应用数学教学思想。将儒家思想中的仁而有序的主张与课程思政理念进行科学的对接,促使教师在应用数学教学中能真正体现“礼制”和“大同”。以知识为载体,使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度的交流,彼此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时,能协同处理“教”与“学”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和困境。教师在开展应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融入课程思政理念,能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即致力于培育出有良好政治素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学生,强调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能帮助他们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科研精神。以应用数学学科为载体,将理论知识、数学思想有效的传输到学生的大脑中。教师通过科学的应用数学教育,使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获得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展现出良好的思维素养和能力素养,令他们未来能积极的进入科研或教育领域中贡献力量。
应用数学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了解知识原理与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能对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处理产生联想。针对课程思政理念在应用数学中的融入研究,教师应紧密围绕学科教学要点,科学的导入思政教育元素。例如,教师在讲解“优化模型”知识内容时,应根据优化模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巧等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污水处理的问题,更具有针对性的对“优化模型理论”进行研究与学习。基于这样的教学设定,教师可融入和谐平等的理念,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以污水处理问题作为延伸,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利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使学生学习“优化模型”知识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通过在应用数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学习意义,令他们能切实利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此外,教师与学生就“优化模型”的应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的积极的表达立场和观点。这样,教师可从学生的语言和态度中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以及思想问题和政治立场。以此,教师可对接下来应用数学教学方案及时调整,将更具有思政教育价值的元素融入其中。全面提高应用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能助力学生成为有信仰和坚定国家身份认同感的人才。
作为更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教育,应用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与渗透,应体现一定的人文精神和人本化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想成长特点、认知规律,对应用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扩充,选择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以保证知识和文化获得深度的渗透。茶文化视角下,教师应对人际交往的哲学思想建立新的认识。注重强化数学教育质量的同时,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教师应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奠定有利基础。教师应将课程思政理念科学的融入应用数学教学中,根据既定的教学问题,有明确目标的设计教学方案和计划。如教师在讲授概率统计模型章节内容时,可利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分析知识内容。如针对常见的概率分布,教师应适当的融入思政教育案例,使学生辨证的思考与分析客观事物内在的统计规律。教师将课程思政理念巧妙的渗透到知识的局部和全局的分析与探讨中,使他们能从全局视域出发,深层次的探究与学习应用数学知识。教师组织学生对经典概率进行探讨与研究的过程中,可将名人轶事融入思政案例中。利用名人效力,驱动学生自主和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谈论与课题实验中。而课程思想理念和应用数学教学的融合,不仅可达到活化课题的目的,还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令他们学会从全局和联系的眼光研究应用数学知识。
总之,应用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应秉承立德树人教育之根本宗旨。既要全面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在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后,自主的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建立联系。在外界诸多问题要素的驱动下,使学生更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深层次参与到应用数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