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拓展·延续:基于课外资源开发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2021-12-08 01:22郑灵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外科学探究

郑灵

(长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建 长乐 350200)

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倡导综合性实践学习,要求教师要突破教材内容、组织材料与形式,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合理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有效拓展科学探究活动的新模式、新渠道,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质量,也大力助推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专业素养提升。如何挖掘利用课外资源,提高科学教学质量,落实课程改革?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拓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一、重构:跨学科整合课程资源

小学科学新课程的架构,新增了工程与技术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因校制宜、因生制宜,用活教材,精心改造,开发增补课外资源,使教学更有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赋予教材新的活力与生机。[1]2013 年,美国在《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中,将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整合为STEM 教育的课例方式,这一理念很快被各国借鉴,逐步成为科学课程改革及实践的新趋势。STEM 教育倡导个性化和创造力的发展,倡导多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和策略,弥补了我国以往教育中缺少实践平台与创新能力的缺憾,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渠道,切合现代社会教学需求。[2]STEM 破界融合的理念,引领教师突破时空整合课程,合理筛选链接当地资源,大胆改革课堂组织形式,使学生从“纸上谈兵”升级为“真枪实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提升。

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的各册教材,均有一些单元课时的内容适合开发为STEM 课程。如五下《建桥梁》一课,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可行性的方案,开展STEM 活动: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任务。2.整合学科资源,联系现实条件,制定最佳的工程设计方案。提出问题:确定选用何种桥梁模式?怎样承重检测?如何调试改进?如何分工合作?3.基于项目驱动,选材制模。引导学生利用筷子、雪糕棒、吸管、牙签、木板、纸板、羊毛线、铁丝、热熔胶枪等材料,制造各种梁桥、斜拉桥、拱桥。4.交流展评,完善作品。三下《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可设计为STEM 流程的课例《造一艘船》:先用橡皮泥造船,载垫圈测重,引出如何增大装载量的问题。再提供其他材料造船,让学生设计画图—动手建模—调试改进—测试交流—评议提升—完善设计形成作品。四上《吸热和散热》可开发为《设计一个保温杯》,五上《电与磁》单元可设计为《园林灯光设计》等。这样设计,有效打破课堂上的任务式思维,开放课堂教学,给予学生充足的时空去实践探究,促进学生的工程实践思维进阶与学习观念的转变。一个完整的STEM 课例的建模,需要延续许多课时,方能结出硕果。教师要因地制宜,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发STEM 课例,真正体现其体验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征。[3]

二、拓展:精选实践活动主题

科学实践活动是跨越学科、跨越时空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要基于学生发展需求,将课堂情境和真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实践活动主题。活动前期,要先筛选、确定活动主题,分组制定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中期实施践行,教师定期了解情况,及时排忧解难,助力发展。后期整理展示成果,交流发现,评价提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提升才干,拓展视野。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决定小学科学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之上,而要积极寻找教材与课外资源的契合点,寻找最优化的活动方案,采用校内外结合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为此,教师要精选活动主题,以驱动性问题为导向,结合课程拓展探究空间,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地开展实践活动。

例如,将三下《植物的一生》一课开发为科学实践活动。如观察认识类:引导学生采集叶子,制作叶形展板、叶脉标本。利用放大镜观察并拍摄植物茎的横切面的结构与形状,如蒲公英圆形中空的茎、野豌豆猴面形的茎、假猪殃殃飞镖形的茎、野生问荆莲梗形的茎等,存入电脑保存并放大打印,收集实物或图片,开展实践交流会。实验探究类:设计研究茎的分立、正立、倒立,在有色水中观察导管与筛管输送水分的作用。每十天一个周期,变换透明塑料盆的摆放方位,研究根的生长方向性等。三上《选择能研究的问题》,可以拓展为吹泡泡游戏。让学生从网络了解泡泡液的配制,用白砂糖、洗洁精、甘油和香水来调制泡泡液,设计制作不同材质、大小形状各异的吹泡泡工具,玩出不同花样的吹泡泡方式。五下《搭支架》可开发为利用2mm×2mm,3mm×3mm,4mm×4mm 软杉木搭拼的棱长不小于8CM、质量不超过4 克的正方体框架测重活动;或设计为用泡沫球、竹签搭建高塔测承受力的活动,融趣味性、挑战性、创新性于一体,让学生充分感知工地上的塔吊、高压输电塔等架构的承重性与稳固性,深切感受科学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的价值。教师精心衔接实践活动,拓宽“跨”的外延,挖掘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给予学生活动源头活水,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三、延续:及时把握问题生成

课堂教学的时空有限,需要课外学习给予补充和接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教室”,延续学生的科学思维,让校内校外镶嵌融合,体现科学课堂教学无边界的内涵。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面对教学中学生生成的各种疑问,教师要善于将科学学习延伸到课外、家里、大自然中,化被动探究为主动、自觉、自发求知。引领学生不断地测试、分析,试探地判断,但不急于下肯定的结论,这将更有利于触发学生深度思维发展。[4]当然,课后的延续探究也需要教师的辅助引导,学生才能有始有终、持之以恒地开展探究,真正参与发现和认识科学原理。更重要的是,在自主研究中发展探究技能,在自然情境中培养科学态度与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5]

例如,学习完《养昆虫》时,有学生提出:一颗蚕茧抽丝有多长呢?《肥沃的土壤》介绍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时,有学生提出:蚯蚓有4-5 个心脏,断成两截真的能活吗?断成三五截呢?《幼苗长大了》一课,有学生提出:同一种缠绕茎植物的茎缠绕方向都一样吗?……面对这些随机生成的问题资源,教师要予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并积极创设辅助平台,引领学生在课后进行探究实验,推动学生观察、实验、调查,获得真实深刻的认知。如亲历土法抽丝后,学生才知道这也是个技术活,要剥茧煮茧,用刷子撩丝头,绕在自制的线轮上转动抽丝。力道大点,速度偏快,蚕丝就断了。剥茧抽丝最长1282 米,最短875 米。真正面对蚯蚓截体时,学生又得深入思考从哪里截断?发现蚯蚓距头部1/2,3/4,2/3 处断成两截,成活率都不一样。对于缠绕植物茎尖的“运动”方向研究,学生自己种植豇豆、茑萝、文竹等,并结合野外观察,拍照交流。发现多数缠绕植物的“转头运动”方向是一定的,如鸡矢藤、文竹、金银花是左手性缠绕;豇豆、藤三七、茑萝、牵牛花则是右手性植物,而何首乌转头却是“随心所欲”,左旋右旋皆有。为什么这些缠绕茎植物会有固定的生命曲线呢?学生又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知道:植物这种固有的缠绕方向,是由它们基因控制的结果。同时,明白手性的形态在自然界里随处可见:从星云转向、大气气旋,到矿物晶体、生物体器官构造、动物行为,手性无处不在。听到的,过眼云烟;看到的,铭记在心;做过的,沦肌浃髓。教师的放手,带来的是学生亲历后的深刻感知,更激励学生勤学善思。

四、结语

总之,科学教师要善于重组、链接、挖掘课内外教学资源,方能延伸拓展科学教育,彰显科学教学的深度、广度、厚度,丰富科学教育的内涵。如何更好地挖掘有深层次价值的教育资源,提升教师的课程研发能力,是我们继续实践和探究的问题。

猜你喜欢
课外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小满课外班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拔牙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