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磊 秦伟鹏 江庭富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在印制电路板(PCB)钻孔过程中,板件孔口周圈不可避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毛刺。轻微的披锋经过沉铜前处理磨板可以处理掉,过大的毛刺则很难处理,会产生很大的品质隐患。尤其是一些要求较高的PCB终端客户不允许打磨,或者薄板不能打磨,这就对钻孔带来了更大挑战。钻孔工序必须摸索出适合的工艺方法,从而将毛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本文对毛刺的种类、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毛刺的危害和一些常见的毛刺改善措施、处理方法,并分享一些披锋改善的实际案例。
PCB钻孔过程中,钻机主轴夹持钻头下钻贯穿盖板、被加工板,并在下垫板上下钻设定深度,从而在板材特定位置形成需要的通孔(见图1所示)。这个过程中,在被加工板材的上下两面孔口位置,即入刀口和出刀口容易形成毛刺。
图1 钻孔示意图
铜箔和内层基材(PP)靠压合制程黏结在一起,其结合力会因基材种类不同而有区别。铜箔和基材的结合力,即剥离强度,不同树脂体系的板子其剥离强度也有差异。XPC、FR-1、FR-2板材,其为酚醛树脂生产,所用铜箔为涂胶铜箔,剥离强度一般在10 N/cm~18 N/cm;普通FR-4用粗化铜箔,剥离强度一般在20 N/cm以上。近年来,随着信号传输高频高速化的应用需求,低粗糙度铜箔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会降低铜箔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导致在钻孔时产生较大的毛刺。
由于铜箔和基材的结合力因板材差异而有不同,再加之铜箔本身的延展性较好,主轴在下降过程中,钻头下钻对出刀口铜箔产生下钻冲击力,就容易形成出刀口毛刺。出刀口毛刺最为明显也最为常见。
钻头下钻过程中会对入刀口铜箔产生挤压,钻孔产生的粉屑向上排出时对孔口的向上作用力,以及钻头回刀时的拉扯,就会产生入刀口。正常情况下,入刀口毛刺比较轻微,不需要特别关注。但是在某些场合下,入刀口毛刺也比较显著,需要改善。
随着5G技术的成熟普及,应用于基站、服务器的高厚径比板材占比日益提高,通常厚度都在3 mm以上,甚至达到6 mm。由于板太厚,压合板厚均匀性不好控制、板翘曲度大,压力脚无法将其压紧,造成出刀口铜箔悬空不受力,钻头在下钻时极易产生较大的毛刺。同样的刚挠结合板由于其加工特点,表面平整性差,高低不平,也容易产生钻孔毛刺的问题。
钻孔后的板在沉铜前进行前处理时会进行磨板,但毛刺过大,磨板时极易将毛刺磨到孔内,形成孔内毛刺影响孔径。另外过大的毛刺在后面线路制作贴干膜后,容易刺破干膜从而造成孔无铜。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防止过大的毛刺产生。
钻孔垫板是钻孔必须用到的辅材,其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确保钻头贯穿被加工板并且不钻到机器台面;二是抑制钻孔毛刺的产生。垫板的硬度越高,那么其对毛刺的抑制作用越好。
选用硬度高的垫板,可以有效地预防出刀口毛刺的产生。常见的垫板种类有高密度木垫板、密胺垫板、酚醛树脂板,其特性如表1所示。
表1 常见垫板种类特性表
对于要求高的板件,就需要选用硬度更高的密胺板甚至酚醛树脂垫板。比如,挠性板由于板厚比较薄、柔软的特性不能打磨,为了防止毛刺,钻孔时一般用两张酚醛板包住被加工板,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披锋的产生,酚醛板一般厚度在0.5~1.0 mm之间。
较多厂家钻孔采用0.15 mm厚度的普通铝片作为盖板,其优点是比较经济实惠。当遇到入刀口毛刺问题,可以尝试使用更厚的铝片,比如0.18 mm或者0.2 mm,更厚的铝片可以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从而抑制毛刺的产生。
不同类型的板材,需要不同的钻孔参数。不合理的钻孔参数,会导致毛刺。一般来说,过快的进刀速度容易导致入刀口毛刺过大。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寻找出合适的钻孔参数。
如果板材Tg值比较高、填料比例大,对钻头刀面的磨损就会大。如果设置寿命偏高,钻头磨损严重其切割能力就会大大下降,也会造成毛刺过大。这种情况,就需要适当下调孔限,从而确保钻头的切削能力。钻头刀面磨损过大,对入刀口、出刀口毛刺均有不利影响。
对于一些加工难度大或者终端客户品质要求高的板件,可以选用螺旋角大、芯厚更薄的钻头来解决毛刺问题,因其切割更加锋利。比如汽车板加工,我们推荐金洲USF系列钻头,为双刃单槽设计,切削锋利度非常好,同时具有优异的排尘能力。
槽孔加工一般利用G85指令,槽刀连续下钻加工出需要尺寸的槽孔。由于槽刀的连续下钻冲击,经常会有入刀口毛刺过大的情况。对于这种问题,我们可以选用金洲125RA系列槽刀,侧刃设计具有切削功能,切削性能更加优异。
对待钻孔的板件进行烘板处理,通过一定时长的高温可以使板材内部树脂分子交联、固化更加完全,同时增强板子铜箔和基材的结合力,在加工工程中支撑强度也相应加强,能防止毛刺扩大。
有些PCB厂家会在钻孔前对板件进行特殊处理、比如在板件表面镀上锡保护层,或者将特殊油墨用网印工艺涂覆在板件表面,经UV光固化,然后再对板件进行钻孔,钻孔后再通过后处理工序将油墨层褪洗掉。这些办法可以有效抑制披锋的产生,但耗时又增加成本,这种工艺只应用在厚度大、附加值高的高厚径比背板上。
某PCB厂家,发现毛刺大导致电镀前处理磨板后孔口毛刺,经排查发现使用两种硬度有差异垫板。A垫板实测邵氏硬度75~80,硬度不均衡,钻孔板10倍镜观察,孔口毛刺较大。B垫板实测邵氏硬度84~85,硬度较高且均衡,钻孔板10倍镜观察,孔口毛刺小。
某PCB厂家反馈加工表面铜厚≤35 μm的板,直径大于3.175 mm的孔毛刺严重。通过改变钻孔参数改善,见表2所示。
表2 钻孔原参数及优化参数表
钻孔后使用十倍镜观察板面孔口,优化参数的板毛刺轻微。
某PCB厂家发现槽孔入刀口毛刺严重问题,所用槽刀为普通ST型,芯厚比较厚,切削能力、排尘能力较差。加工条件如下。
刀具型号:SD1.5×6.7
短槽规格:槽宽1.5 mm×槽长2.1 mm
加工参数:S36 kr/min,F0.5 m/min,R12 m/min H300
加工板材:联茂IT150,板厚1.9 5 mm×2片/叠
辅材:0.18 mm普通铝片+2.5 mm普通垫板
钻机:大族20万转六轴机
改用金洲125RA系列刀具,其为整支钨钢,侧刃设计具有切削功能。加工效果良好,毛刺得到明显改善,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刀具加工效果
毛刺是钻孔过程中的一个令人讨厌的副产物,但是任何改善方法只能减小毛刺的程度,却无法完全消除毛刺的存在,从经济性、实践性上考量也无必要去追求钻孔完全没有毛刺。
通常比较轻微的毛刺,钻孔后是可接受的,并会采取一定的补救办法来处理毛刺。比如,使用砂纸人工手动打磨,8 μm铜箔可以使用800~1000目砂纸,18 μm以上的铜箔可以使用600目砂纸,35 μm以上的铜箔可以使用400目砂纸。现在还有厂家推出自动打磨机,根据需要可选用300~1500目砂纸,代替人工作业节省人力,效率提高不少,但效果上来说还是手动打磨比较好。自动打磨机内设置吹风管,去除研磨后板面的粉尘杂质。
沉铜的前处理线一般都有磨板,磨刷的类型有不织布刷轮、陶瓷刷、针刷等。根据不同的铜厚,通过调整刷辊的转速、磨板方向等获得最佳的磨板效果。
印制电路板钻孔加工过程中的孔口毛刺问题,是一个PCB加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钻孔机械加工中难以完全避免的顽疾。如果毛刺过大后制程没有处理好,会对PCB品质产生较大的隐患。本文提供了一些常见的改善毛刺的思路和方法,并分享一些实际工作中的改善毛刺的案例和对毛刺进行处理的方法,以期对PCB钻孔生产起到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