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光 尹 超 邓 辉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惠州 516211)
印制电路板(PCB)的制造工艺随着电子设备的高功能化和小型化而飞速发展,对PCB产品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受钻孔效果、板材选择、电镀参数等因素的影响,PCB电镀后极易出现品质问题,其中孔内毛刺是最常见问题之一。本文从钻孔参数设定、板材选择以及电镀前磨板条件选择分别进行测试,得出影响孔内毛刺的主要因素。
成品PCB孔内经常会发现毛刺、毛刺,产生的过程简易分析如下:钻孔后产生的孔口铜毛刺,被后续加工磨平延伸入孔内。孔中毛刺为玻璃纤维拉扯出,铜瘤为塞孔树脂进入PTH(金属化孔)内,金相切片如图1所示。
图1 钻孔披锋、毛刺切片
(1)针对切片所解析的不良的缺陷,组织DOE验证变更钻孔条件,抓取最佳参数,见表1所示。
表1 DOE方案设计表
(2)第一阶段钻孔方案DOE改善验证见表2所示。
表2 第一阶段DOE方案与验证结果表
(3)第一阶段对钻孔生产参数、条件进行DOE改善验证结果图例见图2、图3所示。
图2 方案1-6的孔图例
图3 方案7-13的孔图例
(4)方案7-13小结:此7个方案钻孔后、磨板前,目视孔口整体上均无毛刺、毛刺异常,采用20倍放大镜检查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第一阶段DOE方案7-13钻孔后孔口示意图
(5)DOE方案14-17改善验证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第一阶段DOE方案14-17钻孔后孔口示意图
(6)第一阶段对钻孔生产参数、条件进行DOE改善验证小结见表3所示。
表3 第一阶段DOE试验结果数据
小结:所有条件均不能彻底改善毛刺不良问题,其中调整进刀速1.0 m/min,钻孔毛刺不良率为7.5%,测试效果是最优的。
基于第一阶段DOE验证结果,对比不同板材在不同钻孔参数条件下的不良率,进行第二阶段DOE验证,对比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第二阶段DOE试验结果数据
小结:同条件实验,生益板材平均不良率9.69%,对比台光板材不良率5.73%,材料影响3.96%。
基于第一、第二阶段DOE验证结果,对比不同的磨板条件下的不良率,进行第三阶段DOE测试,如表5所示。小结:相同生产条件下,电镀前使用高密度针刷,孔内毛刺不良率最低为5.6%。
表5 第三阶段DOE方案和结果表
钻孔毛刺、毛刺DOE改善验证总结如下。
(1)目前调整所有钻孔条件、对标同行参数,不同板材,均无法100%解决钻孔毛刺、披锋不良,材料端对此有约4%的影响。
(2)在使用同种板材不变更的前提下,降低进刀速度、孔限可改善毛刺、毛刺不良,成品1.8 mm PTH孔,转速33 kr/min、进刀速 1.0 m/min,回刀速15.0 m/min、孔限200孔效果最佳。
(3)在使用相同板材以及同样钻孔参数的前提下,电镀前使用高密度磨刷改善孔内毛刺不良率最低,改善幅度最大。
综上所述,板材、进刀速度、孔限对钻孔毛刺、披锋不良有显著影响,降低钻孔进刀速度、孔限以及电镀前选择高密度磨刷可对其进行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