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文 江 艳
(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 九江 332005 )
对分课堂教学法是2014年由张学新教授提出来的,其核心理念“是分配大约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的时间隔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定的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并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1]。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有着独特的实践价值,对此进行深入探索有助于增强思政课对分教学法改革的认知共识,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2]。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在于培育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甚至可以说培育理想信念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灵魂性要求。但是在传统的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通过理论灌输的方式来实现。在面对大量受众的现代教学中的理论讲解与思想引导过程中,这一教学模式确实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一般而言,因为课程特点和高校思政课师资力量的限制,高校开设思政课基本上是2-3个自然小班合并,大多数上课班级都在100人左右,有的甚至达到150-200人的班级规模。如此大规模的教学对象决定了思政课教师无法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少数学生的精准教学,故而多数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都倾向于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
然而灌输教学法存着一个难以回避的缺陷,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主导,也是主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实现,而这正是确立学生的理想信念所不可所缺的关键要素。对分课堂教学的应用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传统理论灌输教学模式的这一不足。“对分课堂把教学刻画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是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和吸收(assimilation)、讨论(discussion)”[3]三个环节。其中内化和吸收环节强调学生独立学习与自主消化,是在教师主导下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环节。在思政课教学中,学生在此环节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与经验对教师所讲授的理论要点进行自主的学习、反思、质疑与领悟,从内心深处出发审视理论与观察现实,确定教师所讲解的理论是否能为自身的价值追求提供精神指引,进而确立起自身所崇信的理想信念。所以,对分课堂教学内设的内化与吸收环节其价值就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发学生对科学理论的积极思考,由内而外地激发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由此确立的理想信仰的坚定程度必然是远胜于纯粹的外部理论灌输教学所能达到的程度。
众所周知,思政课具有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的双重功能,理论教育也是思政课的核心任务之一。理想信仰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但是科学理论教育与基本知识教育也是思政课教育的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况且,没有科学理论教育和基本知识教育也无法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前者是后者的实现载体。一方面要通过思政课教育让学生习得科学的理论,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主要是包括基本的价值规范、法律常识、党史国史革命史方面的基本知识等。
从理论上看,实现上述目标主要是通过思政课课堂这一育人主渠道来完成。但是从现实来看,传统课堂教学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科学理论方面的实效性还是略有不足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科学理论的复杂性、抽象性与基本知识的繁杂性、琐碎性,导致纯粹依赖教师在有限的课堂讲授是很难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所以“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2]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思政课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不是简单地引导学生认真听课和记住基本理论与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沉浸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知识,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实践。
对分课堂教学法所设置的内化吸收环节和讨论环境在三个层面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意在充分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首先,对分课堂教学法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内化与吸收环节,也被称为独立学习环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在前置环节教师纲领性讲授或框架性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及时回顾复习知识教学要点,理解理论教学内容的精要,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效内化。其次,对分课堂教学法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发问。学习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学习与发问两个环节。但是传统教学模式都普遍忽略了学生的发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成了纯粹接受理论与知识的被动参与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对分课堂教学法要求学生要学会发问,并在小组讨论中解决基础性层面的问题,在与班级讨论环节中与教师对话中解决高难度层面的问题,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提升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与应用能力。最后,对分课堂教学法实现了学生的自主讨论。通过同学之间分组讨论更容易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因此小组讨论环节中每位学生都进行自主发言,将学习过程中所领悟的“亮考帮”[3](即“亮明精彩观点+考考同学问题+互帮答疑解惑”)在组内进行自我展示,这既是对自身听课和独学成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自己所学理论与学习心得的一种自我诠释。可见,对分课堂教学法可以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问和自主讨论,而这正是要实现思政课理论素养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
高校开设思政课的根本目的在于始终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灵魂主线,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思政课教育在着重培育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理论素养教育时,还需要积极开展综合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诚然,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大学生综合素养教育有很多种途径,思政课课堂教学只是其中一个渠道而已,但是由于思政课本身的特殊性,其在大学生综合素养教育中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价值。在思政课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法,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然要求。当然,综合素养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在思政课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法主要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输出意识和协作意识等两个方面的综合素养。
首先,对分课堂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输出意识。大学生不是理论与知识的纯粹接收者,而应该是在接收教师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积极的输出者。从高校办学的本质上来看,要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大学生在毕业后要能将自己在大学期间所获得的能力有效输出出来,进而转化为工作能力创造工作实绩,即学以致用。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思政课课堂上,教师就不能扮演一言堂的角色,而应该扮演导演的角色,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将其学习所得展现出来。对分课堂教学法的小组讨论环节和班级讨论环节都是要求学生能勇于打破闭口不言的状态,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勤于检视学习所得,并在与他人的交流和争论中肯于修正或坚持自己的观点,以形成正确的理论认知。
其次,对分课堂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协作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不仅需要能担当洪流砥柱的精英型人物,更需要能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合作型人物。在对分课堂教学法的小组讨论环节,需要每一位组员表达自己的“亮考帮”,也需要每一位组员聆听其他组员的“亮考帮”,同时还需要大家一起凝练出本小组的“亮考帮”以供在全班讨论环节代表小组发言时使用。所以在对分课堂教学法的小组讨论环节,小组成员要能完成在既定时间内既能实现自身观念输入,又能接受他人信息,形成团队意志的目标,就必须要有团队协作意识,将团队视为一个整体,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个组员的输出环节和团队整体的输出环节。随着这一过程在教学中的反复实践,必然有助于培养的学生的协作意识,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善于合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