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军,梁怀宇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43)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普通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同时并存,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结构性矛盾突出,亟待高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匹配度和支撑度。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应用型人才、支撑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1-3]研究探索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找准痛点问题,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内蒙古民族大学自2010年以来启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面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强化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诚信教育,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逐步探索构建了地方高校“一引领、两驱动”的“三元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多方面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地方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就业质量不高。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动手能力偏弱,甚至出现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现象,学历越高,就业率越低。这说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本原因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有问题,在传统的“重教书、轻育人,重讲授、轻指导,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下,过度强调教育的“造器”功能,只见物,不见人,忽视了学生价值塑造;过度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知识灌输,学生缺少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忽视了创造性思维培养;过度强调系统化的学科知识的重要性,缺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忽视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才,所谓人才应该是“既成人,又成才;先成人,后成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教育非他,乃是心灵的转向”。我国东汉的许慎的《说文解字》关于教育的解释则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马克思也曾经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于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说明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关于教育本质属性的理解就是教人向善,真正的教育就是塑造人的灵魂和价值。离开了价值塑造谈教育,教育将不成其为教育,甚至会迷失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①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肩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必须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正确的“三观”,是成人成才的基础,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底线要求。“三观”不正的人,不可能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奋斗精神,也不可能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用之人。当前,各个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配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专业课教师也更加重视课程思政。但总体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三支队伍各自为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价值塑造方面缺乏有效协同。思政理论课教师与学生联系接触较少,不了解学生思想实际,未能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用;专业课教师不善于将育人元素与知识传授相融合,不能完全做到教书育人;辅导员单纯强调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不能协同配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发挥应有效果,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不强,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完全落到实处。因此,整合三支队伍力量,探索建立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构建有利于当代大学生价值塑造的课程思政共同体已势在必行。
现行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导致教学过程出现“单向度、固定化、简单化”的问题。也就是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向学生单向传授固定内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失去了主动建构知识的主体地位;讲什么、考什么,且多为一次性简单考核评价,将学生训练成为应试工具。这种以知识教育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弱化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与新一轮产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是格格不入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也就是说,教育固然不可能离开知识传授,但知识传授并非教育的目的,人学习知识的目的应该是利用知识和创造知识,变得更加具有创造性,更加智慧。如果不是这样,掌握专业知识就失去了应有价值,甚至变得毫无意义。正如德国科学家洪波尔特所说:“过量的知识也会给心智带来负担。作为心智的脂肪而储备起来的知识等同废物,只有变成了心智的肌肉才真正有用。”②
当前多数地方高校“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弱化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能动意识、创造意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斥教学全过程,弱化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末考过关”的考核方式占据考核主体,弱化了学生的综合评价,无法反映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4]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并存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深入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已迫在眉睫。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第四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面对高度不确定外部环境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运用既有知识创造新知识的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流应用型人才不能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主动对接企业和行业需求,通过专业共建,产教融合,在真实环境下,面对真实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
当前地方高校普遍没有找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方法来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课教师重视理论教学,行业、企业实践经历较少,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并且,由于缺少应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与机制,行业、企业人员很少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最终必然出现因为无法“做中学”而弱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因此,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企入校,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创设真实的培养环境,是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重教书、轻育人,重讲授、轻指导,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培养模式下,必然出现学生价值塑造弱化、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内蒙古民族大学坚持务实办学、开放办学、创新办学、特色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准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以课程思政共同体为引领、师生学习共同体和产教融合共同体驱动的“三元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了学生价值引领,提高了学生创新性思维,提升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为强化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学校打造了“一二三四”课程思政共同体,即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建设了两类课程、打造了三支队伍、采取了四项举措,形成了“三全育人”新格局。
1.抓住一条主线。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条主线,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坚持高等教育的初心使命,明确提出了“地方特色、区域一流、人民满意”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确定了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家国情怀、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总目标。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2.建好两类课程。学校在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不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强化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出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的建设任务和具体措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专业课教学中,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挖掘专业知识本身蕴含的育人元素,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行同行、协同育人,解决了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在育人过程中的“两张皮”现象。
3.用好三支队伍。学校打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育人壁垒,形成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三支队伍协同育人效应。实行思政课教师包联相关学院班级制度,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授课班导师,参与班级学风建设,指导学生学习实践活动,及时了解把握学生思想实际和动态,帮助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辅导员担任本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助教及相关课程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深度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专业教师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精心设计教学,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和时代性,强化专业课程的价值塑造和育人功能。
4.采取四项举措。为了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形成课程思政建设长效机制和“三全育人”新格局,学校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基层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学校发挥党支部的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把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党支部工作有机融合,建立课程思政建设由党支部书记和授课教师共同负责的“双负责人制”。党支部定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讨、集体备课、经验交流等主题党日活动,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打造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案例,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党支部全力推动系、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定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咨询和经验分享,引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二是教师培训服务课程思政。学校把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日常培训体系;搭建了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定期分学科专业开展典型经验交流、专题研讨、现场教学观摩、教学设计案例分享等活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和课程思政教学评比;充分发挥系、教研室、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定期开展学习讨论、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等活动。一系列的培训和活动持续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
三是诚信教育推动课程思政。学校经过10多年探索实践,建立了以大学生诚信价值塑造为目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和方式方法。将诚信教育有机融入课程、考试和生活之中,用课程教学塑造学生的诚信价值观,用日常生活教育滋养学生的诚信习惯,用诚信考试培养和检验学生的诚信品格,打造了《诚信人生》核心素质通识课,构建了“课程—考试—生活”三位一体诚信教育体系,完善了教学、管理、思政三方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落实落地。15年来,学校已组织2846个班级124089名学生,进行诚信考试16732场次,参与学生达54万人次。
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强化课程思政。为强化思想引领,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全校上下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通过集中专题学习、个人自学、主题党课、主题宣讲、专题班会、专题活动等形式,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必修课程,组织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推普支教等活动,拍摄了多部红色革命故事话剧和抗疫题材话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专题活动,切实增强“五个认同”。2021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被自治区四部委命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0支实践团入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选派524名学生和22名教师,组成了8个支教团深入通辽市87所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教学点开展支教工作。
为了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出台了《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深化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改革与建设方案》等文件和激励政策。确定了“政策引领,立项推动,先试点,后铺开,先培训,后教改,边改革,边完善”的课改思路。实施了“二三四五”课改工程,即从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职能部门横向联动,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纵向推进,横纵两条主线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从起步动员、全面推进、持续提升等三个阶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从信息化建设、教师培训、课程建设、学风建设等四个方面助力课堂教学改革;从经费投入、氛围营造、激励机制、评价反馈、技术支持等五个方面保障课堂教学改革。
学校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了师生学习共同体,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了“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完善了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强化了形成性考核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学习满意度普遍提升。
截至目前,学校课改课程达到927门,课改课程门数占必修课程总门数的70%,90%以上的在校生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被《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先后6次报道,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学校被评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课堂教学改革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2019年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牵头成立了内蒙古教师教育东部联盟,强化了与地方政府、教育局、中小学的合作,共建共享了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师范生协同培养模式。学校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中关村软件园、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深度合作,共建专业18个,共建实践教育基地239家,形成了“四共建四融合”的产教融合共同体。
1.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促进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融合。学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对标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企业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嵌入人才培养方案,解决学校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的问题。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围绕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建设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方案,制定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将企业真实的需要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共建师资队伍,促进教学研究与工程应用相融合。学校选派教师到中小学(幼儿园)、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聘请实践经验丰富、掌握行业前沿技术水平的中小学(幼儿园)、行业、企业一线人员承担教学任务,培训校内教师实践技能。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充实了双师型队伍,提高了校内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打造了一支优势互补、深谙行业趋势的校企联合师资队伍,满足了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3.共建实训基地,促进产业需求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学校积极引进企业优质资源,共同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训基地,把企业真实的案例和产业环境引入教学过程中,同时通过1-1.5年的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真正实现“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共建产业学院,促进创新创业与培养过程相融合。学校和企业根据各自优势,深度合作,以企业的生产链、技术链与服务链为教学和科研对象,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共同建设产业学院,发挥学校教师的科研引领作用和学校学生为企业发展提供后备人才的作用,教师与企业联合技术攻关开展研究,推广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企业生产实践。产业学院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并将创新理念、创业精神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课程思政共同体为引领,师生学习共同体和产教融合共同体驱动的“三元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地方高校专业和课程建设水平,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效果,增强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强化了课程思政建设和学生思想教育实效,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解决长期困扰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课程思政共同体、师生学习共同体和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三元共同体”的构建过程,契合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学校的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蒙医学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获批教育部“四新”项目9项,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40门,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建设混合式课程646门、在线开放课程182门、慕课29门。2018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民委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4项。
在师生学习共同体和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探索实践中,教师的教学工作状态和学生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转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明显提高。近五年的课堂教学优良率分别为89.9%、91.8%、93.3%、93.35%、98.38%,保持稳步提高状态。涌现了一批优秀课改成果和典型案例,教师发表教改论文757篇,获教学研究课题237项,5名教师分别被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评为“教育信息化优秀个人”和“智慧教学之星”。网络教学平台访问量由2016年的36万人次激增至2021年7月的698万人次,93.7%的学生认为信息化与传统教学的融合提高了学习能力,92.6%的教师认为提高了教学效果。学校积极落实“慕课西行”计划,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开展“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活动,中国文化概论、流行病学、基础护理学等4门课程已与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相关高校相关课程团队建立了共商、共享机制,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经受住了新冠疫情考验,学校线上教学平稳有序,效果良好,学生满意度达93.8%。
产教融合共同体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近五年,获得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56项;学生在学科创新方面获省级以上奖励1792项,其中国际级奖3项、国家级奖224项、自治区级奖1565项。毕业生就业率由87.6%持续增长至93.5%,据麦可思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内蒙古民族大学就业现状满意度、通用能力达成度和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稳步提升,均高于全国非“211”本科院校平均水平。2021年9月发布的中国公办大学创新创业竞争力排行榜显示,学校进入中国公办大学创新创业竞争力排行榜500强,位列第257位。
课程思政共同体打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两张皮”现象,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三支队伍协同配合,提升了思政育人效果。学校连续四年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评选优秀教师105名;获批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7门。学校“暖阳”义教公益助学团队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红色基因代代传•长征精神永放光”等4个实践团受到教育部、团中央表彰,2014级英语二班团支部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学校以诚信考试为抓手的思政教育,提升了学生的诚信意识,已有335个班级获得“诚信班级”称号,14637名同学获得诚信证书。近五年,诚信考试班考研率由15.6%提高到24.7%,平均考研率较普通班高9.1个百分点。《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对诚信考试予以宣传报道,诚信考试成果获国家民委、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元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2019-2021年,据武书连《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显示,学校将E类生源培养至D类、D+类毕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2-3个级别。学生考取研究生人数由2015年的431人增加至2020年的856人,增幅达98.6%。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近两届毕业生德育提升效果显著,均在97%及以上;毕业生通用能力达成度持续提高,2020届毕业生的通用能力达成度为92%,比2017届高3个百分点,比全国非“双一流”高校高6个百分点;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持续提升,2020届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为74%,比2017届高6个百分点,比全国非“双一流”高校高3个百分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大幅度上升,从2017届的68%增长到2020届的77%,2020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高于全国非“双一流”高校6个百分点。
[注 释]
①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第2版。
②[英国]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