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晨燕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废除贵族特权、确立平等公民权是现代社会相对于传统社会的重大进步之一,全民共享、公平客观的学校教育则是保证这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之成就从理想变成现实的基础。对于现代社会中千千万万家庭和个体而言,学校教育是改变命运、成就梦想、传承发展的关键路径。对于国家而言,学校教育同样是国富民强、长治久安的核心领域。正因如此,学校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使命与功能始终是公众舆论的焦点,也是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热点。本期四篇论文取材皆为欧洲教育研究大家享誉世界的名著,基于英国、法国、瑞士、德国社会的思考指向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学校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应当如何定位?承担什么样的使命?对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陈红燕博士撰写的《让生命的真实样态话说教育——导读博尔诺夫的〈危机与新起点:教育人类学论稿〉》,原著为德国著名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20世纪50、60年代公开发表的演讲稿论集。博尔诺夫基于战后德国学校教育的思考触及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基础问题:独立的学校教育如何参与现代社会成员的塑造?教育工作者如何善用危机引导儿童成长?教育如何以开放的姿态全面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博尔诺夫认为,教育与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紧密相连,但不附属于任何社会机构。享有“自治”的教育才能遵循内在逻辑,承担教化个体,帮助个体均衡成长的使命。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群体、个体危机可以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下,成为个体反思批判现实、获得生命成长的宝贵经历。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演进,教育必须具备开放、灵活的特质,善于捕捉涌现的各种需求,实现教化人格的道德使命。
博尔诺夫的论述为我们勾画了现代社会中教育塑造人与人性的本质使命,另外三篇论文则是以英国、法国、瑞士社会中教育体系的现实运行,呈现博尔诺夫关于现代教育使命的理想遭遇现实的过程,特别是学校教育如何背离“初心”,转而沦为社会结构再生产的工具。
程猛博士等撰写的《抵制的创造性与文化生产的失落——〈学做工——劳工子弟何以接继父业〉导读》和庄晨燕博士撰写的《法国教育体制与“国家贵族”再生产——皮埃尔·布迪厄〈国家贵族:精英大学与团体精神〉导读》,原著分别为保罗·威利斯和皮埃尔·布迪厄对英国和法国教育体制的社会结构再生产功能的经验研究。威利斯和布迪厄的研究如同被一分为二的瑰宝,只有将其合二为一,才能完整展现教育服务于社会再生产的运行机制。威利斯聚焦社会底层,出生工人阶级的“家伙们”在学校环境下创造“反学校文化”,虽然在教育体制内赢得了属于自身的空间,但最终在走出校园后,子承父业,成为新一代体力劳动者,失去了对世界的掌控权。“反学校文化”与工厂厂房文化之间的隐秘连接,是工人阶级子弟“主动”接继父业的制度、文化和阶级基础。布迪厄则把目光投向社会上层,阐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体系的运行如何以最隐秘和理性化的方式契合权贵阶层的需要,以学业文凭和象征资本为中介,构建“国家贵族”,保证权力支配阶层的世袭传承。布迪厄认为,共和国教育体制保证权贵阶层再生产的关键在于教育场域与权力场域的客观结构,以及行动者的心智结构与所在场域的客观结构之间的一致对应。威利斯与布迪厄的研究殊途同归,最终均落笔于教育体制导致社会结构再生产。威利斯描绘的工人阶级子弟的能动性“文化生产”为布迪厄围绕惯习、资本、场域构建的结构主义再生产故事补充了建构主义的灵动色彩。然而,两者在终点的黯然相聚促使读者再次回溯研究中呈现的英、法两国深层社会结构的凝滞和威压,从而对当下西方社会的种种危机有了更澄澈的领悟。
张敬京老师撰写的《何以评定学业卓越?——〈制造学业卓越:从课程大纲到评估实践〉导读》,原著是瑞士社会学家菲利普·贝和努1995年出版的关于学业评估的研究成果。贝和努的著作以持续近六年的日内瓦两所小学实证研究为基础,探讨学校教育如何在文化资本不平等的情境下,制造学业卓越和能力等级,通过构建学业不平等参与社会再生产。前文布迪厄的研究也涉及学业评估,贝和努的研究更加系统、完整地呈现了学业评估的复杂性。从这个意义上看,该研究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威利斯、布迪厄勾勒的学校教育参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的机制。贝和努将宏观与微观层次的分析有机融合,不仅探讨卓越规范的渊源和学业评估的实践,而且关注教学实践的组织、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别是主要行动者——学校、教师、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行动策略和逻辑。贝和努的研究打破了学校教育理性、客观、公正的表象,将“制造卓越”进程惯常隐于水下的真实图景充分展现出来。据此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为什么威利斯笔下的“家伙们”、布迪厄笔下的“国家贵族”必定走上子承父业之路。
上述四本著作的出版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但作品的现实意义不减反增。围绕遥远的欧洲社会展开的研究和思考对于我们理解学校教育在当下中国社会的使命和功能同样启发良多。四本著作穿越时空的魅力来源于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范式。研究者从研究选题到实证田野,不仅亲力亲为、深度参与,而且始终坚持凝视他者、反观自身的原则。研究者基于自身经历经验的反思,将自身融入研究进程的举措是成果直入人心、经久流传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