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美承
课程是教学的“主战场”,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介[1]。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明确要求大学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打造“金课”,杜绝“水课”,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然而淘汰“水课”,打造“金课”,首先需要明确“水课”的生成逻辑,才能找到剔除“水课”的针对性措施。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学者们更多地是从教育学的视角去分析“水课”的生成机制。然而,教育不是封闭的,还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来全面审视“水课”——这个高等教育领域的复杂问题。
何谓“成本管理理论”?在商品经济时代,企业通过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资源通过货币表现即成为“成本”。有效的成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节省资源,扩大再生产,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随着人们成本意识和成本控制意识的增强,成本管理的侧重点也由事后反映、事中控制转向事前预测直至目前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多环节相结合的战略化成本管理阶段[2]。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中,成本意识的增强是基础,获取成本效益是目的,进行成本管理则是必要的手段。本文的基本假设是:“水课”的产生是由于市场机制的负面影响,使作为“经济人”的教师和学生不得不控制各自在课程中的成本,进而在获得自身私利最大化的同时偏离了原来的课程目标。
“水课”这一概念到目前为止,学界并没有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界定。“水课”一词的产生可能还是大学学生在评价老师课程质量的时候所用的一种带有“戏谑”意味的口语化词语。从中国知网上以“水课”为主题进行文献搜索,然后进行文献分析,可以得出学者们对于“水课”的理解与诠释。
一般而言,学者们普遍认为“水课”就是老师教学态度差、老师课程管理松散、考核方式简单且容易通过的课程。例如,吴岩认为低阶性、陈旧性的课程就是“水课”[3];李志义认为,低阶课堂、灌输课堂、封闭课堂、重知轻行、重学轻思为“水课”的主要的组成要素[4]。刘进、林松月用Nvivo11.0 质性研究软件作为基础工具对互联网上关于“水课”和“水师”的2 264条讨论结果进行信息的提取和编码,分析得出水课就是“高校教学活动中未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具体课程”,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授课质量差、授课责任心缺失、授课水平低、考核方式不科学等具体方面[5]13。蔡映辉认为“挑战度低、难度不足、内容过时、教学效果差、以期末考试定成绩的课程就是‘水课’”[6]49。总体来看,一方面,学者们大多都是基于自己的经验理解,截取课程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归纳,形成了“水课”的定义;另一方面,学者们大多都是从教育学的角度阐释,定义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有侧重点的不同。
学者们主要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或者基于经验的思考去阐释“水课”的生成逻辑。汪雅霜、郝龙飞、钱蕾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采访了10 位学生和9 位教师来分析水课生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水课”是教师的个体特质、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课程本身的特征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7]。蔡映辉认为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中都存在“水课”,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规模、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价值认识以及高校对课程的战略规划几个维度分析了“水课”的产生原因[6]50。还有一些学者从微观上谈论了具体的某个课程或专业的“水课”产生原因和治理对策。除此之外,一些学者认识到需要从高等教育评估的角度去提升课程的质量。在已有的文献中,只有鲜少几篇采用了超越教育学的外部视角。潘浩、皮武从社会学的视角认为“水课”的产生是受大学场域压迫的结果[8];操太圣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消费者文化对大学课程的影响,并分析了“水课”生成的深层逻辑[9];田华文、李艳运用经济学中的博弈论论述了高校“水课”现象的产生机理[10]。但他们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水课”中的博弈属于零和博弈,即非合作博弈,是将教师和学生看做单独的个体进行分析。然而,不少从教育学的角度去分析“水课”的生成机制的学者都认为“水课”是教师和学生“共谋”的结果。可见,不同学科的学者对于“水课”的生成机制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这就为全面理解“水课”的产生原因提供了多方位的视角。
大学需要的是学识渊博、能“传道、授业、解惑”的一批大师,而不是一批只考虑自己私利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但是现状并非如此。基于经济学中“经济人”理论的启发,在“水课”中,教师和学生都会对课程投入尽可能少的成本以获得私益的最大化。“水课”中教师和学生的成本投入少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看起来投入多,但由于教师和学生重复劳动多而创造性劳动少导致教学质量反而不高;另一种是教师和学生重复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都很少导致的教学质量低下。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的成本投入的分析可以为我们理解“水课”的生成机制提供新的视角。基于管理学中的成本管理理论,我们有理由认为大学“水课”的生成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侵入,使教师和学生被功利俘获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公共部门为了化解财政危机和信任危机,维护社会的稳定,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纷纷展开了激烈的公共部门改革。公共部门的改革也对大学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削减了大学赖以生存的财政资助,使得大学不得不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去获得生存资金。随着市场机制逐渐渗透到作为象牙塔的大学之中,大学在办学理念、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制度的设计等层面都受到了市场机制不同程度的冲击。根据布迪厄社会学中的“场域”理论,“场域是诸种客观力量被调整定型的一个体系,是某种被赋予了特定引力的关系构型,这种引力被强加在所有进入该场域的客体和行动者身上”[11]。那么,生活在大学场域中的教师和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会被大学的功利主义牵着“鼻子”走,甚至是被金钱和利益奴役。为破解功利主义的影响,下面基于成本管理理论从课程成本意识,课程成本效益和课程成本管理三个维度进一步深入分析大学“水课”的生成逻辑。
成本意识是成本管理理论中的基本立足点,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基础。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成本意识,这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性行为。只有让企业员工树立了成本意识,才能实现对企业成本的节约和控制,进而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随着市场机制对大学的不良影响加深,使得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商品化”。因而教师与学生不仅是单纯的教与学的主体,也会逐渐意识到成本投入对获取效益的重要性。当师生成为了拥有成本意识的主体,成本意识反映到课程中即是“课程成本意识”。
教师劳动的价值具有模糊性、明显的滞后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因而,对教师劳动的价值的衡量难以做到量化。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检验,大学被要求能够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这样才能证明大学是有效用的。如果教育的商品化边界不加以界定,只是一味地关注可测量的指标而非深层的价值,如果大学一味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忽略了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那么教师与学生的课程成本意识都将逐渐加深,并最终被“利益”所俘获。
企业是追求利润的组织,因而单单使企业和工作人员拥有成本意识还远远不够。树立成本意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效益,并且追逐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是“经济人”。随着市场机制对大学不良影响的加深,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他们也讲求课程成本效益理念,也希望课程能够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但这种目的不是为了去实现课程既定目标而是为了获得与之相背的其它私利。“水课”也是具有效益的。从教师的视角上来讲,上一节“水课”成本是很低的。教师只需要照着事先准备的PPT 照本宣科,不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改变教学方法;部分课堂上只需要“满堂言”“填鸭式”教学;考核方式也不需要加以更新,甚至是重复使用多届学生用过的考题。对于学生来说,听一节“水课”的成本同样不高。学生只需要出席课堂,听课不专注甚至是偶尔逃课也不会影响该课程的通过与否;学习的内容上不用深入思考,期末考核方式或考试试题简单,甚至与历届考卷高度相似。因而在“水课”上,教师不需要投入过多知识、能力、时间和精力,那么就能为教师做科研等留存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市场主义的观念之下,大学被迫使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使得教师的职位晋升、工资和学术声誉受科研支配,因为科研成果比教学更能够快速和高效的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对于教师而言,“水课”是有效益的,而且实现了成本效益的最大化。同样,市场主义之下,学位和毕业证书、各种职业证书和各种职业经验是企业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对于学生而言,听一节“水课”不仅花费的时间精力少,而且由于“学评教”制度的存在最终还能轻易的获得更高的分数和绩点,这就能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有利于更好就业的事情,那么“水课”于学生而言也是有效益的,并且也实现了成本效益的最大化。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从“水课”中获得成本效益的最大化,“水课”在某些层面上反而会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那么“每到选课季,符合‘水课’特点的课程总会被同学们一抢而空,而对于那种要求多、给分严格的课,大家都是有多远躲多远”[12]的现象就是情理之中了。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在市场机制的不良影响下,随着自身课程成本意识的增强,他们会以课程成本管理为手段来追求课程成本效益,进而实现与课程目标相悖的自身私利的最大化。教学依托课程展开,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对于教师而言,教师上一门课程需要备课、上课和课后的考核与追踪。于学生而言,听一节课需要做好课前预习、课中聆听与思考以及应对课后的考核。从前文中已经分析到,教师和学生都会以最小化的成本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与企业的成本管理理论相对应,教师和学生也会基于对产出的期望对课程的投入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所以,教师在备课、课程讲授过程中和课程结束之后的考核中为了减少成本支出,进行成本管理,就会产生诸如“不备课、甚至让学生帮助备课、课件质量差、盗用其他人课件、上课讲些与课程不相关的内容、专业知识水平不足、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只会念PPT、缺乏责任心、课堂管理散漫、不尊重学生、态度不端、期末考试设置随意、成绩评定随意性强、成绩与贿赂挂钩”[5]11-12的现象和行为;学生为了在课程准备、学习的过程和参与课程结束之后的考核中尽可能付出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就会产生“逃课、上课讲小话、上课不认真听讲且不深入思考、玩手机、作业质量差、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甚至找上一届要试题、考试之后贿赂老师提分数”等现象和行为。总之,教师和学生的这种为了追求与课程目标相悖的私利就必然会导致“水课”的产生。
一方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是“经济人”;另一方面,根据梅奥的“霍桑实验”得出,人们并不总是受到金钱的激励,反而归属感、安全感和受人尊敬等属于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要更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因而应该注意到每一个人并不是单纯的“经济人”,还是“社会人”。因此,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治理大学“水课”不仅要满足教师的经济需求,还应注意教师和学生在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追求以最小化的成本实现自身最大化利益的“经济人”。对于教师而言,为了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线上线下优秀教师的课程、参与各种培训、写教学日记、进行学情分析以便于有针对性的教学等。这些行为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及财力。对于学生而言,学好一门课程需要学生在课堂内外不断地积极思考、解决各种课程学习的问题。例如,通过网络付费学习,或参与实践等多种形式以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等来提升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这些学习方式也需要消耗不少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是一笔较为昂贵的成本。由上述分析得出一堂好课必定是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真正的价值含量高的成本,因此,为了能够提升课程质量,可以建立对教师和学生课程成本补偿机制,来真正提升课程成本效益。
从教师一方来说,第一,学校应该以评估为手段,改革现有的“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机制,提升教学在教师绩效评价中的权重。第二,建立健全绩效评估机制。对于那些积极有效的备课、上课和课后辅导的教师,可以在职位晋升、荣誉称号的评定和绩效工资上给予倾斜。第三,建立健全教师帮扶机制。例如,在不占用教师的私人时间下尽可能提供各种免费的且高质量的培训,老教师和新教师的“一对一”搭对子,建立教师互助组,以及聘请名师、专家进行答疑解惑和指导等。
从学生一方来说,第一,应以考核为手段,改革现有的只注重最终的结果性评价的机制,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提升过程性评价在整个对学生考核中的权重。第二,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对于平时认真学习、课上积极回答问题与思考、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可以设置相应的荣誉称号,比如“学习榜样”。在奖学金的评定中也可以将课中的表现与最终的考试成绩分开,并加上综合实践活动按权重综合计算最终的成绩等。这样一来,就能让教师和学生意识到在课程中有效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是能够被补偿的。
首先,安全感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教师和学生对于课程的确定感和可控感。于教师而言,应该在尊重教师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让喜欢教学并且有优秀的教学技能的教师专心教学,而不用担心因为科研能力不强而被同行和学生瞧不起甚至是被大学抛弃,也应让喜欢科研并且有科研能力的科研工作者专注于科研。总之,学校管理者应该根据“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的逻辑把控教学和科研的教师数量,并做到动态平衡。于学生而言,一方面,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来适应变化着的市场需求,让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真正的知识和技能,而不会造成空有文凭但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困局面;另一方面,课程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纷繁复杂的社会中。
其次,归属感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教师和学生对于课程的责任感、忠诚度,并形成稳定的内驱力。从归属感的提升上看,第一,学校要通过宣传标语、工作文件、学校网站等加强宣传,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通过宣传来引导教师意识到教学的重要性,回归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之上,而不是只是会搞科研的“创业者”。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即课程知识掌握的好坏不仅影响就业前景,还会影响个人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第二,按班级建立教师交流平台,按课程的不同建立学生交流平台。彼此交流是提升教师和学生对于课程的归属感的重要纽带。各科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无论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都可以在教师平台上进行沟通,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这不仅能够增强教学氛围,还能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也可以利用学生交流平台共同讨论遇到的学习问题,互相请教,共同进步。
最后,从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来看,教学和科研是教师职责的统一体。于教师而言,教师不能只是因为科研成果丰硕而受人尊敬,教学也应成为教师获得他人尊重的主要渠道,只有这样古来以久的“尊师重教”才能蔚然成风。现阶段,随着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学生个性化越来越明显。因而应该通过主题演讲、诗歌朗诵、宣传标语、学校网站乃至社会媒体提升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敬畏之心。于学生而言,不只是最终的成绩绩点越高才会享受更多的尊敬,应该加强让学生意识到平时努力刻苦学习钻研的学生同样值得称赞,应让“尊重优秀”蔚然成风。
本文在厘清相关概念、现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成本管理的视角来分析“水课”的生成逻辑与解决策略。“水课”的产生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侵入、教师和学生课程成本意识的增强,使教师和学生不得不采用类似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思路来控制各自在课程中的成本,进而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实现既定课程目标所带来的结果。“水课”的产生是“市场主义”对于大学的侵蚀。从政府、高校到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意识到被“市场机制”“牵着鼻子走”对于高等教育质量和大学的发展都是贻害无穷的。因此,大学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在政府的引导之下,不能让教育过度商业化,要让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的正确轨道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