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元
(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天水 741001)
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发展的通知》出台之后,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进入快车道,“为什么转”“转到哪里去”“转什么”应该说大部分的高校基本解决,发展“呈现良好势头”[1];但“怎么转”尚在路上,很多还处于探索阶段。就东西部地区比较而言,随着转型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延展,无论是转型的价值认同、政策支持,还是高校内部结构优化、内涵提升,以及转型发展的阶段成效与实际进展,虽然西部地区局部和个别高校可能走得快一些,成效好一些,但整体比较,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转型发展明显滞后,转型中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表现突出。目前,面对新时代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立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的新起点,西部转型高校必须树立高质量转型发展观,立足西部实际,着力在提高质量、提高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切实推进西部高校高质量转型发展。本文从大学治理高质量转型发展高校内部因素的视角出发,主要就目前西部地区部分高校高质量转型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其路径创新进行探讨。
2019年10月21日,全国人大在分组审议《高等教育法》执法情况的报告时指出,高校转型发展存在“有方向、少路径,政策支持不够,缺乏典型示范引领”[2]等问题。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报告中列举的这些问题在西部地区具有普遍性。不仅如此,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相比,从学校自身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角度来看,还存在转型深度不够、内涵不足、矛盾集中、质量不高等问题和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困境一,定位含糊与对接地方需求不足的矛盾
转型高校都为地方性院校,发展基础、转型条件层次不一,区域发展和产业状况又千差万别,这使得转型既有特殊性、差异性,又呈现复杂性、多样性。随着转型深化,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些高校“在办学定位、办学思路上脱离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结构、培养模式等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生产和创新的实践相脱节”[3],一些高校定位仍是“大而全”,定位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与国家功能区划分、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相脱节,与地方需求有差距;或是定位清晰,但路径少,措施缺,特色不明显,优势不突出,转型成效不显著,地方政府和企业感觉不到学校转型带来的变化。
困境二,多重任务叠加与资源不足的矛盾
从纵向来看,西部转型高校随着改革发展基本办学条件变化明显,横向比较则差距较大。“在很多高校,办学条件只能维持基本的教学运行需求”。[4]转型高校中大部分都是新建本科院校,历史短、积淀少,基础薄弱,又深处欠发达甚至贫困地区,本级财政支持有限,学校自身既缺乏筹资渠道又缺乏筹资能力,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办学条件改善速度赶不上规模扩张速度,与应用型大学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实验实训条件的投入要求极不适应。近年来,尽管国家启动了不少西部支持项目,但总体来看仍是杯水车薪。如甘肃转型试点的6所高校中有5所高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有3所高校生均图书资料、2所高校校园生均面积、1所高校学生公寓生均面积不达标①。西部地区大部分的转型高校面临既要承担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扩充师资队伍,又要实施内涵发展、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任务,形成多重任务叠加、发展迫切但支持有限的矛盾。正如杜玉波在全国人大执法检查中提出的,“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较大,东部较强、西部偏弱,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而且存在‘标兵’渐行渐远、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和现象”,强调“特别是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老工业基地、民族地区高校经费投入不足,发展相对滞后”[3]。
困境三,高质量转型需求与教师队伍发展不足的矛盾
教师队伍是高质量转型的关键。高校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实质是为了培养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落实人才培养需求的难点在于要有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同时兼具一定应用能力的师资队伍。但在现实中,师资队伍短板十分突出。一是能力有待提升。转型高校的原有师资大都毕业于研究型大学,因缺乏应用型专业训练和对产业一线情况的了解,使他们长于学术研究和理论教学,而在实践教学和技能上成为短板。有学者对内蒙古5所转型高校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后认为,“教师的整体能力偏低,原来偏理论研究的学科还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播上,实践能力较低,教师的整体科研能力不强,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团队还未形成。”[5]二是高层次人才缺乏。受地域条件、发展阶段、事业平台、经费短缺等因素的制约,西部高校在吸引、稳定人才上比较困难。如从博士学位占有教师比例来看,很多高校仅为个位数,譬如,甘肃6所转型高校中博士占专任教师比例均在20%以下,其中有4所占比10%以下;很多转型高校省级人才都很稀缺,国家级人才就更是奢望了。三是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一方面是很多高校编制不足、教师总量不够,西部12个省区中,有9个省区普通高校生师比高于全国17.42的平均值[6],甘肃6所转型高校的生师比均达不到18:1的要求,最高的达20.77:1。另一方面,传统基础学科和专业如历史、外语、物理、生物、化学的教师相对充足,但新兴专业和应用型较强专业,如人工智能、物流、大数据、网络安全、自动化、土木工程等方面的教师急缺,结构失衡。四是“双师型”队伍不足。一方面是西部高校用人机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高校资源短缺,导致很难聘任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师型”教师。很多本科高校的“双师型”教师占比低于10%,远远达不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有关“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五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很多转型高校都把有限的编制用在高层次教师的引进上,管理队伍、实验技术和教辅人员缺乏,队伍之间缺乏协调发展。六是人才队伍稳定困难。随着高校间竞争加剧,西部高校人才流失成为常态,出现引才难、留才也难的双重困境。
困境四,学科专业同质严重与产业需求对接不足的矛盾
高质量转型根本的要求是专业要与市场对接与产业相对应,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同质化严重。全国人大在执法检查报告中指出,“高校同质化现象依然突出,一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雷同、重复,跟风设置门槛低、投入少的热门专业”[7]。学科专业的同质化严重、特色不足、互补不强是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地区转型高校的普遍问题。二是学科专业内涵单薄。转型高校大都是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学科专业快速增长期,大部分高校学科都在6大门类以上,涵盖了四、五十个专业,发展过快,积累不足,内涵单薄,很少有省级以上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一流专业。三是新兴专业较少。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及其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一些高校苦于资源、师资、实验实训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新兴专业申办受到制约。四是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转型是新生事物,没有更多的经验可循,多数高校处于探索阶段,人才培养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实验实训体系、管理体系、文化体系等育人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完全实现与市场需求和产业实际的无缝对接,有的只是停留在形式改革上,育人体系的整体内涵没有根本性的变革。
困境五:课程内涵不足与需求多元之间的矛盾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构成专业的单元细胞。高质量转型的核心在于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过程、培养体系的转变。应用型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就是与生产环节、岗位职责、产业技术相吻合,如果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脱节,培养的人才必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但目前转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课程设置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课程开设路径不科学。学术型专业课程开设遵循其学科学术体系和知识体系,而应用型专业课程开设则须依据产业需求、生产环节导向,体现产教融合,这就决定了开设课程不能仅由高校“闭门造车”,而应该广泛吸纳企业和生产一线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参与课程设置,通过校内与校外联姻、理论与实际结合、知识与岗位对接,才能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相一致的课程体系,但许多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还是以学术型思维设置应用型课程。二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受已有师资所限,在课程开设时偏理论的课程较多,应用实践及实验实训和技术创新的课程偏少,课程结构与应用型目标不匹配。三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课程不足。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高素质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东部高校相比,西部转型高校个性化课程的开出率比较低,甚至有的高校受资源所限,除了规定的通识课程外,很少开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四是实践实训课程严重不足。教育部对实践实训或实验课程的开出率最低要求是30%。但西部转型高校中,有的高校甚至连理工科专业的实验实训开出率都不足30%,更不要说文科专业。教育部对应用型的工科专业,其实验实训课程开出率要占课程学习时数的90%,现实情况与教育部的基本要求差距较大。以上问题使得许多西部转型高校成为“一本书大学”[4]。
困境六:高质量新目标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不足的矛盾
一是新的制度和机制尚不健全。高校高质量转型不是某一方面的转型,而是一个全方位破旧立新的过程,从办学思路、目标定位、人才规格、培养路径、学科专业、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服务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都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转型的复杂性和难度可想而知,西部高校在高质量转型中的建章立制短板突出,新的制度体系还没有有效建立起来。
二是治理能力还不能满足高质量转型发展实践的需要。转型高校的管理队伍与其教师队伍一样,缺乏生产一线和社会管理一线的实践经历,其“书院”气息较浓,在高质量转型中之所以出现很多问题,与治理架构的不完善、管理队伍的先天不足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欠缺不无关系。
三是管理重心过高。转型高校很多原来都是学校“一级管理”,学院基本为“虚”,少有人、财、物和教学、科研的配置权管理权。但专业与产业链相对应、课程设置与生产环节相衔接,恰恰需要学院层面有一定的自主权。管理重心过高,制约了学院积极性的发挥。
四是缺少应用型大学文化。“一所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熏陶和催化作用,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8]大学文化是一个日积月累不断积淀的过程,随着转型深化,原有大学文化和应用型大学之间出现不相一致、不协调、不匹配的问题,乃至出现已有大学文化不能支撑新的办学定位和目标要求的现象,出现校院文化建设的张力,应用型、技能型和“工匠精神”等价值理念和目标导向不能完全渗透到师生思想、言行之中,也存在对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内涵本身理解不深不全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形成高质量转型的自觉文化生态。
西部地方高校高质量转型中产生的这些困境和问题有其深刻的根源。张应强认为重学术轻应用的思想观念、就业率主导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计划和市场并存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带来转型困境。[9]朱建新认为,高校转型受政策惯性、学术价值和市场规则等三重困境的制约。[10]表面看,西部高校转型治理中反映出的这些问题是学校定位、改革、转型深化的问题,但深层的原因还在于高校转型质量不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限,在于人们对应用型高校认同度、高校贡献度、制度惯性和办学自主权缺失、学术思维定势、信息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认识不足。
不可否认,比较普通高等教育,社会上产生对应用型教育,尤其是职业院校价值认同的矮化现象。这种状况一方面导致师生对转型产生抵触和矛盾心态,对未来信心产生不足和担忧,主体转型的内生动力削弱,甚至产生人才的流失和不稳定;另一方面导致在社会上出现对应用型教育尤其对职业院校排斥现象,认为其社会地位低下,认同度难以提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意识总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是对现实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应用型高校尤其是职业高等教育作为新的存在形态,作为新生事物,对其认知程度相比较传统普通高校自然要低。同时,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传统普通大学的价值认同已固化为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认识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切社会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还得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11]。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11]。社会上之所以对应用型高校特别是职业教育产生多元化的认识,根本原因在于转型质量不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能力有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不过是物质存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人是生产力中的关键因素,而教育则是人之成为关键因素的基础,教育质量如何决定了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贡献,转型高校质量提高了,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贡献提升了,其社会地位自然随之改变。客观地讲,转型高校尚处于转型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之中,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尚处于培育激活阶段,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认同和看法也是情理之中、符合发展规律的。
公共政策理论认为,人们对政策的认知认同有一个过程,对已有政策一旦形成认同则具有很强的认同惯性,而对新的政策的认同则具有迟滞期,新老交替是不断转化的渐进过程。“同其他公共政策一样,形成以应用价值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取得系统内外认同,还需要很长时间”。[10]特别是在学术型普通高校“一家独大”、国家又强势支持的状况下,要提高对应用型高校的地位、改变传统看法何其艰难。这决定了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高校在转型阶段对原有高校的认知具有一定的惯性依赖。
作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转型高校,对外须明确与政府、企业、社会的权责关系,对内须理清教师与学生、学术与行政等各种利益主体的权益,这些均需要具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办学自主权下放成效显著,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我国的体制决定了政府政策指挥棒的权威性和重要性,长期以往高校形成政策执行的惯性和政策依赖。二是我国高校权力与责任的失衡,“各种法律关系的不明晰导致高等教育的无序发展……大学自主权的范围,因法律的规定过于原则而呈模糊状态”,[12]导致大学在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改革不到位、权责不明晰的状况制约了学校能动性的发挥。
无论学术界、高等教育界还是社会大众心态,传统的重科研、轻教学,重学术、轻应用的状况尚未彻底改变,动辄比SCI、比ESI,矮化“应用”“技术”,忽视科研人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贡献,这种传统的思维定势在学术上带来对应用型高校的认同困境。
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深刻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为社会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转型高校一方面面临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挑战,竞争加剧,但西部地区落后的发展阶段给转型高校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竞争困境,同样的问题西部高校可能要付出相比较东部高校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努力,这是不争的事实。
高质量转型发展是深层次的变革,从学校内部因素来讲既涉及治理理念、价值观念层面,也涉及发展战略、实施策略层面,还涉及治理具体措施、路径发展层面,核心是树立起科学的高质量转型观,以创新驱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从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来看,推进高质量转型关键要正确理解转型的内涵,树立科学的高质量转型观,建立与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
一是建立高质量转型观。高质量转型发展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布局结构、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变革,也是转型高校自身全方位、立体式、深层次的一场革命,这必然带来转型高校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的全新变化。面对新时代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立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的新起点,深度转型必须深刻理解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本质内涵,建立与应用型、技能型院校相适应的理念观念,赋予其全新内涵。高质量转型观的核心就是高质量发展,目标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其基本要求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强化价值认同,设定合理发展愿景,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达到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转型“既要超越专科教育的发展模式,也要摆脱对学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追随和复制,努力探索新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和学校发展路径”[13]。
二是坚持高质量转型发展和内涵发展相统一。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内涵发展不仅是国家使命,也是目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对于转型高校来讲,内涵发展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走提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使学校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公平上协调发展,追求最大边际效益。另一方面指转变原有普通学术型模式为应用型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学科、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治理体系,实现从外延到内涵的转变。因而对于转型高校而言,高质量转型发展实质也是内涵式发展,是新建本科高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基本路径,高质量转型发展必须始终把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作为核心贯穿始终。
三是构建自觉的高质量转型文化。高校是转型的主体,转型成功与否、成效如何、进度快慢关键在高校,转型高校要始终坚守信心信念,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怨天尤人,而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下功夫做好自己的事情。西部转型高校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执着和定力,矢志不渝,坚定坚守。要始终坚持高质量目标,努力构建高质量转型文化、应用型大学文化,以文化的力量助推高质量转型。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的力量根源在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所带来的凝聚力、感召力、感染力,要着力建设高质量转型发展文化自觉,优化高质量转型生态,形成高质量转型的价值共识。
四是坚守围绕区域做文章的战略定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方向是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这决定了转型高校与所在地区的利益共同体关系。转型高校要树立校城一体、与区域同命运的共同体意识,立足区域,始终围绕地方做文章,在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上下功夫。如兰州大学始终坚持做西部文章、建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围绕西部冰川、沙漠、民族、宗教、生态、产业做文章,走出了一条在不发达地区创办一流大学的路子。云南大学围绕西南民族和东南亚经济、石河子大学围绕绿洲农业、塔里木大学围绕塔里木生物多样性、新疆师大围绕中亚新疆、天水师院围绕陇东南文化和生态、西藏大学围绕生态学等做文章,都取得丰硕成果。
从发展策略、深化改革来看,高质量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全局思维,关键是要做好谋划,落实供给侧改革,实现差异化、特色化错位发展。
一是完善定位、明晰愿景。地方高校高质量转型发展要始终坚定服务区域、行业的定位,认清转型的目的就在于提高服务地方的发展能力。定位清楚,才能明晰在哪里、去哪里、怎么去的问题,同时要根据发展状况不断调整完善。
二是要善于把地域优势转化办学特色。西部地区相比较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存在不少劣势,但西部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西部地区有边疆文化、绿洲文化、草原文化、红色文化、屯垦文化、口岸文化等,文化多样,绚丽多彩;民族众多,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均集中在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我国跨国民族聚集相对集中的地区;西部地域辽阔,具有各类地质地貌,横跨我国热带温带,具有丰富的矿产能源资源、生物资源,多样性特征突出;西部五省区与14个国家和地区相接壤,我国陆路口岸主要集中在西部,具有陆路贸易的先天优势;西部处于“一带一路”的黄金地段、桥头堡;西部还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尤其是像青海的盐业、新疆甘肃的石油化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云南的现代农业、内蒙的畜牧业、沿边的口岸经济等都具有先天产业优势,等等。西部地区所有这些特点都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独特条件,这些独特的优势为西部高校高质量转型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区位优势和良好舞台。
三是聚焦聚力,特色发展。潘懋元强调,“地方高校尤其是有实力的地方院校应该根据自己特色和区位优势,设定差异化战略目标”[14]。转型发展高校一般都办学历史短,积累少,前期办学基本是跟着研究型大学的思路走,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办学质量都无法和研究型大学相比,必须坚持差异化、特色化、错位化发展之路,该放弃的必须放弃,该有作为的也要毫不犹豫。但同时注意一方面自己办学形成的积累特色、比较优势不能丢,不是学校转型了所有的专业、所有的学院都要转;另一方面也要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有限的资源在个别点上实施突破。高质量转型越来越需要行业、地域特色,越具有行业性、地域性就越具有特色性、不可代替性和高质量性。
从发展路径、创新举措来看,西部转型高校情况各异、差别较大,关键要因地因校制宜,以创新驱动高质量转型,可以说,高质量转型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
一是打造特色师资队伍。高质量的转型必须有高质量的师资作保证。一方面西部高校要下功夫引进高层次人才,在这方面,要紧盯自己所需学科专业的人才,提高引才的精准度;紧盯本省本地区在外深造的学子,他们更易学成回家乡干事创业;紧盯西部高校培养的人才,同时要真正打破唯学历学位的标准,紧盯已经在岗位上工作多年富有经验的人才,特别是双师型人才。另一方面,转型高校年轻教师居多,要加大对青年教师高质量转型发展认同度的引导,使他们全面理解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内涵要义,鼓励和支持年轻教师读博士、进修、访学,鼓励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业合作,以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能力,加快教师高质量转型步伐。
二是重构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转型发展触及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核心是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科知识要求和社会需求重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重塑培养模式,明晰学生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构建新型课程和培养体系。西部转型高校差异很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各不相同,这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和差异化,要防止出现趋同和同质,努力构建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实质是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的变化上。要紧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区域的发展定位和战略规划、国家功能区的划分,紧盯产业转型升级、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新模式、新业态、新需求。新变化必然催生一批批新兴职业而逐步淘汰一批批老旧职业,必然带来对人才规格、层次、专业以及内涵的变化。高校必须适时而动,提高大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和支撑力。要下功夫提高专业内涵,改变基于基本条件办专业开课程而不是根据社会市场需要办专业开课程的传统思维,坚定和落实以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为导向的办学使命。
四是提高课程内涵层次。根据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解决教学过程学术含量不高、创新性缺乏、实用性不强的问题。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设置的优化与构建不仅仅要考虑其教育价值与文化价值,更要考虑其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15]。要着力提高课程含金量,促进课程教育价值与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政治价值的相统一。优化课程结构、研发新兴课程,始终使课程能及时动态反应社会需求。鼓励进行高质量应用型研究和技术研发,鼓励将学术成果转化吸收进教材和课堂。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网络正在加速改变教育内涵、教育深度和教育质量的机遇,推动数字教育普及化,培养学生的数字认知、数字素养,形成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数字能力,掌握就业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必须的数字工具。
五是构建新型治理体系。科学完善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制度和组织保障,以大学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育人质量提高、大学高质量的发展是实现高质量转型的必然选择。“大学治理是多主体交互参与、共同治理的过程”。[15]一方面要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教师、学生的主动性,着力形成内外多元参与共建共治治理格局。同时,西部地区转型高校很多处于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具有民族性、边疆性、多元文化性等特征,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既要遵循教育一般规律,又要兼顾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特殊性,遵守民族工作的规律”[16],着力构建适应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治理体系。
六是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质量转型发展办学成效的检验标准。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显性部分体现育人使命,党建、思政工作、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校风学风的养成作为隐形部分体现育人任务,共同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转型是否是高质量的转型,关键看培养的人才是不是高质量的人才、是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高质量转型发展要始终把育人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体系。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动力和保证”。[17]西部转型高校作为西部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是否成功、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转型高校的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也关乎西部地区、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繁荣发展,关乎我国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西部转型高校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高质量转型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转型高校应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深化综合改革,始终坚持高质量转型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中提高服务本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的转型发展。
[注释]
①文中所引甘肃高校数据均来自天水师范学院、兰州城市学院、河西学院、陇东学院、兰州文理学院、兰州工业学院6所转型试点高校2017-2018年、2016-2017年本科质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