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正堂
《构建初中语文课堂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为扬州市“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在市、县各级教育部门及市教科所、区教研室等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学校课题组成员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实验活动,研究工作进展顺利,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为课堂评价体系的全方位建立奠定了基础。
一、构建了评价体系与素养培育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利用初中语文课堂评价体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部分,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关于优化评价体系,在工作中我们主要分两个步骤展开:一是利用好现有的评价体系,积极开展案例研究;二是积极利用研究成果,尝试加强体系,提升功能的实践程度。
二、形成了指向核心素养的整体评价标准
评价体系中所涉及的标准,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强的指向性,以目标+过程+效果为载体的评价模式,能够容纳较全面的评价内容,这些内容很多都能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产生关联,能够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发展特点,进一步推动评价体系促进力量的增强。
三、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与侧重点
1.改变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评价从多个维度展开,如对学习目标、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能力等多个层面,不同的课型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重点要求课堂环境和谐、目标设定合理、教学内容适切、教学过程严实、学习方式多元、学习效果显著等方面进行课堂评价,这几个方面也引导教师改变课堂教学结构。
2.帮助学生掌握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根据学习目标,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课堂,解决了这些问题后,再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课堂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让学生动手。
四、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方式
我们曾在研究中以语文学科为例,借助观察、问卷、统计等诸多方式展开了简单的测评,测评结果能够印证几个结果。
1.因为评价体系的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习惯明显增强。
2.当面对开放性与探索性问题时,学生会受到评价的影响,自觉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问题场景之内,这体现出他们逐步具有了活跃的思维与实践能力。
3.因为评价体系的因时、因势变化,课堂增加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比重,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适应性也逐步提高,这为他们开辟了比较广阔的学习渠道。
五、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有機性
在教学评价体系的促进力量影响下,教学过程的有机性更强,在学习目标保持不变的同时,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的过程不再生涩,而是置于具有一定复杂性问题情境中的可能性,能够分别着眼于不同侧面,保证教师的教法更加应对自如,学生的学法更加强调自主分析与协作探究的方式应用。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实践当中慢慢积累的。对于每一堂课中自己的评语用得怎么样,学生的收获如何,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都应该认真总结,写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后记,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本文系扬州市“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构建初中语文课堂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16/N/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