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粳3908”在太仓市的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6 19:18杨海燕杨云娣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太仓市结实率全生育期

杨海燕 杨云娣

(1江苏省太仓市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中心,太仓 215400;2江苏省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太仓 215400)

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优质水稻种植以熟期较晚的中熟晚粳品种为主,在秋收时常遇连续阴雨天气而延误秋收、秋播时机,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在生产上取得主动,太仓市在稻麦产业技术体系示范推广基地,开展了水稻新品种筛选与示范推广工作。其中,“南粳3908”在太仓市的种植表现突出,兼顾了熟期、抗性、品质、产量等优势,可用于替代部分水稻“老”品种在太仓市进行推广种植。因此,笔者拟对“南粳3908”在太仓市的示范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和介绍,以期提高广大农业工作者和种植大户对该品种的认识,进而促进该品种在太仓市的推广种植。

1 品种介绍

“南粳3908”(审定编号:苏审稻20180012)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等选育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偏上,群体整齐度好,抗倒性强,穗大,叶色中绿,叶姿挺,成熟期转色好[1]。

2 “南粳3908”在太仓市的示范种植表现

太仓市于2018年开始引种“南粳3908”,当年在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太仓推广示范基地品比田中种植2 766.67 m2,2019年扩大示范面积,在核心基地种植8.27 hm2,2020年在核心基地示范种植7.47 hm2,并在全市扩大种植面积至3 113.33 hm2,当年“南粳3908”种植面积占全市水稻种植总面积的28.3%。具体种植表现如下。

2.1 全生育期短

“南粳3908”在太仓市示范种植,表现出成熟期早、全生育期短的特点。据统计:“南粳3908”于2018年5月25日播种,6月8日栽插,8月28日抽穗,10月29日成熟,全生育期为157 d;于2019年5月25日播种,6月10日栽插,8月26日抽穗,10月28日成熟,全生育期为156 d;于2020年5月24日播种,6月9日栽插,8月26日抽穗,10月26日成熟,全生育期为155 d。

2.2 有效分蘖率、结实率、千粒重均较高

“南粳3908”在太仓市示范种植,表现出有效分蘖率、结实率、千粒重均较高的特点。据统计:2018年,“南粳3908”每667 m2基本苗数6.3万苗,每667 m2最高总茎蘖数29.7万株,每667 m2有效穗数20.51万穗,有效分蘖率69.06%,株高103.5 cm,每穗总粒数119.9粒,结实率96.9%,千粒重28.77 g;2019年,“南粳3908”每667 m2基本苗数7.8万苗,每667 m2最高茎蘖数26.6万株,每667 m2有效穗数23.53万穗,有效分蘖率88.46%,株高102 cm,每穗总粒数103.8粒,结实率96.7%,千粒重30.30 g;2020年,“南粳3908”每667 m2基本苗数6.48万苗,每667 m2最高总茎蘖数26.8万株,每667 m2有效穗数20.2万穗,有效分蘖率75.37%,株高108 cm,每穗总粒数135.8粒,结实率93.0%,千粒重28.27 g。

2.3 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

“南粳3908”在太仓市示范种植,表现出产量和经济效益均较高的特点。据统计:2018年,“南粳3908”种植2 766.67 m2,平均每667 m2实际产量为650.05 kg;2019年,“南粳3908”种植8.27 hm2,平均每667 m2实际产量为716.00 kg(比大面积生产增产14.9%),平均每667 m2经济效益为969.2元(比大面积生产增收19.1%);2020年,“南粳3908”种植7.47 hm2,平均每667 m2实际产量为716.90 kg(比大面积生产增产15.9%),平均每667 m2经济效益为976.2元(比大面积生产增收20.0%)。

2.4 稻米品质较优

“南粳3908”在太仓市示范种植,表现出稻米品质较优的特点。据统计:在2018年开展的水稻品种评比品尝活动中,“南粳3908”的外观和食味品质综合评分仅次于“苏香粳100”,居11个参评水稻品种第2位;在2019年组织开展的水稻品种评比品尝活动中,“南粳3908”的外观和食味品质综合评分仍位居8个参评水稻品种的第二。此外经检测,“南粳3908”的米质理化指标为整精米率67.8%、垩白粒率20.0%、垩白度3.8%、胶稠度90.0 mm、直链淀粉含量10.1%,米质较优。

2.5 其他综合表现较好

“南粳3908”在太仓市示范种植,综合表现为:株型紧凑,叶姿挺,群体整齐度好,籽粒饱满、结实率高;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好,虽感白叶枯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但除在2019年有纹枯病中等发生外,均无其他病害发生;全生育期较为省肥,管理方便,2018年、2019年、2020年每667 m2总施肥量(折纯氮)分别为19.15、18.60、20.55 kg。

3 “南粳3908”在太仓市的高产栽培技术

3.1 播前准备

“南粳3908”在太仓市种植,宜采用大棚育秧,按秧田∶大田=1∶(80~90)的比例备足秧田,育秧基质宜选用“丰绿稼”牌水稻育秧专用基质(其蓄水性好,便于进行大棚喷滴灌)。育秧前半个月清理连栋大棚或单体大棚内栽种的蔬菜等前茬作物。按照前茬作物的熟期、收获时间和大田耕整进度,确定“南粳3908”的大田实际栽插时间,然后按照秧龄(14~16 d)确定播种日期。播种前选用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0 g+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 g,兑水5 kg,浸种4 kg,浸48 h即可。浸种完成后,将稻种沥干(不需淘洗),直接置于室内或大棚内上堆催芽,谷堆底部与上部要用无纺布铺垫和覆盖,以利于保湿、保温,大棚内稻种催芽需24 h、室内稻种催芽需48 h,待种子破胸露白后即可进行播种。

3.2 精量播种

采用水稻流水线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前需做好机械调试,并确定种子播量(每盘播芽谷150 g左右)。秧盘底土厚度一般在2.5 cm,每667 m2大田播28~30盘。播种后覆土厚度为0.3~0.5 cm(以盖没芽谷为准),并立即浇水(以秧块底墒淋湿为准),然后摆盘于大棚内。

3.3 苗期精准管理

播种后至秧苗1叶1心期(播后7 d左右),要适时补水保湿,以利于齐苗匀苗。在秧苗1叶1心期后应适当控水,以防秧苗徒长,提高秧苗根系盘结力。

棚内温度管理:出苗期、齐苗期温度控制在30℃左右,1叶1心期温度控制在25~30 ℃,2叶1心期温度控制在25 ℃左右。若棚内温度比外界高5℃以上,宜通过打开棚门、裙膜、天膜和启动棚内排风扇等方式,加大空气对流,以降低棚内温度;若遇高温天气,应适时覆盖遮阳网,以降低棚内温度。

3.4 精准栽插

3.4.1 精细整地

大田整地要求做到“平整、洁净、细碎、沉实”。具体为:在秧苗移栽前6~8 d进行大田整地,将前茬小麦秸秆切碎至长度在10 cm以下并匀抛至土表,机旋耕深度达12 cm以上,上水泡田2 d,再上水耙田并平整田面,然后用除草剂封杀并沉实2~3 d,即可进行栽插。

3.4.2 秧苗准备

根据机插时间安排起秧时间。采用运秧架将秧苗运至田头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要求做到随起随运随插,尽量减少秧盘搬动次数,避免运送过程中秧盘挤压和变形、秧苗折断。

3.4.3 精准机插

采用高速插秧机按照行距30 cm、株距12 cm的密度进行机插,且为提高低节位分蘖比率,以浅栽为宜,栽插深度在1~2 cm,每667 m2栽种1.7万~1.8万穴,每穴插4株左右,确保每667 m2基本苗数在6万~8万苗。此外,还要求插苗均匀、深浅一致,漏插率≤5%,伤秧率≤4%,漂秧率≤3%。

3.5 精确肥料管理

“南粳3908”在太仓市种植,全生育期每667 m2施纯氮20 kg左右(基蘖肥∶穗肥=5.5∶4.5),N∶P∶K=1∶0.3∶0.5。具体为:基肥每667 m2施45%复合肥30 kg;分蘖肥在机插后1周每667 m2施尿素15 kg左右;为达到在一定氮肥水平下水稻灌浆结实期增氮增钾控磷的目的,促进籽粒充实饱满,提高稻米品质,穗肥施用要求促保兼顾、以促为主,一般在主茎叶龄余数达3.5~2.5叶、叶色正常褪淡时,每667 m2施(N-P-K=19-9-19)高氮高钾复合肥30 kg+尿素7.5 kg;在穗肥施用的基础上,结合穗期防病每667 m2喷施“珍硅”速溶硅肥125~175 g,以提高水稻结实率,提高大米的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

3.6 精确水分管理

机插后间隙露田,以水调肥气,以气促早发根、早分蘖;够苗后及时休水搁田,控制每667 m2高峰苗数不超过35万苗;孕穗期不断水;灌浆期间歇灌水,以养根护叶,活熟到老[2]。

3.7 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3.7.1 防治关口前移

通过水稻种子播前处理技术,解决恶苗病等主要种传病害;并在移栽前喷施送嫁药防治螟虫、灰飞虱,以控制水稻生长中前期的病虫为害(可减少大田用药1~2次);移栽时采用栽前封杀技术封闭除草;移栽后1周每667 m2用3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直播宁)100 g结合分蘖肥一起撒施,以防除大田杂草。

3.7.2 开展物理、生态和生物防治

采用灯诱、性诱等物理措施诱杀螟虫成虫;种植香根草、芝麻、大豆等蜜源植物引诱螟虫产卵,以减少螟虫的田间发生量;合理减施氮肥,实施“早促、中控、后重”的精确定量施肥模式,避免水稻植株生长过于嫩绿,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田间生态条件[3]。

3.7.3 农药防治

要求利用水稻的补偿作用,减少田间用药次数,且宜使用井冈霉素、多杀霉素等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以减少田间化学农药的使用量[3]。具体防治措施为:分蘖期在搁好田、控制稻田合理有效苗数的基础上,于7月中旬每667 m2用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 mL+24%井冈霉素A 20 mL+60%烯啶虫胺6 g进行病虫防治;于拔节期(8月上旬)每667 m2用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 mL+25%甲维茚虫威5 g+25%吡蚜酮20 g+24%井冈霉素A 20 mL进行病虫防治;于孕穗期(8月中旬)每667 m2用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 mL+50%呋虫胺15 g+60%井冈霉素5 mL进行病虫防治;于破口期每667 m2用12%井冈蛇床素50 mL+6%春雷霉素60 mL+6%乙基多杀菌素20g进行病虫防治。

3.8 应用抗逆技术

为防止水稻植株倒伏而影响产量,可在水稻拔节前每667 m2用春泉矮壮丰120 g兑水30 kg进行喷雾。

3.9 适时收获

待田间“南粳3908”多数稻穗变黄、95%以上籽粒转黄时,即可在晴好天气及时进行机械收获。一定要避免割青,以免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太仓市结实率全生育期
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园
吹笛记
大爱有光
成长在四小的沃土上
——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灵巧教师”团队建设掠影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辐照育种杂交水稻Ⅱ优838的耐热性鉴定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