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报道“三部曲”出炉记

2021-12-06 16:56李立峰
法治新闻传播 2021年3期
关键词:申诉人三部曲听证会

■李立峰

记者从不跑空路。这是我从事新闻宣传六年来最深刻的体验。2019年以来,有幸参与了三次控告申诉工作的报道,其间经历,心潮澎湃。

一方面,这方面工作以往说得少,读者了解不多。如今成为检察工作重心,也成了工作亮点。这说明任何一项工作,只要用心用力,都可以做成品牌。同时,深入了解之后,就越发觉得,控申检察官真不容易。

另一方面,传统检察业务接触社会面并不广,相对其他部门而言,如果没有涉案,特别是涉刑,不少老百姓不了解检察,不知具体职能,完全可以理解。但新时代,“四大检察”样样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特别是控申检察,是窗口,是接待老百姓的第一线,关乎群众眼中的第一印象。态度如何、能力如何、效果如何,关乎检察形象和检察公信。

如何报道好这一职能,不少人有“既跃跃欲试又无从下手”的感觉。但当工作来临,如何拿下,成为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如何答好这张试卷,我分享一下个人经历。

报道公开听证

第一篇报道是刑事申诉的公开听证。接到这个任务是在出差的路上,当时刚下飞机,就接到紧急电话,要求陪最高检第十检察厅负责人从机场直接去办案地。我把行李托付给同事,从机场直接就出发了。

说实话,对于履行好这次报道任务,心中并没有底。作为一项新生制度,之前的报道屈指可数,赶紧搜来恶补。一路上,不停地和办案人聊天,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背景。

次日听证,整整一个上午,我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听证会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可以用入脑入心来定义。我还抓住有限的听证评议时间,采访了申诉人代理人、听证员、人大代表,还有办案人。一个司法为民的暖心故事渐次浮现在我的脑海。

报道的大致框架有了。首先,文章从申诉人不到一页纸的薄薄的来信开始,带出案情。其次,报道接到申诉后,检察官不远千里,开展调查走访。再次,回到这次公开听证,介绍听证的过程和效果。最后,介绍已经和即将开展的司法救助。一个完整的申诉办案流程就此展现。

听证会结束返回后,已经是下午,从返程路上的一路构思,到入夜开始下笔,三个多小时,一气呵成。在承办人抵达机场离渝前,送审稿已提前到达,令承办人感动不已。我想,这是我能想到、做到的方式——既是对办案人的尊重,也是对他们辛苦付出的致敬。

报道回访

第二篇报道任务来得急、来得紧。中午12点正在吃饭,突然接到检察日报社领导电话,交办了一篇报道任务。随后,接到同事电话,说一个小时后出发。出发时,除了手头的笔记本电脑,一个字的素材都没有拿到。心中的忐忑,可以用“安塞腰鼓”来形容。

这一次是对最高检张军检察长接访后的回访。申诉人远在百里之外,来回用时近6个小时。而此前,最高检第十检察厅负责人刚从千里之外抵达重庆。他这种敬业的作风、拼命的状态令人动容,也消解了我不掌握素材的不安。

面对远道而来的办案人,申诉人如同见了亲人一样热情。我当时就有一个感受:你把他的事当自己的事,他就会把你当朋友、当亲人。当心结打开了,案件的办理就成功了一半。

功夫在诗外。很多时候,人们认为走访、回访、下访、巡访不过是形式,甚至是作秀。其实不然,这是尊重。按照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这是一个人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和心理追求。

试想,一个案子结了,但申诉随之而起,对办案人心理而言,无疑是个挫伤。虽然你可能无错,但至少说明效果不好。当事人法结解了,但是心结未解。这需要其他人付出大量的工作,真正去化解矛盾,防止矛盾反弹。

这次回访,上次听证会的写作逻辑显然不适用。如何行文,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确定主题,从上次息访之后,到底发生了哪些故事?人们关注故事,讲故事百听不厌。

首先,报道后续的办案进程,检察官调查走访,即将发出检察建议,推进社会治理。同时,请申诉人和办案人回忆了接访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让文章内容更丰满、厚重。其次,报道回访的过程,息诉罢访后申诉人心态的转变,特别是对司法的希望,对发展好企业的信心。最后,邀请社会各个方面,就这次接访谈感受,谈体会,谈建言。

这篇文章在送审过程中一波三折,很多个晚上和周末时光,都花在这篇稿子的补充采访和修改上。说实话,某一刻也萌生出退缩、放弃之念,但一想到办案检察官的信任,一想到当事人的信任,我暗下决心,绝不放弃,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当你真心为一项工作投入,为一篇文章投入,你会觉得值得,全世界都为你让路,你一定会抵达一个开满鲜花的地方。抱着这个必胜的信心,困难自然就消匿于无形了。没有一项工作是轻轻松松可以完成的。你终会迎来你意想不到的挑战。面对挑战,必须调整心态,静下心来,面对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进而确立新的目标,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以点带面写出深度

第三篇报道,老早就接到了任务,是一场由大检察官主持的公开听证会。对于这类工作,写一篇消息完成任务,不难。但如果写成通讯,能否脱离之前的模式和套路,能否超越别人进而取得编辑的信赖,心中也没底。这个选择,实际上把自己逼入了没有退路的绝地。

你必须为自己加压,让自己面临两难而不是轻松的境地,才会倒逼自己去发掘潜能,去向各方讨教,去深度学习,去想方设法完成任务。进而,才可能征服同行,赢得信赖。目标有了,压力就有了。所以,这注定不是一场轻松的任务。

计划不如变化。连夜抵达后才知道,工作一变二,上下午两场活动,两个报道。到了第二天,工作二变三,中午临时加了一个活动。会议结束,来不及吃饭,匆匆返回办公室。当夜,挑灯夜战,听证的稿子却只写了三分之一。第二天凌晨五点,厘清思路,挑灯再战。

思路渐渐确定。首先,报道听证会本身,撷取精华,重点解开申诉人的法结。其次,报道听证会之外,办案人做的调查走访工作,重点解开申诉人的心结。最后,报道本案之外,为息诉罢访打出的系列组合拳,重点系上司法为民的情结。以点带面,也符合通讯的体例。

汲取上一篇采访不足的教训,我利用会议前、会议间隙、返程路上,逐个联系人大代表、法学专家、代理律师、听证员。等我深夜回到办公室,各个采访都已经得到回复,那一刻内心满是感激。因为,他们都比我忙,但出于对法治的重视,他们一一应允,没有推辞,很快反馈。这是一种可以感受得到的优秀。

这也让我充分感受到,检察工作做得好,不只是检察一家的努力,而是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他们将法治深植于心中,看得很重,寄予厚望,因而施以援手,倾注关爱。置身其中,你会感受到力量,感受到信心,感受到使命。

三次报道的收获

三次报道,让我感慨良多。

第一,新闻要有现场感。不在现场,满足于二手素材,没有切身体验,就会错过很多细节,写不出有温度、能感人的东西。新闻人必须增强眼力、脚力、手力、脑力,不断地强学习、求极致、做工匠、求放心。只要在不断的磨砺中,你距离“大记者”、大格局才更近一步。

第二,学会讲故事,不是形容词的堆砌,要客观平实,用尽可能多的细节和信息量去吸引读者。学会把素材用尽,学会谋篇布局,学会内在逻辑。

第三,不以表扬为基调,不以检察做主语,不突出领导。读者目光如炬,什么是曲迎吹捧,什么是聚焦工作,看得准、看得清。要让读者知道,领导的参与本身是更好地推动了工作,同时,是做出了示范,为干警“打了样”,还是一种传帮带,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现场教学。

第四,要把检察工作、检察文化、检察宣传“三位一体”实践好,必须了解业务,深度学习,不能满足于已知。要利用一切机会,向身边人学习,当好小学生。沉下身去,静下心来,去掉浮躁,增强定力,有不畏艰难险阻、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勇气和毅力。

第五,司法报道要给人希望,给人温暖。每个案子都是别人的人生,办案是你的人生。你认真了,你的人生就出彩;你敷衍了,你的人生就黯淡了。

联系到控申办案,从申诉人一开始的不理解到理解,从情绪对立到坚冰融化,控申检察人往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做更多的无用功,同时也意味着可能获得更大的获得感,更多的美誉度。

有人称检察申诉工作是司法“第一难”的工作,把这项工作报道好,新闻人责无旁贷。

猜你喜欢
申诉人三部曲听证会
中国为刑事申诉人提供法律援助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充分尊重民意,就是成功的听证会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
执行新民诉法做好民事检察申诉接待工作
醒世图
怪圈
“羞答答”的听证会
刑事申诉息诉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