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学教学中的历史意识

2021-12-05 17:08宋曼曼
齐鲁艺苑 2021年4期
关键词:声学和弦作曲家

宋曼曼

(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从1914年高寿田翻译、曾志敏校订的中国首部《和声学》问世以来,和声学已在中国有百余年的历史,在作曲家与音乐理论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传统和声在我国生根发芽,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对于我国的音乐教学和音乐创作产生了持续且深远的影响。我们所面对的复杂音乐现象是文化的、历史的产物,那么,对当前音乐现实的理解就需要依托一定的历史背景,否则,这些音乐现象就会显得散乱偶然,和声学的研究也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17世纪,西方主调音乐逐渐取代了复调音乐的优势地位,和声学的重要性随之提高,经过古典主义的发展,浪漫时期的音乐对和声的诉求越来越明显。随着音乐创作的繁荣,和声的语言与风格变得丰富多样,演变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学习和声学的目的不仅仅为了获得和声写作技术本身,亦应当通过学习,在听觉感受、思维逻辑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和声历史感。那么,在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和声学教学中,如何将“历史意识”或“历史感”融入到教学中,即在宏观的历史感中理解和声学的当前现实,在传统的逻辑历史背景中分析局部的和声教学经验,既是和声学教学取得进展的基础,也是当下教学实践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从整体上论述和声学教学中的历史意识问题,探索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一、何谓历史意识

意识是人面对对象的一种思维过程或思维活动,历史意识则是立足于历史并对历史现象进行反思和总结的思维方式,意在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寻求客观规律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历史意识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把一切事物都看作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其对复杂的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当然也包括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性反思,体现着主体对生活世界本质的深刻反思与把握。它是通过跨越时空审视历史现象,进而探察人生、社会和世界,审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种思维观念与方法。进一步,根据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启示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对自身、文化、民族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1](P42)依此,“广义上讲,可以说音乐学甚至就是一门历史科学。更何况音乐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在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历史范畴。”[2]毫无疑问,就和声学而言,其本身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所谓和声学教学中的历史意识,就是将过去的和声技法及其音响经验通过身体体验、感知、回忆等转化为当下和未来音乐教学和创作实践的意识活动。历史进程是对过去扬弃的过程,在历史文化现象的不断变化之中,也存在一种隐形的不变因素,那就是传统。就拿和声学的内容来说,西方现代和声的艺术形态虽是反叛传统的,但是,这种艺术形态的出现是有渊源的。“对位法作为西方音乐的一种传统结构方式,具有与和声学同样的性质,它同样要求我们将它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来把握和理解。”[3]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声学理论的发展是处于历史的变迁之中的。

在和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时刻具备一定的历史意识或历史感,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把握不同历史时期音乐的总体特征和风格,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技术,运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去感悟、理解且能阐释相关的音乐现象。特别是在信息发达的当下,我们更应该用宏观的视野面对音乐世界,进而丰富审美主体的听觉经验和听觉感受。基于此,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观念要求就会相对较高,需要对和声的历史发展线索或历史脉络轻车熟路,需要对和声学的复杂发展进程作出分析、综合和抽象,梳理出和声技术在和声艺术发展史中的位置,能够跨越时空明确该技术在音乐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充分的审视音乐现象的观念、形态及其使用方法。

和声学教学中的历史意识,实质上就是通过研究和声学学科的发展历史,认识和声学发展历史的一般进程和基本规律,并将它们融入到和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从当前的和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该项工作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鲜有教学工作者探讨这一话题,可以说,它是一个非常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命题。

二、和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和声学教学,大抵按照苏联的教学体系进行(不仅是和声学,包括曲式学、复调、配器法等课程亦是如此),多数高校采用伊·杜波夫斯基、斯·叶甫谢耶夫、伊·斯波索宾等人合著的《和声学教程》[注][苏]伊·杜波夫斯基,斯·叶夫谢耶夫,伊·斯波索宾,符·索科洛夫.和声学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作为教材,上课过程犹如练习和声序进那样,严格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以纯技术的训练取代了音乐素养的培育,技术理性以及和声本身的实用性占据了课程的全部。其他和声学教材,如桑桐的《和声的理论与应用》、谢功成等的《和声学基础教程》、乔惟进的《和声基础教程》等,理论框架与教学进程亦相似。我们应该承认一个事实,作曲技术类课程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技术训练,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教学却不能限于或等同于技术训练,具体如下。

(一)偏重技术训练

当前的和声教学,以教材内容为主,和声的基本构成知识与写作的规则或法则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学习和声学中最基本的和声功能,即训练主功能、属功能和下属功能(属前功能)所属的不同和弦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声部关系。按照《和声学教程》(伊·杜波夫斯基等合著)来看,对技术的强调与规范贯穿始终,如细节性的技术处理——“隐伏五八度”“对斜”“四部同向”等现象坚决不能出现,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声部不良、听觉不适等问题。

事实上,这样的方法会把和声教学推向纯技术性的推理,导致和声语言的僵化。仅仅追求技术的教学终究是瞬间性的,因为技术的要求会遮蔽学生对旋律本身内在走向的判断,将和弦的逻辑关系与声部关系作为判断和声写作的唯一标准,所写出的音乐自然会缺乏流畅性和动力性。因为,这样的和声学教学必将把学生引入一个工具理性[注]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eason)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与价值理性相对。的思维之中,认为学习和声就是像做数学题那样,只要解决好前后的功能和逻辑序进,处理好声部之间的关系,自然就能达到学习和声学的目的了。然而,和声学的学习是以表达音乐或服务于音乐的表达为最终目的,是为阐释音乐服务的,是为人们的听觉需要服务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渐的从技术理性走向整体性思维,要在考虑技术的同时,多思考和声为音乐带来的艺术效果,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规则的遵守或者限制上。

(二)过分追求实用性

对多数高校来说,目前采用《和声学教程》(伊·杜波夫斯基等合著)作为和声学课程的教材,而这部教材中讲授的主要是大小调功能体系和声,从和声学的教学和音乐创作实践的角度来看,是较为系统、较为实用的理论体系之一,其深刻地揭示了调性和声的本质。依照教材,能够细致讲授每个和弦所处的位置,对和声进行的基本规律和逻辑教授也比较清晰,特别是对和弦的前后关系、逻辑序进都有详实的阐述,其中包括和声序进(遴选出最佳的和弦选配方案)与和弦连接的方法(正确的声部进行),所有的注意事项都一一作了交代。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只要和弦的选择遵循上述方法,杜绝声部混乱即可。这样写出的和声习作往往与音响相分离,死板、呆滞,缺乏音乐应有的动力性。面对如此实用的作曲技术与和声学教学实践,我们应当思考,和声学的教学是否只是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听觉的需要和对风格的确认呢?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自西乐东渐以来,技术大于理论观念的影响;二是研究重要作曲家的和声技法多采用“碎片式”方式,忽视了将作品放在相应的历史脉络中进行观照;三是当前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西化的,以追求知识为目的,过分强调技术在和声学教学中的位置,使技术免于社会学的分析和历史性的观照,走向了教学的“实用性”(这里说的实用性指学会课程中强调的规则和法则而言的)。如多用一些死板的口诀诸如“三上五七下”(指属七和弦在解决的过程中三音、五音、七音的具体走向),此类的写作“秘诀”伴随着和声学的教学,丝毫没有了对于音程的写作价值的体现。多数高校都是按照“作曲四大件”即和声、复调、曲式以及配器这四门课程分门别类的进行授课。这样的授课模式具有很多弊端,如,四门课程各自独立,脱离其生成的历史语境,脱离了活生生的现实音乐生活,仅仅是对技术的规训以及对实用性的追求。忽视这些课程的共性,难以将不同的课程加以综合,对整体的音乐创作不利。

三、将历史意识融入和声学教学

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在和声学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在非历史的、教科书上的技术知识、写作手段等。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历史意识基础上对和声现象进行把握和理解。在其他的接续性课程如复调、配器等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同样适用。当下高等学校的和声学教学,基本还是沿用专业艺术院校的模式进行授课,强调技术固然重要,但是技术并不等于全部。纯技术训练是没有温度的,我们应该走出碎片化的技术连接,将和声学的学习置于历史发展之中,在关注技术教学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和声视野并提升学生的和声思维。把和声学的教学过程作为具有内在统一性的逻辑整体,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揭示这种整体及其历史的展衍过程。如在讲授重属和弦的过程中,要在整体上注重重属和弦的属性、用法,首次运用该和弦的作曲家是谁,具体音乐作品是什么,是如何使用的,所产生的效果如何等等。对于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的是在和声观念与和声形态的双向路径上建立一种和声学不可或缺的历史感和历史意识。因为“和声的语言、风格是一个异常活跃的因素,随着时代和音乐历史的推进,它的演变速度很快,也就是说,和声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范畴。对于音乐学家来说,如果在考察和分析和声现象时不具备一定的历史感和历史意识,就很难透彻把握特定历史时代音乐的总体风格和特征。”[5](P51)

将历史意识融入到教学之中,可以使我们厘清和声学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基本脉络。进一步,明确和声技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作曲家作品中的运用机理,研究和声学的发展历史以及作曲家的具体作品,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时代的作曲家是如何对已有的和声学理论(观念和形态)扬弃的。这需要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构建整体性的和声教学体系;二是要在教学中追溯局部和声观念与形态的历史进程。

(一)构建整体性的和声教学体系

以历史的形式把技法引入到和声学教学中来。当前的和声教学中,部分院校(特别是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仅仅开设传统和声学部分,将近现代部分的和声排除在教学大纲之外[注]主要原因在于各个学校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如地方高校的音乐学专业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认为学生毕业后不会运用到现代和声。。笔者认为,只有把传统和声学理论与近代和声学理论有效衔接,才能形成比较完善的和声学教学体系。这不能仅仅理解为和声技法的教学,还应该包括和声思维的培养。需要让学生将传统和声与近现代和声贯通起来,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大致了解二者的发展脉络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当前和声学教材中涉及的实例主要取自欧洲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而对晚期浪漫主义或后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实践,如理查德·瓦格纳、胡戈·沃尔夫、古斯塔夫·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和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等作曲家的作品很少涉及。通过分析这些作曲家的作品,可以发现较多削弱功能性的和声与线性的方法,且这些和声技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造成调性的模糊与游离,甚至产生调性的完全丧失。我想,这些内容应当纳入到和声学的教学中来,通过这些内容的传授,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中的和声技法本身就是复杂的,千姿百态的,让学生概观和声学的发展路径,了解共性写作时期与非共性写作时期的联系与区别,丰富对音乐形态的认知,树立多样性的音乐观念。

强化和声学教学中的历史意识,有利于让学生在接收信息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而非全盘接受(事实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没有任何的鉴别力,对课程的内容不加甄别地接收到自己的储物盒内)。即是说,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和声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非某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世世代代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表演艺术家孜孜探索的文化产物。在和声学的整体视域中,任何一种技术或理论不是孤立的体系,是历代音乐先驱遗留下来遗产的基础上不断扬弃的产物。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应用实践,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这也就是说,任何伟大的成果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教授知识应当是建构性的。

(二)追溯局部和声观念与形态进程

在和声学的教学中,将技术的知识性存在引入历史意识,研究和声的技术形态,需从和声所存在的音乐发生开始,沿着它的发展轨迹,探讨不同的和声技术、和声观念、和声思维与和声形态的在音乐发展过程中的演进;同时要考虑和声的观念与形态在不同时代于多声部音乐中的表现,以及其在和声体系的凝聚或建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必要的,还应该追溯到调性和声之前的时期,以期发现特定和声技术形态的线索与演变轨迹。

根据西方音乐史来看,每一时期、每一特定阶段的和声观念与和声形态呈大致吻合的状态。以和声进行中的终止式为例,终止式是体现音乐作品调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从终止式的运用可以考察音乐作品所属的不同历史时期及其风格特征。从奥尔加农时期的三度到同度的终止、六度到八度的终止式伊始,直到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终止式在作曲家的创作实践中实现了层层的飞跃,不同的终止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前一时期终止式的理论与实践的归纳与总结,同时也是进行创新的前提,以在新的创作中形成独特的终止式。以终止式作为切入点,可以考察其前后的和弦选择以及声部的进行情况,看其在不同历史时期音乐作品中的运用差异,甚至可以考察同一作曲家的不同作品,观察终止式的多元形态,进而总结出终止式的运用所体现出的具有逻辑性、动态性的和声思维方式。从技巧与风格、结构逻辑与音响听觉等方面整体认知终止式的本质特征,凝练出能够清晰地被理解、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的艺术价值的理论原则。以上可以说明追溯局部和声观念与形态进程在和声学教学中是具有其特殊的价值与意义的。

和声学并不是某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和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宏观的、全方位的把握其学习的逻辑序进关系。最终的学习目的就是掌握和声技法的连续性、有序性,如正三和弦、属和弦、属七和弦、副三和弦、重属和弦的前后关系,在和声技法的长链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前置和弦与后置和弦的逻辑关系都体现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识,这也是审美意识的自然生发。要充分考量前后和弦的连接、排列法、声部进行等要素,在内心有一个基本的风格音响框架。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和声技法的运用有着不同的差异(在不同的作曲家身上亦是如此),但并非无规律、无规范、不连贯的,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逻辑性,且历史与逻辑是相统一的。

随着译介视野和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引进了诸多关于作曲家个人和声风格的著作或论文,值得运用到我们的和声学教学之中。迄今为止,国内部分专家学者也出版了具有历史意识的相关著作,如吴式锴的《和声艺术发展史》、桑桐的《半音化的历史演进》、姚亚平的《复调的产生》、戴定澄《欧洲早期和声的观念与形态》等。从这些著作来看,无论是和声技术存在于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还是认为音乐技术是音乐的一种过程性存在,关键的是将这些和声技术置入历时的观念之中,使得所有和声技术都具有历史感。这些著作的问世对于和声学乃至其他作曲技术理论的实践教学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四、历史意识在和声学教学中的意义与价值

恩格斯说过:“历史思想家……在每一科学部门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6](P501)研究课程的发展史,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该课程。和声学理论的发展史是漫长的,是与人们的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观念相统一的。和声学不仅仅是一门由音乐理论家或作曲家的构思形成的学问,更是集中了人类音乐审美实践和审美观念的阶段性成果,它同人类的政治、哲学、艺术甚至是社会生活,同特定时代的文化特征和氛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从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历史状况出发,才能深刻揭示和声思维的发展脉络及其特征。

从吴式锴先生的《和声艺术发展史》可见,整部著作贯穿了历史思维意识。他没有把著作写成一本纯技术规则式的教科秘籍,而是融汇了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及其能体现和声思维的经典作品,并论述了众多和声技术所得以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进而揭示不同和声技法的来龙去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有选择性地、有重点地进行讲解(并非其他作曲家不重要,而是更能体现出某一和声技法特征的作品),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就能比较深刻而准确的从宏观历史的高度把握具体和声技法的演进以及其具体的实践应用,用音乐理论家的思维阐明作曲家和声思维的历史逻辑关系。于润洋先生认为:“在音乐的纯技术研究领域,如果研究者完全缺乏历史意识和历史感而孤立地只囿于考察具体的技术现象本身,恐怕也是很难使这门学科跨进更高的理论层次和境界的。”[7]

在这样的教学观念的指引下,对特定和声技法的讲解,就可以从宏观上注重对审美意识氛围、文化特征和时代历史条件等方面的把握。深刻的历史意识能让教师在教学中意识到,和声技法在每个时代的运用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性,而且还应该注意技法发展和演变;和声技法的内在逻辑并非是僵化的,或者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一定的变化之中,但是其变化在不同时代与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形态或程度有大有小,只有让学生在历时的进程中认识并揭示这种逻辑关系,才能发现和声技法的动态性和统一性。即是说,深刻认识到和声技法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内在逻辑中包含着历史演变,历史演变中具有内在逻辑。

对于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而言,学习技术无可厚非。但是,学习技术就可抛弃历史感吗?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和声学是进行作曲实践的重要技术之一,但究竟如何看待技术,创作和教学之间究竟产生了多少距离,和声学的教学是否仅仅是技术培训,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大脑中。历时性的考察和声技术,是探查作曲家的创作实践宗旨与手段的动态融合之手段,作曲家创作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矛盾是和声技术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二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走向了统一,由此才有技术形态的不断变化,并可以说明技术发展是一个无限的历史过程。如果将和声教学的授课内容单纯地局限在技术层面,那么,就陷入了典型的和声技术形态论。

对于和声学的学习而言,历史感是一个要害的素养。当然,不仅是和声学这一门学科,所有人文学科的知识都是在历史的绵延中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人文学科的学习都应该建立历史感。在传统和声范围内有足够的创新空间,如何在规则与突破中别具匠心,创造性地超越常规?如何独树一帜而又贴切地表达思想内容?皆是共同追寻与现实同行的方向与路径。在和声学教学中,对和声技术、和声听觉、和声观念、和声思维建立起历史感,如此一来,面对音乐作品时,分析问题与音乐创作都会得到纵深推进。我们要有一种关怀,即在面对丰富的音乐现象时,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有认识其中诸多技术演变的冲动和愿望,要有开阔的视角,还要追踪和声技术的脉络,看它的前身后世(如桑桐先生对《半音化的历史演进》的研究课题一样),这样无论在理解和声技术史还是在对其进行讲解和表述上,都会有一种深度和广度的提升。

结语

在和声学教学中,将历史意识的观念贯穿其中,取而代之的是静态的技术理解,强调技术过程的异质性与偶然性,注重提升教学过程中的文化路径,以达到技术路径与文化路径的平衡,这应当作为和声学乃至作曲技术理论教学的重要课题继续深入探索。相信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和声学的教学工作定能发现新思路,打开新局面,取得新成绩。

猜你喜欢
声学和弦作曲家
“身必由己”的艺术家——旅美中国作曲家梁雷的艺术人生阅读
重属和弦构成方法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进一步放大细腻通透的优势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 MODEL M/MODEL S/BASSON 88
还原音乐的本来面貌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Courbet N°5
爱的就是这股Hi-Fi味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Balthus 70
长大可当作曲家
塑封集成电路扫描声学显微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