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续名医类案》寒热真假案思考中医误诊

2021-12-05 19:41林雪娟
福建中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脉象真假名医

陈 杭,林雪娟*

(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 福州350122)

寒热真假一般见于疾病的危重、疑难阶段,很容易发生误诊,且误诊后果十分严重[1]。《续名医类案》[2]收集了西汉至清代之间的名医医案,文中记载了许多寒热真假证的诊断和遣方用药,思路清晰,描述详细[3]。张景岳认为:“寒热有真假者,阴证似阳,阳证似阴”,说明寒热真假包括真寒假热证和真热假寒证两个主要类别,而如何准确思辨出真假症状的病机及其出现误诊原因,让我们面临此证时能避误扬正,是本文意义所在。现将《续名医类案》中部分寒热真假医案介绍如下。

1 真寒假热证

真寒假热证多是元气衰败,命门火衰,导致虚火上浮,往往出现在疾病的深重阶段,是向阴阳离决发展的一种危证[4]。赵献可认为平素房劳伤身,命门衰弱,肾中阴寒内甚,龙雷之火无藏身之地,此火上浮为假阳证,对真寒假热证的病因病机作出了较为合理的概括。所以真寒假热证往往是阴寒内盛把人体阳气逼迫外出所致,症状与阴虚火旺证或者阳热证十分相似,很容易发生误诊。

1.1 伤寒误治致阴盛格阳证 《续名医类案·伤寒》载:“张氏仆病经五日,发热,脉沉微,口燥,烦躁不眠。曰:发热为阳,脉沉微为阴,少阴症似太阳也。口燥烦躁,乃邪气内扰,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温少阴之经,而驱内陷之邪。或以子身安得阴症?别商栝蒌滋解之法,症益甚。再脉之,沉微转为虚散,已犯条款,不得已,惟四逆汤一法,或亦可挽回。遂连进二服,是夜得睡,明日热退脉起而安。”[2]14-15

《伤寒论》301条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此患者初得病时发热、脉沉,与此条文病机一致,按六经辨证,是属于伤寒太少两感证,治法本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散寒,表里兼顾(口干烦躁是阴寒内扰,表气不解,两者都阻碍气机,津液不得上承于口),而旁人不解此病病机,见患者发热、口燥、烦躁等症,妄用寒凉滋腻之药,更伤少阴阳气。烦躁、发热、口燥症状不退且加重,脉由沉微变为虚散,成阴盛格阳的亡脱之脉象。最终用四逆汤回阳救逆后,才眠安热退,病起而痊愈。

若为阴虚内热证,脉象应当为细数,而此案却出现沉微脉,反于常理。可见当脉证不一时,就必须考虑到寒热虚实真假的问题,思考脉证不一的病机,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去伪存真,做出正确的诊断[5]。此案发生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未做到脉证合参,只注意到症状的热象与燥象,而忽略了脉证不符[6]。

1.2 中焦虚寒反见躁狂症 《续名医类案·伤寒》载:“张氏子伤寒四五日,两脉虚微,神气昏乱,烦躁不宁,时欲得水,复置不饮,弃衣而走,勇力倍常,言语狂妄,不避亲疏。此阴盛格阳欲脱,外假热内真寒也,欲与理中汤。咸谓火热有余之症,欲行寒下。曰:岂有大热症而不引水自救者?况两脉微弱,明属阴盛阳微,……。前方加人参至四两,煎成冷服。一二时许,狂乱顿止,反见寒栗,欲覆重被,再与前药一剂,神清热退而安。”[2]14

本案患者见弃衣而走、勇力倍常等躁狂症状,大部分医者都容易诊断为狂证中的心肝火热证,未进一步询问证候的性质,按照定势思维,则容易发生误诊。若能进一步询问患者烦躁是否神疲,力气倍增是否持久不衰,见时欲饮水,复置不饮,能知此为中焦脾胃虚寒,津液不能正常疏布、上承而口渴。但水为阴,中焦阳虚不耐阴寒,故又复置不饮[7],就能做到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由此可见在证候诊断时务必要详细询问,仔细观察[8],如咽喉肿痛但肿处颜色却淡、口干却不欲饮或欲饮热水、心烦气躁却疲倦少神、出现斑疹却颜色不鲜、舌苔色黑却苔面湿润、脉洪大却重按无力等特殊症状,仔细研究这些矛盾的症状往往可以看出疾病寒热的本质,不可以草率以火热证来看待[9]。

医生临床上治疗一定数量的某些疾病后,容易对该病形成定势思维和固定的诊治方法,往往会忽略了疾病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误诊[10]。思维方式未随证应变是医生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因此,时刻总结、不断反思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思维模式[11]。

2 真热假寒证

《伤寒论》指出:“热深厥亦深”,又认为“厥”的基本病机是阴阳气不顺接。真热假寒证可表现为四肢厥逆,但肢冷不欲近衣被且胸腹灼热,脉或沉或伏,但搏动有力,又有口渴喜欢冷饮、口臭、谵语、小便短赤等反映疾病内热本质的症候[12]。其病机是热邪深伏于里,阻碍气血,致阴阳气不得贯通周流,形体失于温养形成外在的寒象,即《内经》所说的“阳极似阴”。

2.1 中焦燥热而外似阴证 《续名医类案·恶寒》载:“龚子才治一妇人,六月恶寒之极,虽穿棉袄,亦不觉热,此火极似水也。六脉洪数,小水赤少,以皮硝五钱,温水化服而愈。”[2]90

此案患者虽恶寒喜加衣被,但小便短赤,乃是中焦火热郁结在里,津液亏损,阳气不能散布于外,机体失于温煦,故见恶寒加衣被,以芒硝泻下中焦热实,使中焦枢纽恢复,气机畅通,才能厥退足温。但笔者认为此案单凭脉象和小便情况不足以明确诊断,应再兼顾腹部触诊及辨明大便情况,诊其胸腹是否温热。若寒证则胸腹冰冷,则脉洪数、小便短赤为假象;反之胸腹温热,则恶寒为假象。

2.2 阳明热证却见四肢逆冷 《续名医类案·伤寒》载:“吴孚先治一人伤寒,身寒逆冷,时或战栗,神气昏昏,大便秘,小便赤,六脉沉伏。或凭外象谓阴症,投热剂,或以脉沉伏,亦作阴治……乃用苦寒峻剂,煎成乘热顿饮而痊。”[2]7

此案见大小便的热象,脉沉,重按滑数有力,虽然身寒战、四肢逆冷,但是病机实际上为内有热邪深伏,阳气郁结,不达于表,故外症似阴。二便形成直接与内腑相关,对我们判断内在的寒热真假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便清赤,大便软硬、臭秽与否作为寒热真假的鉴别要点[13]。

3 总结与思考

3.1 寒热真假证、寒热错杂证的性质 寒热错杂证、寒热真假证中患者都可以同时出现寒热矛盾的症状,将二者区分开来十分关键。寒热错杂证中寒热症状的部位多相反出现,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胃热脾寒等,是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多见于疾病前中期,是相对病位上的寒热矛盾,不难鉴别。而寒热真假则是同一症状寒热病性上的矛盾,如洪脉却无力、烦躁却神疲乏力,较寒热错杂更具有迷惑性,需要仔细问诊和观察该症状,并与全身症状结合起来考虑。寒热真假证是全身阴阳严重失衡的表现,多发生在疾病后期,是危重之象。

3.2 寒热真假证更需要整体思维和规范诊疗 中医的基本思想是整体观念,在面对寒热真假证时更应该从整体出发,不可见一些片面的症状就妄下诊断[14]。寒热真假证辨别困难,只有通过四诊合参,分清主次,对病人的情况有整体的认识,才能在真真假假中找到正确的诊断方法,减少误诊。陈一凡等[15]通过对中医脾胃病的误诊案例进行文献规律分析,认为中医误诊的原因以中医四诊出现遗漏为主。所以规范四诊信息采集能够减少误诊概率,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做到“智欲圆而行欲方”,不可“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此外,尤其要对寒热真假证的患者既往起居饮食、二便情况进行了解[16],有助于我们理清诊断思路。一般来说,真寒假热证的患者多为素体亏虚、年老体衰、房劳太过等;真热假寒证的患者多喜辛辣或膏粱厚味。

3.3 寒热真假难辨时注重脉象及服药试探法 症状具有矛盾性,同一症状可以是热证,又可能是寒证的外显。而“气口独为五脏主”,脉象可以反应机体脏腑阴阳的综合信息,出现同一部位脉象不可能出现矛盾的信息,单部脉象不可能有迟又数,有沉又浮。因此碰到寒热真假难辨,脉证不符时,应从脉象上仔细审查,如发热见脉大无力可能是气虚发热或真寒假热,四肢冷而脉沉有力可能是热毒郁于体内等。当然也不是简单、机械地对应,应以临床实际为据[17]。此外,寒热真假证确实难以分辨寒热性质时,我们还可以使用投石问路的办法辅助诊断:投以小剂量药物试探性治疗或干预,观察患者的反应来判断寒热性质,如果用药得当则病情减轻或者不见变化(病重药轻),反之则出现病情恶化、烦躁等反应[18]。

3.4 寒热真假证特殊的服药方法 《续名医类案》中“张氏子伤寒案”“龚子才治一妇人案”“吴孚先治一人伤寒案”中皆提及特殊服药法,如真寒假热证则热药冷服,真热假寒证则宜寒药热服[19],以减少真寒、真热患者出现抗药,从而引起服药呕吐的情况。

猜你喜欢
脉象真假名医
真假大作战
真假大作战
真假大作战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三句话的真假
情绪对脉象的影响研究综述
古代凤毛麟角的女名医
脉象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
冠心病的脉象研究
讳疾忌医